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介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介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杨志国引言按照财政部领导关于着力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加速实现与国际准则趋同的指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订了22项准则,并对26项准则进行了必要的修订和完善,已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在所有会计师事务所施行。这些准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一、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性一是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融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跨国流动,资本、商品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空前活跃,遵守国际通行的经济规则日益成为各国经济交往的基础。实现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可以增强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信心,改善经济环境,加快经济融合。一、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性二是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某种程度上,信息对资源配置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真正的趋同将使投资者更容易比较不同的投资机会,而无论这些投资机会在地理上相距多么遥远。投资者们将推动会计体系的趋同,使之更透明。资本总会流向那些欢迎他的地方,总会留在那些能够善待他的地方。一、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性三是有利于保持经济的安全和稳定。高质量的审计准则,可以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经验和现实教训告诉我们,落后的审计准则和实务不仅制约会计业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对经济运行秩序造成危害。实现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可以有效维护经济的安全和稳定。一、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性四是有利于提高审计的有效性。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公司舞弊丑闻和注册会计师面临不断变化的审计环境及由此带来的审计风险,迫切要求我们大力改进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增强审计的有效性,增进社会公众的对行业的信心,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有序运行,保护社会公众利益。二、中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措施(一)基本原则第一,趋同是进步,是方向。第二,趋同不等同于相同。第三,趋同需要一个过程。第四,趋同是一种互动。二、中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措施第一,尽力趋同。第二,允许差异。第三,积极创新。二、中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措施(三)制定过程一是对新制定的22项准则分两次公开征求意见,对作出必要修订的26项准则向审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和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征求意见。二是充分发挥审计准则委员会以及港澳台和外国专家咨询组的作用。二、中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措施(三)制定过程三是通过召开会计师事务所技术负责人会议、赴会计师事务所调研等多种方式,对准则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和论证。四是对准则起草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和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中国工作小组进行沟通,寻求解决办法。五是从京津冀三地聘请了6名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对准则文字进行最后把关和润色,提高准则语言质量。二、中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措施(四)趋同结果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在体系结构、项目构成和基本内容上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一)准则框架的重构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国际趋同的需要,我们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体系”改进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以适应注册会计师业务多元化的需要。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包括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代编财务信息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一)准则框架的重构1.鉴证业务准则由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统领,按照鉴证业务提供的保证程度和鉴证对象的不同,分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以下分别简称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其中,审计准则是整个执业准则体系的核心。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一)准则框架的重构2.审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业务。在提供审计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并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一)准则框架的重构3.审阅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阅业务。在提供审阅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阅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并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一)准则框架的重构4.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根据鉴证业务的性质和业务约定的要求,提供有限保证或合理保证。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一)准则框架的重构5.相关服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提供管理咨询等其他服务。在提供相关服务时,注册会计师不提供任何程度的保证。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一)准则框架的重构6.质量控制准则用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各类业务时应当遵守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提出的制度要求。为了便于社会公众理解,在对外宣传时,我们有时将执业准则简称为“审计准则”。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二)执业准则名称的改进1.改进的原因。原审计准则体系包含了部分非审计业务准则,如《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9号——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5号——盈利预测审核》、《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0号——会计报表审阅》等,导致以审计准则的名义规范其他业务类型。因此,在新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中,我们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将非审计业务准则从独立审计准则体系中分离出来,按照其业务性质冠以适当的名称。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二)执业准则名称的改进2.改进后名称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第1633号(41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第2101号——(1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号——3111(2项)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第4101号——4111(2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1项)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三)执业准则编号的创新1.现行编号的缺陷。目前审计准则是按发布时间顺序编号的,看起来连续,但实际上是零乱的,没有内在逻辑。为了克服按时间顺序编号带来的弊端,我们按照会计科目编号原理进行了编号。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三)执业准则编号的创新2.编号的原理。在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中,准则编号由4位数组成,其中:千位数代表不同类别的准则:“1”代表审计准则;“2”代表审阅准则;“3”代表其他鉴证业务准则;“4”代表相关服务准则;“5”代表质量控制准则。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三)执业准则编号的创新百位数代表某一类别准则中的大类。以审计准则为例,我们将审计准则分为六大类,分别用1至6表示。“1”代表一般原则与责任;“2”代表风险评估与应对;“3”代表审计证据;“4”代表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5”代表审计结论与报告;“6”代表特殊领域审计。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三)执业准则编号的创新十位数代表大类中的小类。个位数代表小类中的顺序号。例如:第1311号,千位数的“1”表示审计准则、百位数的“3”表示审计证据大类、十位数的“1”表示获取审计证据的某一小类、个位数的“1”表示某小类审计程序的序号。四、若干审计准则介绍(一)审计风险准则1.审计风险准则的内容。审计风险准则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四、若干审计准则介绍(一)审计风险准则2.制定审计风险准则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修订审计风险模型,强调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四、若干审计准则介绍(一)审计风险准则3.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现行审计实务建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基础上,存在很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往往不注重从宏观层面把握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而直接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试,容易产生审计失败。因为企业管理当局串通舞弊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内部控制是失效的。如果注册会计师不把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如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企业的性质以及目标、战略和相关经营风险等方面,很容易受到蒙蔽和欺骗,不能发现由于内部控制失效所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由于某些会计师事务所不进行风险评估,造成审计工作无的放矢,影响了审计效率和效果。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改进后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风险导向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应对重大错报风险识别重大错报风险识别重大错报风险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过程中识别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帐户余额、列报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应对重大错报风险应对重大错报风险针对会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审计证据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其他信息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获取的会计记录以外的信息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等审计程序获取的信息自身编制或获取的可以通过合理推断得出结论的信息四、若干审计准则介绍(一)审计风险准则4.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程序,更广和更深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了解内部控制,为识别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提供更好的基础。四、若干审计准则介绍(一)审计风险准则二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时,实施更为严格的风险评估程序,不得不经过风险评估,直接将风险设定为高水平。四、若干审计准则介绍(一)审计风险准则三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挂钩。在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与识别、评估的风险相联系,以防止机械利用程序表从形式上迎合审计准则对程序的要求。四、若干审计准则介绍(一)审计风险准则四是要求注册会计师针对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实施实质性测试。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是一种判断,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固有限制,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实施实质性程序,不得将实质性测试只集中在例外事项上。四、若干审计准则介绍(一)审计风险准则五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关键程序形成审计工作记录,以保证执业质量,明确执业责任。四、若干审计准则介绍5.对行业产生的影响。——提高审计质量。审计风险准则规定了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整体思路和具体方法,对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纠正了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过分依赖内部控制和运用分析性程序,而忽视对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的细节测试,以至不容易发现基础凭证和

1 / 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