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评价标准及实施考核办法一、目的为全面推行5S管理,通过定性定量的考评方式,建立并完善管理约束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以调动员工积极性,特制定本办法。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管理本部及各辖工厂所有部门及人员。三、术语5S: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u、清洁Seiketsu、素养Sitsuke。(一)整理:工作现场,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只保留有用的东西,撤除不需要的东西。(二)整顿:把要用的东西,按规定进行定量定位,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三)清扫:清除工作场所的脏污,保持无垃圾,无污秽状态。(四)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的效果加以维持,并制度化、规范化。(五)素养:通过以上4S培养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自身素质。四、职责(一)总部5S推行检查领导小组负责管理本部及各工厂的月度5S检查及考评工作。(二)各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5S活动实施的具体计划和标准的制定,负责编制部门5S日常检查表以便日后实施过程监控,负责领导和组织本部门员工开展5S具体活动。(三)各部门员工负责实施本部门涉及的作业现场、办公区域和公共区域的5S具体活动。五、“5S”活动评价标准(一)整理1.整理的内容:工作现场,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只保留有用的东西,撤除不需要的东西。2.整理的对象:主要在清理现场被占有而无效用的“空间”。3.整理的目的:清除零乱根源,腾出“空间”,防止材料误用、误送,创造清晰的工作场所。4.整理的实施方法标准:4.1深刻领会开展整理活动的目的,使部门员工建立共同认识,确定整理的目标区域。4.2对工作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盘点现有的所有物品。4.3制定“需要”与“不需要”的判定标准:依据工作程序和作业工艺需要,按照物品的使用价值而非其购买价值进行逐一确认,判明是否“需要”。4.4不需品的处理:将不需品撤除出工作现场并实施分类,该报废丢弃的一定要丢掉,该集中保存的由专人保管。5.整理的评价标准:5.1制定一个需要与不需要的标准,且每日按照标准进行自我检查,及时清理不需要的物品,保证工作场所内无不需要的物品摆放。5.2对工作现场内尤其是所有视觉死角进行了必要整理,确保没有摆放不需要的物品。5.3保证通道畅通,除必要物品(消防用品等)外,无其他物在通道堆放,保持干净、整洁。5.4工作场所的设备、材料应摆放整齐,墙角、窗台、柜顶等处无物品杂乱堆放;工作现场摆放的物品应当是近期内必需使用的。5.5办公桌(工作台)上及抽屉、文件柜内的物品应分类摆放整齐并尽可能简单以便快捷取用,无不需品堆放。5.6工作现场物料架上只摆放近日需使用的物品,不应堆放长期不用的物品或其他的杂物。5.7仓库物品摆放应详细定位并严格遵守,摆放时应保证人员及货物进出的顺畅,确保无工作不需要的物品存放在仓库。(二)整顿1.整顿的内容:把要用的东西,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2.整顿的对象:主要在减少工作场所任意浪费时间的地方。3.整顿的目的:定置存放,实现随时方便取用。4.整顿的实施方法标准:4.1应根据“整理”的重点落实整顿工作。4.2确定物品放置场所的标准:A、经整理所留下的需要东西,物品要定位存放;B、依使用频率,来决定放置场所和位置;C、用标识漆或胶带(建议黄色)划分通道与作业区域;D、不合格品隔离工作现场,不明物撤离工作现场;E、无法避免将物品放于定置区域时,可悬挂“暂放”牌,并注明理由时间。4.3决定放置方法:A、置放的方法有框架、箱柜、塑料篮、袋子等方式;B、在放置时,尽可能安排物品的先进先出;C、同类物品集中放置;D、必要时设定标识注明物品“管理者”及“每日点检表”,实施专人专管。4.4定位的方法:A、一般使用定位漆或定位胶带(建议6cm);B、颜色定位:不同物品放置时,可用不同颜色定位,以示区分,但全公司范围必须统一。C、形状定位:全格法,直角法,影绘法。5.整顿的评价标准:5.1工作场所的空间应进行有效的规划和使用,根据物品的用途、功能、形态、大小、重量、使用频率等因素决定摆放的位置,注意要便于取用和返还。5.2设备、机器、仪器应进行维护以保持最佳的运作状态,不能使用的设备、机器、仪器应及时处理,不能停留在工作现场;使用的设备、机器、仪器应摆放整齐并定位,保持清洁干净。5.3摆放后的物品应清楚的标识区域、分类、品名、数量、用途等信息,做到“一目了然”,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最高的效率、最高的工作质量和最安全的工作环境。5.4所有的工具均应有保养,所有工具均应保证可正常使用,工具应采用“目视管理”。工具的名称、类别、状态等信息应采用分层、分区等手段进行区分,并有醒目的标识,以达到所有的人对工具的现状“一目了然”的目的。5.5原材料和零件的整顿应保证使用现场只有良品,无不良品;原材料和零件应有定位、有图示,使任何人都能很清楚快捷的取用。5.6工作现场的图纸、作业标准书应保证是适用的,无作废的、过期不用的;图纸、作业标准书应有目录、有次序摆放整齐,所有人员能迅速方便的及时找到。5.7超过保存期限的文件档案应即时销毁,不得与应保存的文件档案一起存放;文件档案应分类、分区,并有清晰的检索目录和标识,同时应摆放整齐;管理人员可采用“目视管理”保证可以迅速找到。(三)清扫1.清扫的内容:将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保持工作现场无垃圾,无污秽状态。2.清扫的对象:主要在消除工作现场各处所发生的“脏污”。3.清扫的目的:3.1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干净;3.2保持整理、整顿的成果;3.3稳定设备、设施、环境质量,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3.4防止环境污染。4.清扫的实施方法标准:4.1例行扫除、清理污秽:A、应该规定例行扫除时间与时段;B、管理者以身作则,组织本部门员工全员参与清扫;C、清扫要注意到很细微的地方,不要只做表面工作。4.2调查脏污的来源,确认脏污与灰尘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影响,彻底根除。4.3应对废弃物放置的区域进行规划、定位,并及时处理废弃物。4.4建立适合本部门的清扫准则并共同执行:A、规定组别或个人“清扫责任区”并公布说明;B、责任区域的划分定期进行轮流更换,以示公平;C、建立“清扫准则”供清扫人员遵守。5.清扫的评价标准:5.1对工作场所内应明确清晰地划分各人的责任区,每天班前、班后应作好本岗位及责任区的清扫、拖地及各种器具的清洁工作。5.2清扫应包括从墙板到天花板的所有物品,及所有机器、工具的彻底清洁、润滑保养。5.3对于经常容易脏污的地方,应寻找污染源并进行有效控制,减轻或杜绝污染源。5.4通道内及作业场所内应保持清洁畅通无烟蒂、水渍等,每日清扫、定时用拖把进行清洁,有条件的应定时进行吸尘、打腊或抛光处理。5.5办公桌、工作台及椅子等应进行清扫,保持干净;如果有破损但仍可使用则应及时修理。5.6窗及天花板、墙板应时常清扫灰尘和蜘蛛网,出现破损应进行有效的修补;不得乱贴乱画和乱钉乱挂,要保持干净亮丽,使人感到舒爽。5.7设备、工具、仪器应防止生锈,如果出现锈迹应有效的处理,保持清洁无灰尘、无油垢,同时采取措施防止脏污。(四)清洁1.清洁的内容:将前“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工作现场让人感觉整洁、卫生。2.清洁的对象:透过整洁美化的工作区与环境,而产生人们的精力充沛。3.清洁的目的:3.1养成持久有效的清洁习惯。3.2维持和巩固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4.清洁的实施方法标准:4.1明确整理、整顿、清扫是“行为动作”,清洁则是“结果”及其状态保持。4.2必须落实前3S执行情况,这是保证“清洁”的前提。4.3设法养成“整洁”的习惯,才能持久的保持前3S的成果。4.4建立视觉化的管理方式,便于清洁的管理和“整洁”习惯的养成。4.5设定“责任者”,分区保持,加强管理。4.6配合每日清扫作设备清洁点检表。4.7主管随时巡查纠正,巩固成果。5.清洁的评价标准:5.1产区内所有的区域和设备都应十分明确的规定“5S”的责任人,形成制度长期执行。5.2制定奖惩制度,加强执行。高层的主管应经常带头巡查,以引起全员重视,杜绝只是“搞一搞卫生”的错误麻痹思想。5.3通道和作业区的各项均保持干净畅通,区域的划分明显并有效的遵守。5.4产区内所有地面均划归明确并得到有效的清扫,保持干净亮丽的状态,使人感觉舒爽。5.5办公桌、工作台、椅子、架子、会议室等地均有明确的责任划分,有效的打扫,使所有的人感觉均很整洁。5.6洗手台和厕所的清洗和通风设备划归明确,能得到定时的清洗,保证其工作正常,无异味、无渍无垢,有必要的装饰(百叶窗、衣帽钩等)使人感觉舒爽。5.7储物室应划归责任人管理,物品应明确分类、整齐堆放,通风和照明均应充足,使人入室后感觉整齐有序。(五)素养1.素养的内容:通过进行上述4S的活动,让每个员工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不断提升个人素质。2.素养的对象:主要在通过持续不断的4S活动中,教育培训员工,提升员工道德品质,提升员工综合素质。3.素养的目的:3.1养成良好的习惯。3.2塑造守纪律的工作场所。3.3营造团队精神。4.素养的实施方法标准:4.1继续推动前4S活动,持之以恒养成习惯。4.2建立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4.3将各种规章制度目视化,加强5S管理。4.4实施各种教育培训,提升员工意识和素质。4.5对违犯规章制度的情况要及时给予纠正,并督促受批评指责者立即改正。4.6推动各种精神向上的活动,营造积极良好的氛围。5.素养的评价标准:5.1组织应制定出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定和规则,制定礼仪守则并对员工进行教育和训练,推动各种精神提升活动(例如:年度5S活动等等)。5.2对于素养的提高,组织应坚持不懈的教育和再教育,直到员工形成习惯,同时制定奖惩条例,必要时与员工的业绩挂钩,以巩固“5S”活动。5.3所有的员工都以整洁的仪容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工作并自觉主动的执行“5S”的活动和维持活动成果。5.4部门内部乃至全企业内的“5S”日常活动有计划的进行,全员参与,使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良好的氛围。5.5所有的人员均依规定着装,厂服、工作证佩带齐备整洁,人员仪容整齐,头发、胡须等都应有修整不能过长。5.6所有组织的人员应有理有节,不得举止粗暴、口吐秽言,同时应遵守公德及公司规章制度且有主动意识和团队精神。5.7员工的时间观念较强,无迟到早退现象,能在限定的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没有无故拖沓的现象,甚至员工尽力比约定的时间提早完成工作。五、实施考核办法1.检查内容及考核标准:根据不同区域,确定办公区域、作业区域5S检查内容及考核标准如下:1.1表-1:《办公区域5S检查内容及考核标准》类别序检查内容及考核标准分值整理1文件分类是否明确,文件是否标识清楚52是否有作废的文件还在使用或未被撤回53办公设备、设施破损未修复54无用的办公用品、用具是否及时处理55办公室是否有与工作无关的杂物5整顿6文件存放是否定位管理,有无随意摆放、杂乱、不整齐57办公桌椅是否定位管理,摆放整齐58办公设备、设施是否定位管理,有清楚标识,标明状态,明确责任人59办公用品、用具整齐有序,固定位置定置摆放510整齐放置私人常用物品5清扫11地面、门窗、墙壁是否有脏污,有灰尘,有无清扫512办公桌椅是否有脏污,有灰尘,有无清扫513办公设备、设施是否有脏污,有灰尘,有无清扫514垃圾筐内垃圾及时清理515责任公共区域是否有脏污,有灰尘,有无清扫5清洁16是否有5S日检查机制及记录表517办公设备、设施是否定期保养、维护518是否遵守服装、仪容整齐相关规定519是否有跑、冒、滴、漏的浪费源及危险源520办公区域是否保持清洁、整齐,有序5素养21是否理解5S含义及5S规范管理意义522是否在工作时间内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523下班时是否关闭空调及电脑电源等,并将座椅归位524离开时是否将文件、办公用品、用具整理整齐525是否按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权限履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5合计分值1251.2表-2:《作业区域5S检查内容及考核标准》类别序检查内容及考核标准分值整理1通道与作业区域是否有区分52作业规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