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篇讲座--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人类社会之贡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现实篇讲座--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人类社会之贡献.txt爱情就像脚上的鞋,只有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赤脚走路是什么滋味骗人有风险,说慌要谨慎。不要爱上年纪小的男人,他会把你当成爱情学校,一旦学徒圆满,便会义无反顾地离开你。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人类社会之贡献汤一介在讲这个题目之前我想先强调两点,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人类社会之贡献”只能是讲它某一方面,不可能全面都讲到。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当今人类社会可以有贡献,而且对当今人类社会也有非常大的负面的影响。现在把它分成八个问题来讲。第一点,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并不一定会消除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可能加剧不同传统文化的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甚至战争,这个问题在当前已经非常明显。比方说科索沃地区、中东地区,甚至于美国最近和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种种问题,都和文化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关于文化冲突与文化共存的讨论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是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宽容而引向和平,还是因为文化的隔绝和霸权而导致战争,将影响21世纪人类的命运。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由于殖民体系的相继瓦解,文化上的“西方中心论”正受到严重质疑,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文化上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世界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世界文化发展出现了两股不同方向的有害的潮流,某些西方国家的理论家从维护自身的利益或者传统习惯出发,企图把反映他们继续统治世界的价值观强加给其他民族,仍然坚持“西方中心论”。例如19993年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提出来“文明的冲突”理论,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他的理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批评,他的观点可以说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一种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稍微补充一点,就是亨廷顿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以后,19996年他出了一本书,是关于文明的冲突和世界文化的,书名叫《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他对他原来发表的文明冲突的那篇文章有一定程度的修改。他给中文版写了一个序言,承认了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他在这一点上有相当大的改变。但这本书,如果你仔细读的话,可以看到它里面还隐含着对美国的失落非常惋惜,他仍然希望美国将来有一天还成为世界的领导,他还是这样来考虑问题的。但是,在他那本书里,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就是他承认政治的多极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与此同时,某些取得独立和复兴的国家,抱着珍视自身文化的情怀,形成了一种返本寻根、固守本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回归传统文化的部落主义,他们无视千百年来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要求返回或者保存并且发掘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以本土话语阐述的原汁原味的回归民族传统文化的部落主义——“原教旨主义”。比方说,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可以说是这种“原教旨主义”的代表,它把巴米扬大佛都给炸掉了。去年“9·111”事件以后,这两种有害的思潮可以说正在严重地违背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存的要求,如何使这两股相背的潮流不至于发展成大规模的对抗,并得以消除,实在是当前需要引起重视的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既要反对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又要反对文化上的部落主义。要反对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必须以承认和接受多元文化为前提,必须充分理解和尊重人类各种文明、各个民族、各个群体甚至每个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反对文化上的部落主义,必须是以承认和接受多少世纪以来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和互相影响是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为前提,批判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的狭隘心理。因此,人们应该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观察当前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文化上的多元化的格局。第二点,关于“新轴心时代”的问题。人们预期着“新轴心时代”的到来。这个“新轴心时代”的问题的提出,大概是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国家几乎同时提出来的,大概是19998年到19999年这个时间段里提出“新轴心时代”的观念。在美国,比方说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就在19999年做了一次关于“新轴心时代”的演讲。在欧洲,也有学者提出了“新轴心时代”的观念。在香港有一个《二十一世纪》杂志,一共有3期发表了关于“新轴心时代”问题的讨论。各个国家包括中国的学者都讨论这个问题。我也是在19999年费孝通教授主持的一次会议上,提出这个“新轴心时代”的观念来,所以大概都是在19998年到19999年这个时候提出来的问题。众所周知,“轴心时代”的观念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在公元前5000年前后,在世界各地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比方说在中国出现了老子、孔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在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在西方当时是犹太教的先知,实际就是现在包含在《圣经》中间的《旧约》那一部分,后来在希腊就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这样的大思想家。这些文化传统经过200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人类文化主要的财富,而且这些不同地域的文化原来都是独立发展出来的,并没有互相影响。因为当时中国和印度并没有交往,跟欧洲就更没有交往,都是独立发展起来的,而且都是大体上同时发展起来的。雅斯贝尔斯还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重要,他讲“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个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这个论断在历史上已经有多次可以得到证明了。比方说,在欧洲的文艺复兴,当时就是把目光投向它的文化源头古希腊,文艺复兴要回归古希腊,因而使得欧洲的文明重新燃起了光辉,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的宋明理学(也称新儒学),是在印度佛教的冲击之后,再次回归到先秦的孔孟,从而把中国本土的哲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20000多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我们能不能这样看,21世纪或者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是对20000多年前“轴心时代”的新的飞跃?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当今人类社会的文化正在或者即将进入一个新的“轴心时代”呢?我认为从种种的迹象也许可以这样讲。可以说,人类文化正在进入或者即将进入一个“新的轴心时代”。大概至少有三个理由可以来说明这一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殖民体系的瓦解,原来的殖民地国家和受压迫民族有一个很迫切的任务,就是要从各个方面确立自己的独立身份,哪个国家独立了,它就要确认它自己国家的独立身份,而民族的独特文化正是确认其独特身份的重要支柱。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马来西亚为了强调民族的统一性,坚持以马来语为国语。昨天我还碰到马来西亚来的一些朋友,“你们官方文件是用什么语,我问他们:是用英语还是用马来语?”他们说官方文件还是用马来语,民间交流也是用马来语,只是我们华裔人和马来族人交往的时候,除了用马来语以外还用英语,他们还是用马来语,坚持以马来语为国语。以色列建国后,决定把长期以来仅仅应用于宗教仪式的希伯来语重新恢复为日常用语。亨廷顿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他说“任何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因素都是语言和宗教”。任何文化或者文明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就是语言和宗教。一些东方国家的领导人和学者为了强调自身文化的特性,提出了以群体为中心的亚洲价值,以区别西方以个体或者个人为中心的所谓世界价值。这个辩论曾经在李光耀和韩国的前任总统金泳三之间发生,前任的韩国总统认为西方价值就是世界价值,李光耀说应该有个东方价值,东方价值是以群体和家族为中心的,西方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亨廷顿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认为非西方文明一般正在重新肯定自己的文化价值,就是西方文明也在重新肯定自己的文化价值,这是他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上讲的。2.由于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发展把世界连成一片,各国各民族的发展将不可能像公元前五、六百年前那个轴心时代各自独立发展,法国的汉学家于连·弗朗索瓦有一本书叫作《为什么我们西方人研究哲学不能绕过中国》,他说“我们选择出发,也就是选择离开,以创造远景思维的空间。在一切异国情调的最远处,这样的迂回有条不紊。人们这样穿越中国也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希腊。尽管有认识上的断层,但由于遗传,我们与希腊思想有某种与生俱来的熟悉,所以了解它,也是为了发展它,我们不得不割断这种熟悉,构成一种外在的观点。”他认为你要想将西方文化看得清楚,看得全面,你就要离开西方,你要到中国看西方,很可能它的特点,优点、缺点都能够看得清楚。其实在我们中国早就有这种思想,“横看成岭侧成峰,比方说苏东坡的那首诗: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一个东西你要离开它,才能看得更清楚,你要是仅仅在我们自己文化中看自己的文化,常常有的时候看得不是很清楚,你要是跳出它也许看得更清楚,这就是现代西方所谓的“他者”的观点,我们从第三者的观点来看另外一种文化,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特点,传承自己的文化命脉,无疑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知道经济可以全球化,科技可以一体化,但是文化不可能单一化。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任何文化不受外来影响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但是只有充分发挥其原有文化的内在精神才可以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以滋养本土文化。如果能把你自己文化的内在精神发挥得很充分,那么吸收外来文化的力量就越强。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要吸收西方新的文化而不失故我之认同”,要吸收西方新的文化一定不要失掉对自己的认同,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这就是说,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必须维护我们自身文化的根基。因此21世纪影响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必将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这跟25000年前很不相同,25000年前孔孟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自己的问题,西方要解决的问题是西方自己的问题,今天中国文化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世界的问题,所以它一定是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3.就当前人类文化存在的现实情况看,已经形成了或正在形成在全球意识关照下的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我们可以看到也许21世纪将由四种大的文化系统来主导,就是欧美文化、东亚文化、南亚文化、中东北非文化(也就是伊斯兰文化)。这四种文化不仅都有着很长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且每种文化所影响的人口都在10亿以上,当然还有其他文化也会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例如拉丁美洲文化、非洲文化等等。但就目前情况看,这些文化的影响远远不及上述四种文化来得大。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其中七种“至少有十二种主要文明,文明已经不复存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古典文明、拜占廷文明、中美洲文明、安第斯文明),五个仍然存在(中国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比我上面说的四种文明多一个日本文明,因为我的归属还是把它归在东亚文化的范围里面。那么人类社会如果希望走出当前的混乱纷争局面,特别是要批判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部落主义,在文化上不仅要面对这个“新的轴心时代”,而且必须不断地推动在不同文化之间、不同传统文化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对话,使每种文化都能够自觉地参与解决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第三点,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希望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时发挥积极的作用,必须有文化上的自觉。对自己的文化应该有个自觉,不仅对自己的文化有个自觉,而且应该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有一个自觉。文化自觉,也不是我提出来的,费孝通教授最早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他考察了一些少数民族,比方说,北部的鄂温克民族和赫哲民族,这些民族很难保证它的文化继续发展下去,比方有的原来是靠打鱼为生,但是现在鱼的资源没有了,打鱼为生就很难继续下去,就不得不改成务农或者是放牧。所以他就提到文化自觉非常重要,跟这个社会的变迁有密切的关系。他先提出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有意义。那么所谓文化的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传统的人群对他自身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以及它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等等能做出认真的思考或者反省。反观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几乎失去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比方说它的来源,它的来历,它的形成过程,它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我们有点茫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它一直徘徊在如何认识西方文化和如何认识中国文化之中。我们到底怎么来看西方文化,怎么来看中国文化?全盘西化和本位文化的论战不断,这个从20世纪初,大概1915年开始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