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摘要:由于工业和居民生活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质造成的大气降水、地表淡水和土壤的酸化问题,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尖锐问题。【1】在我国,酸沉降对农作物、森林、土壤和水体的影响已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危害。因此,针对具体的酸沉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农、林业的危害损失,提出有效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对改善我国酸雨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酸雨,酸沉降,SO2,脱硫,防治措施一、酸雨的定义及形成原因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2】酸雨是含有相对较高酸性的降水。一般的降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25℃时,它的酸碱度PH值大约为5.65,为弱酸性。而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3】,由此可见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二、酸雨的危害和影响几千年前,地球的主宰是恐龙。到了白垩纪末恐龙全部灭绝,为什么会突然灭绝了,众说纷纭。其中的一种说法是,一天,一颗长长的慧星撞上了地球,细小的慧星雨与大气不断摩擦放电,大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化合,形成酸性的NOx,形成酸雨导致森林衰退,恐龙因缺乏栖息场所和食物而灭绝。不仅如此,酸雨还会危害人体健康、破坏土壤、植被。酸雨的危害大致有以下几方面【4】:1、酸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危害。酸雨通过它的形成物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直接刺激皮肤,而眼角膜和呼吸道粘膜对酸类十分敏感,因此酸雨或酸雾对这些器官有明显刺激作用。严重时会引起呼吸方面的疾病,导致红眼病和支气管炎,咳嗽不止等,还可诱发肺病:它的微粒会侵入肺的深层组织,引起肺水肿、肺硬化甚至癌变。酸雨会使儿童免疫力下降,易感染慢性咽炎和支气管哮喘,老年人眼睛、呼吸道患病率增加。据调查,仅在1980年,英国和加拿大因酸雨污染而导致死亡的就有1500人。美国每年因酸雨而致病人数更是高达5.1万。2、酸雨可以使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并改变其化学组分。这种酸化现象会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在美国和加拿大已有几千条河流和湖泊“死亡”,其中的水生动植物已经完全灭绝。3、酸雨会破坏土壤、植被、森林。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钙、镁、钾等养分大量流失,导致土壤日趋酸化,贫瘠化,严重妨碍植物根系生长,使农业和林业遭受重大的损失。【5】除此之外,本来固定在土壤矿化物中的有害重金属,如汞、镉、铅等再溶出,继而为粮食、蔬菜吸收和富集,人类摄取后,也因中毒而得病。据西方通讯社报道,由于酸雨的危害,欧洲许多国家的森林正以惊人的速度死亡,尤其是德国西部的森林受害最为严重,全国约有50%的森林受到酸雨的破坏。4、酸雨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和含碳酸钙的建筑材料。有些完好地保存了几百年的文物古迹、艺术珍品,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几十年间就已被腐蚀得面目全非。在地中海沿岸的历史名城雅典,保存着许多古希腊时代遗留下来的金属像和石雕像,近十多年来多被慢慢腐蚀;著名的杭州灵隐寺的“摩崖石刻”近年经酸雨侵蚀,佛像眼睛、鼻子、耳朵等剥蚀严重,面目皆非,修补后,古迹不“古”。【6】由于碑林、石刻大都由石灰岩雕成,遇到酸雨立即产生化学反应,酸碱中和下即被腐蚀。除此之外,酸雨还可使油漆泛白、褪色,给古建筑和仿古建筑带来许多麻烦,缩短了粉刷装修的时间周期,给经济和文化造成极大的损失。三、我国酸沉降情况及防治措施我国酸雨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80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170万平方公里。到90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100多万平方公里。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高于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岛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区。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1998年,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其中70%以上的南方城市及北方城市中的西安、铜川,图们和青岛都下了酸雨。酸雨在我国已呈燎原之势,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以上。【7】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实现这一目标有两个途径:一是调整以矿物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增加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不产生酸雨污染的能源。二是加强技术研究,减少废气排放,积极开发利用煤炭的新技术,推广煤炭的净化技术、转化技术,改进燃煤技术,改进污染物控制技术,采取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等重大措施。我国现阶段酸沉降控制有如下几个原则性对策【8】:1、在重酸雨地区率先开展火电站烟气脱硫的工程示范性工作。火电站排硫量一般在当地排放量中占很大一部分,排放量突然大幅度的削减,有利于查明多中心型分布的酸雨来源和探明排放量与降水酸度的相关性。因此,当地火电站应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并尽早组织实施控制和减排二氧化硫的经济政策。重点是将现有火电机组脱硫成本纳入上网电价、保证脱硫机组上网电量、制订发电环保折价标准、提高二氧化硫排污收费标准,鼓励多渠道加在脱硫资金投入、落实国债资金和排污费对重点脱硫工程项目的补助等政策。2、适度地推行高烟囱排放。削减地面浓度已成为一些城市的当务之急,高烟囱排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应急措施。而为控制酸雨必须在烟囱上安装脱硫装置。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应慎重和适度地推行高烟囱排放。3、开发西南地区水电资源以控制本地区及邻近地区成片的重酸雨。我国的大气污染和酸雨主要是由燃煤造成的。通过局部改善能源结构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措施,如城市煤气化,燃用固硫型煤,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等,能够很好地削减地面浓度和硫沉降量。而控制西南地区重酸雨的主要出路在于限制火电和开发水电。这里水电资源丰富,可开发量占全国总量的70%。据电力部门前几年统计,开发利用率不到5%。尽管火电投资省,见效快,但若考虑到环境经济和持续发展,则开发水电具有一定的优势。1980年至1986年间,法国发电量增加了4%,二氧化硫排放量却减少了一半,大气质量明显改善,主要原因是其核电比重由24%上升到了70%,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除此之外,在酸雨的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也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污染重的地区可栽种一些对二氧化硫有吸收能力的植物,如垂山楂、洋槐、云杉、桃树、侧柏等,可有效降低酸雨带来的不良影响。综上所述,酸雨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投身其中,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为酸雨的防治出一份力。尤其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例如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出门多乘坐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而不是总是开私家车;尽量使用脱硫煤或其他清洁能源......相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下,我们的环境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地球会变得更加美丽!参考文献:【1】[独联体]J-OA伊兹拉埃尔,酸雨,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年11月【2】【3】单运峰,酸雨、大气污染与植物,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12月【4】湖南酸雨危害程度令人震惊,科技日报,2007年5月30日【5】冯宗炜,酸沉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恢复,1999年3月【6】郑逸萍,西南地区酸雨对材料腐蚀的影响,中科院腐蚀研究所内部资料【7】陈志远,中国酸雨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8月【8】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等,西南地区酸雨形成、影响和对策研究,198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