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个性发展主要内容一、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生物学因素二、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家庭三、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同伴一、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生物学因素气质成熟速率(一)气质气质:人生来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表现为心理过程和行为在速度、强度、灵活性方面的动力倾向。气质是具有生物遗传型的个体特征,并以遗传、自然成熟和经验共同决定的生理结构为基础。气质结构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艾森克气质生物学模型托马斯和切斯的九维度气质结构模型1、气质的九个维度(1)活动水平:在睡眠、进食、穿衣、游戏的等过程中的身体活动数量,主要以活跃时期和不活跃时期的比率为指标。(2)节律性:吃、喝、睡、醒、大小便等生理活动的规律性。(3)注意分散程度:外界无关的刺激对正在进行中的行为的干扰程度。(4)接近或回避:对新情境、新刺激、陌生人等是主动接近还是退缩。(5)适应性:对新环境、新刺激、新情景或环境常规改变的适应能力,能否适应和适应快慢。(6)注意的广度和坚持性:集中从事某项活动的时间、范围和分心对活动的影响程度。(7)反应强度:对外界做出反应的能量。(8)反应阈限:引起可辩明反应所需刺激的最低限度。(9)心境质量:积极、愉快情绪与消极、不愉快情绪相比较的量。2、气质类型(1)易养型:吃、喝、睡、大小便有规律,易适应新环境,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情绪一般积极、愉快、反应适度。易受成人的关怀和喜爱。(2)困难型:时常大声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不易安抚,在饮食、睡眠等生理机能方面缺乏规律性,对新食物、新事物、新环境接受很慢。需很长时间去能够新的活动和安排,对环境改变难以适应。情绪不好,在游戏中总是不愉快。(3)迟缓型:活动水平很低,反应弱,情绪消极或不愉快,但不象困难型那样大哭大闹,常常安静地退缩、畏缩、情绪低落,逃避新刺激、新事物,对外界环境、新事物、生活变化的适应缓慢。在无压力的情况下,会对新刺激慢慢发生兴趣,在新情境中能逐渐活跃起来。3、气质与亲子关系Goodnessoffit(二)成熟速率对男孩的影响早熟男孩由于身体比较强壮,运动方面相对更好,常被成人认为是比较成熟、有能力的人,常被选作领导。他们在情感、注意、力量和恋爱方面拥有更多的积极感受。晚熟男孩身体比较弱小,相对比较缺乏身体魅力,在成人和同龄异性眼里,更像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他们表现得更幼稚,更缺乏自信,似乎更不受欢迎,成人对他们的期望较低,较少让他们承担一些责任,这也使他们的自我评价较低。对男孩的影响早熟的男孩也不是样样都占优势,他们也存在诸如比同龄人更可能出现逃学、问题行为、轻度违法等反社会行为的情况。对女孩的影响早熟女孩比同龄女孩和男孩都要更早进入青春期,她们在身体外形上与同龄其他个体的差异常常使她们陷入尴尬。她们的自我意识更强,自尊也容易受到消极影响,更可能与年龄较大的男孩混在一起,出现行为问题的风险也更大。晚熟女孩一般与正常发育的男孩处于同一水平,她们不会像早熟女孩那样容易遭受成人的批评。早熟和晚熟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是不同的。偏离假设(deviancehypothesis)发展性准备(developmentalreadiness)文化偏爱(culturaldesirability)为什么早熟对男女青少年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二、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家庭依恋家庭系统与父母教养方式(一)依恋(attachment)1、什么是依恋?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一般是母亲)之间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哈洛的恒河猴实验Bowlby的研究2、依恋的意义3、依恋的发展(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公认的依恋形成的标志是儿童的分离焦虑和与之同时出现的怯生现象。为什么婴儿会对母亲产生依恋?精神分析理论——“你喂养我所以我爱你”行为主义——“利益带来爱”习性学理论——“也许我天生就惹人爱”4、关于依恋的理论安斯沃斯的研究方法陌生情境技术5、婴儿依恋的类型母亲回来,生人离开母亲、婴儿进入房间生人加入母亲、婴儿中母亲离开母亲回来,生人离开母亲再次离开生人回来A型:回避型依恋母亲在不在场无所谓,母亲离开,并不表示反抗,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母亲回来,往往不予理会,表示忽略而非高兴,有时也会欢迎,但很短暂就离开了。又称“无依恋婴儿”。类型B型:安全型依恋母亲在场,能安逸地玩,偶尔看母亲,与母亲交谈,对母亲微笑;母亲离开,操作会受影响,婴儿明显表现苦恼、不安,想找母亲,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与母亲接触,且容易抚慰,平静。C型:焦虑反抗型依恋当母亲要离开则非常警惕,离开时表现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当母亲回来,其态度矛盾,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同时反抗与母亲接触,母亲亲近他,他会生气地拒绝、推开。D型:混乱型A、B、C三种依恋行为以非同寻常的方式复杂地结合起来。(1)母亲的养育特征6、影响依恋特征的因素安全型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表情极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回避型的母亲倾向于拒绝和不敏感,有时对孩子缺乏耐心、反应迟钝,常表现消极。焦虑反抗型的母亲常错误地理解儿童的需求,不能形成与儿童和谐相处的节奏。混乱型的母亲常虐待儿童,对儿童的看护不规律,母亲对儿童情感矛盾,常表现出强烈的亲近和强烈的回避行为,因而致使儿童的情感混乱和矛盾,同时,这些母亲往往是低收入阶层,有抑郁倾向。(2)婴儿的气质易养型——往往被归为安全型;难养型——往往被归为反抗型;缓慢启动型——回避型(3)母亲的个人生活经历(内在工作模式)(4)文化特点日后如何发展?7、依恋与日后的发展依恋同伴交往心理健康社会认知…….(二)家庭系统与父母教养方式1、家庭功能(1)奥尔森(Olson)等人的“环状模式理论”家庭功能包括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和家庭沟通三个纬度。亲密度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程度;适应性指家庭系统对随家庭处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的应对能力;沟通指家庭成员的信息和情感交流方式。该理论假定亲密度和适应性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家庭功能的发挥。根据家庭亲密度和适应的程度可以将家庭划分为16种类型(4种平衡型、4种极端型和8种中间型)。低极端型平衡型中间型亲密度高独立的疏远的亲密的纠缠的混乱的灵活的有结构僵化的高低适应性极端型家庭要么很疏远,要么过亲密,缺乏独立空间,很少有家庭外的朋友和个人兴趣,这都不利于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平衡型家庭有良好的情感联系,不过分依赖他人,决策通常是民主的,少有强制性的家规,家庭功能良好。中间型家庭在家庭成员的调节和彼此适应下,能促使其向平衡型过渡,实现家庭功能的优化。家庭功能的体现:(1)问题解决能力;(2)沟通;(3)家庭角色分工;(4)情感反应能力;(5)情感介入程度;(6)行为控制四种主要的控制方式:一是刻板的控制方式,即根据传统社会文化的要求对成员的行为做出严格规定,并很少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二是灵活的控制方式,对成员行为规范随环境变化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三是放任的控制方式,缺少规则和限制;四是混乱的控制方式,有时严格控制,有时放任,让成员无所适从。最积极的是灵活的控制方式,最消极的是混乱的控制方式。2、亲子关系的心理机制改变态度:父母直接向子女传授行为规范,并采用种种方法改变子女的态度,使其接受这些行为规范,取得社会化的进步。权力管教:以惩罚威胁子女做出某一行为。短期有效爱的撤回:外在行为可变,内化目标未能达到诱导:标准内化。青少年期常用。观察和模仿认同作用:“获得性认知反应”——对相似性的一种信念和增加这种相似性的意向。对榜样所具有的目标状态产生愿望——掌握感和爱的愿望要具备榜样特征的愿望态度改变中,父母知道自己在影响孩子;模仿和认同作用常在父母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如果父母在使用模仿、认同策略和态度改变策略不一致,就会形成“照我说的做,别照我做的做”的不良管教方法。3、亲子关系的发展特点“老板”监督咨询员、需要满足者相互容忍、相互尊重青春期的亲子冲突亲子冲突: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公开的行为对抗或对立,表现为争吵、分歧、争论甚至身体冲突等。但冲突并不意味着不喜欢或缺乏亲密感。(1)亲子冲突的特点第一,青少年亲子冲突的内容以学业、日常生活安排和家务为主。第二,青少年亲子冲突的频率和强度呈倒U型曲线发展。第三,母亲常常是青少年期亲子冲突的发起者。第四,青少年与父母冲突的主要形式是言语和情绪冲突。第五,青少年解决亲子冲突的策略使用最多的是回避策略,使用最少的是第三方干预策略。(1)母亲参与子女学习和日常生活管理要多于父亲,因此母亲更可能是冲突的发起者;(2)在教养方式上,母亲更多采用“唠叨”的方式,容易引起子女反感;(3)在家庭地位上,母亲的权威更容易引起子女挑战;(4)与母亲冲突的后果弱于与父亲冲突的后果;(5)与母亲冲突更有可能使母亲改变已有的决定;(6)母亲与子女的情感联结多于父亲,因此,青少年更容易在母亲面前表现与母亲的不一致。(2)亲子冲突的原因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生理变化的影响;认知变化的影响;布卢斯:“去理想化”科林斯:期望背离社会性变化的影响青少年的自主情感自主:个体从情感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行为自主:个体独立做决定并坚持到底价值自主:个体拥有一系列关于是与非、何为重要何为不重要的准则,在道德、政治与宗教等社会问题上能独立进行推理与判断家庭因素亲子间性格的拟合度:母子都属外向型、情绪均属稳定型时,母子关系最好。性格喜欢程度的作用大于性格匹配。父母的教养方式:独裁型、纵容型、权威型、反复无常型家庭环境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家庭规模父母工作负担……(3)亲子沟通的技巧几种错误的沟通方式不尊重孩子,不给孩子台阶下,多责骂、羞辱威胁孩子,说狠话单向沟通而非双向沟通。一味要求孩子绝对服从且不听孩子说出自身感受及困难。对孩子怀有成见或敌意。父母欠缺同理心或拙于/懒于向孩子表达同理/感受父母管教不一致,家庭关系、沟通品质不良。拒绝疏离(不关心)严苛专制矛盾青少年希望有什么样的父母?亲近感心理自主监控孩子:为什么你要这样做呢?为什么我做什么都是错的呢?为什么你不能把我当大人对待呢?我不想学理科和爸爸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每当我自己做出决定的时候,你那副样子就好像是我冒犯了你似的?控制子女的母亲:我难以形容你想挣脱我的时候,我感到多么痛苦。我需要你需要我。想到会失去你,我就受不了。你是我的全部生命,我真担心你会犯可怕的错误。就爱如看到你受了伤害,我会感到身心欲裂的。我宁愿死,也不愿意感到自己是个失败的母亲。三、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同伴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的类型同伴关系年龄相同或相近的个体之间在共同的活动中建立的人际交往关系水平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垂直关系亲子关系强调照料与关怀,给个体提供与同伴相处的安全感同伴关系则可以弥补亲子关系中的不足。群体社会化理论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儿童家庭内行为和家庭外行为不存在联系,是两个独立的行为系统。同时,父母的行为也不再影响儿童个性,儿童个性主要受同伴行为以及儿童在家庭外行为方式的影响。(一)同伴关系的发展童年早期的同伴关系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同伴关系童年早期的同伴关系3、4个月时,对同伴发生兴趣,最初的行为是注视和触摸。1岁时,出现较多交流行为,如微笑、打手势、模仿等。1岁后,同伴间的协调互动频率明显增加。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同伴关系塞尔曼(Selman)将友谊的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阶段0:友谊关系不稳定阶段1:单向帮助阶段阶段2:双向帮助阶段3:亲密的共享阶段阶段4: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对友谊的理解阶段2:双向帮助。认识到友谊是一种相互关系,是共享,但不能“共患难”。具有明显的功利性。阶段3:亲密的共享阶段。朋友是有共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