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国学经典校本教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编写说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在各个领域创作出惊世之作的伟人,他们所留下的一份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像星斗辉煌于当时,也像阳光灿烂于今天。在人类历史上,这是为数不多的一群人,但也是值得关注、值得崇拜、值得追随的一批人。他们用真理的力量涤荡我们的灵魂。他们所留下的杰作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供我们一代一代分享下去。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大师,这些伟大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经典。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真正的经典都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们的为人处世。站在大师的肩上,我们能够看得更远;沿着他们开拓的道路,我们能够前进得更快。阅读经典,了解大师,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干百年来,大师们的经典著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我们跨越时空地域的界限,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采撷菁华,在参考诸多名家推荐的必读书目的基础上,组织我校十余位优秀教师编写了这套《国学经典校本教材》。本书从爱国报国、道德修养、勤学励志、处世交友、孝悌等领域中各选取了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它们曾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路标,了解并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本书用最浅显的文字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用最易懂的字句传递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以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华,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大师身上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智慧,走进一个神圣的精神殿堂。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本好书是一个由优美语言与闪光思想所构成的独特的世界,选择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品味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崇礼二中校本教材编写组2爱国篇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国学经典校本教材之爱国报国篇满江红·怒发冲冠选文导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朝历代,许多志士仁人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让我们跟随抗金名将岳飞的脚步,走进他那饱含英雄之气的《满江红》,去领悟精忠报国的真谛。满江红·怒发冲冠南宋•岳飞怒发冲冠[1],凭[2]栏处,潇潇[3]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4],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5],八千里路云和月[6]。莫等闲[7],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8],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9]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10]!注解[1]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2]凭:靠,倚。[3]潇潇:形容雨势急骤。3[4]长啸(xiào):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5]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6]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7]等闲:轻易,随便。[8]靖康耻:靖康:靖jìng,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9]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10]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参考译文倚在栏杆旁,我不由得怒发冲冠,一场潇潇秋雨刚刚停歇。举目远望,仰天长啸,万千思绪,奔涌激烈。为祖国奋斗,三十年的功名,自当视若尘土;与敌人周旋,八千里的征程,何惧披星戴月。千万不要随便虚掷了少年时光,等到头发白了才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国耻啊,还没洗雪;臣子的复仇之恨啊,何时能灭?驾起远征的战车吧,直把那贺兰山踏裂!壮志凌云,饿了就饱餐敌人肉;谈笑风声,渴了就痛饮敌人血。期待着这一天吧,让我们从头收拾好旧日的山河,向祖国献捷!选文鉴赏上片抒发作者为国立功满腔忠义奋发的豪气。以愤怒填膺的肖像描写起笔,开篇奇突。凭栏眺望,指顾山河,胸怀全局,正英雄本色。“长啸”,状感慨激愤,情绪已升温至高潮。“三十”、“八千”二句,反思以往,包罗时空,既反映转战之艰苦,又谦称建树之微薄,识度超迈,下语精妙。“莫等”期许未来,情怀急切,激越中微含悲凉。下片抒写了作者重整山河的决心和报效君王的耿耿忠心。4下片开头四个短句,三字一顿,一锤一声,裂石崩云,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胸怀,令人扼腕。“驾长车”一句豪气直冲云霄。在那山河破碎、士气低沉的时代,将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激励力量。“饥餐”、“渴饮”虽是夸张,却表现了诗人足以震慑敌人的英雄主义气概。最后两句语调陡转平和,表达了作者报效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肝胆沥沥,感人至深。全词如江河直泻,曲折回荡,激发处铿然作金石声。我的心得5国学经典校本教材之爱国报国篇苟利国家,不求富贵选文导读没有国,就没有家。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始终相连。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成了亡国奴,哪里有安定的家庭生活。前苏联解体,中等收入的家庭瞬间沦为贫民。华人在他国受欺,也因中华民族未完成复兴有关。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程功[1]积事[2],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3]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礼记·儒行》注释[1]程功:衡量功绩,计算完成的工作量。[2]积事:积累功绩。[3]苟:如果、假使。参考译文考察他们的功劳和事迹,推荐贤才,使他们得到任用。儒者并不希望得到回报,只是为了合乎君主的意志。只要对国家有利,不求个人富贵。其推举和提拔贤能之士就是这样的。”选文鉴赏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领导阶层首先是爱国者集合。要将德才兼备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中华民族的未来就不会是梦。江泽民在担任总书记前,曾问过汪道涵的意见,汪道涵用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给以慰勉。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我们才会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礼记》中强调的是一个“儒者”所应遵循的6基本素养,就当今而言,这首先是领导干部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诚如此,则国家大幸,民族大幸。我的心得国学经典校本教材之爱国报国篇国殇选文导读此诗是屈原在民族危亡年代所作,爱国主义精神在诗中得到充分体现。全诗极写卫国壮士在战斗中勇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讴歌他们为维护祖国尊严、解除人民灾难而献身的精神。慷慨悲壮的歌唱,不仅寄托了对阵亡士7卒的哀思,而且表达了诗人与祖国同休戚、共命运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激情,有力地说明,诗人和人民大众爱憎态度是完全一致的。国殇屈原操吴戈[1]兮被犀甲,车错毂[2]兮短兵接。旌[3]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4]。凌余阵兮躐余行[5],左骖[6]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7],援玉枹兮击鸣鼓[8]。天时[9]坠兮威灵怒,严杀[10]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11],平原忽[12]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13]秦弓,首身离[14]兮心不惩。诚[15]既勇兮又以武,终[16]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17],子魂魄兮为鬼雄[18]!注解[1]吴戈:战国吴地所制的戈(因制作精良锋利而著名)。操:拿着。被:通“披”。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2]毂(gǔ):车的轮轴。错毂;指两国双方激烈交战,兵士来往交错。毂是车轮中心插轴的地方。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3]旌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了太阳,敌兵好像云一样聚集在一起。旌(jīng):用羽毛装饰的旗子。[4]矢交坠兮士争先:是说双方激战,流箭交错,纷纷坠落,战士却奋勇争先杀敌。矢:箭。[5]凌:侵犯。躐(liè):践踏。行(háng):行列。[6]左骖(cān):古代战车用四匹马拉,中间的两匹马叫“服”,左右两边的叫“骖”。殪(yì):缁地而死。右:指右骖。刃伤;为兵刃所伤。[7]霾两轮兮絷四马:意思是把(战车)两轮埋在土中,马头上的缰绳也不解开,要同敌人血战到底。霾(mái):通“埋”。絷(zhí):绊住。援:拿。8[8]援玉枹(fú)兮击鸣鼓:主帅鸣击战鼓以振作士气。援:拿着。枹:用玉装饰的鼓槌。[9]天时:天意。坠:通“怼”(duì),恨。威灵怒:神明震怒。[10]严杀:酣战痛杀。弃原野;指骸骨弃在战场上。[11]出不入兮往不反;是说战士抱着义无反顾的必死决心。[12]忽:指原野宽广无际。超:通“迢”。[13]挟(xié):携,拿。秦弓:战国秦地所造的弓(因射程较远而著名)。[14]首身离:头和身体分离,指战死。惩:恐惧,悔恨。[15]诚:果然是,诚然。武,力量强大。[16]终:始终。[17]神以灵:指精神永存。[18]魂魄毅兮为鬼雄:一作子魂魄兮为鬼雄,子:指战死者。鬼雄:鬼中雄杰。参考译文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选文鉴赏《九歌》中的《国殇》,是一首追悼为国牺牲的将士的挽歌。据说,诗人是为楚怀王十七年(前312),秦大败楚军于丹阳、蓝田一役而写(当然,不同的说法也很多)。9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一次战役的经过:将士们身披犀甲,手持吴戈,人人奋勇争先,与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战斗。只见战旗遮盖住太阳,战鼓震天动地。流矢在阵地上纷纷坠落,双方战车交替,车轮深深地陷入泥土中,四匹马挣扎着,还是拉不起来。由于敌军众多,我军伤亡惨重,左侧的边马倒下了,右侧的边马也被兵刃杀伤。壮士们身佩长剑,腋夹秦弓,捐躯于寥廓超远的疆场。诗中所写的战斗虽然残酷激烈,并且牺牲惨重,但没有渲染对战争的恐怖和感伤,而是使读者深深感受到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在表现手法上,全诗采用直赋其事的手法,风格刚建,句式精炼,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诗人热烈地礼赞道:英雄们真是意志刚强、武力强大,身虽死而志不可夺!他们死而有知,英灵不泯,在鬼中也是出类拔萃的英雄!爱国挚情动天地泣鬼神。我的心得10国学经典校本教材之爱国报国篇曹刿论战选文导读人教版九年级(下)中有一篇《曹刿论战》,是出自《左传》,本文则是出自《国语》。这两部著作都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历史文献汇编。课文中曹刿问庄公“何以战?”庄公回答了三点理由,衣食所安……牺牲玉帛……小大之狱……。为什么庄公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予以肯定,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呢?对于“忠之属”的理解,本篇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阅读补充。曹刿论战《国语》长勺之役[1],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2]。公曰:“余不爱衣食于民[3],不爱牲玉于神[4]。”对曰:“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5],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均平其政事[6],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7];财用不匮,莫不能使共祀[8]。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9]。小赐不咸[10],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将何以战?夫民求不匮于财,而神求优裕于享者也[11]。故不可以不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12],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13],智虽弗及,必将至焉。”注解[1]长勺:鲁地名。[2]曹刿:鲁人,《左传》孔颖达疏以为他就是《史记》中的曹沫,庄公:鲁国国君,鲁桓公之子。[3]爱:吝惜。[4]牲:牺牲,指猪牛羊之类。玉:玉帛。均用于祭祀。[5]惠本:以施惠为根本。民归之志:民以其志归之。[6]布德:布施恩德。均平:公平合理。11[7]财不过用:公序本作“器不过用”。[8]能使:公序本无。[9]独恭:国君一人致敬于神。[10]咸:普遍。[11]享:祭祀的献礼。[12]狱:指诉讼案件。[13]知:公序本无。图民:图虑百姓之事。参考译文长勺之战,曹

1 / 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