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兴产业是兼顾国际竞争和国内转型的双重选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发展新兴产业是兼顾国际竞争和国内转型的双重选择在去年11月23日的首都科技界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我国未来将重点发展包括新能源、信息产业等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后,国务院有关部门迅速行动,相关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拟定中,一些地方已捷足先登、先行先试。那么,什么样的产业才可以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与基本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它要有重大的科技创新,同时又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既代表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又能代表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且它因为有战略性这样一个前置,应该能够在将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成为有比较大作用的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新兴产业通常指市场尚未形成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产业则是指不可或缺的骨干和核心产业,两者的交集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温总理给出了明确而科学的答案: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在新兴产业的名单确定中,国务院提出了三个标准:要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征;要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具有以下五大基本特征:1、战略性。战略性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牵一发动全身。2、可持续性。战略性产业在市场、产品、技术、就业、效率等方面应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期的、可持续的。3、先导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具有信号作用,代表科技革新和新产业发展方向,代表先进生产力,它意味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未来的经济发展重心,是引导资金投放、人才集聚、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4、辐射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熟以后可以快速地发展,能对相关产业进行一系列拉动与辐射,产业链要长、关联度要大。5、动态性。战略性产业要根据时代变迁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等变化带来的新要求。二、发展新兴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危机、提振经济的一致选择历史表明全球每次大的经济或金融危机后都伴随有科技新突破和产业新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次金融危机也不例外。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为应对危机冲击、加快经济复苏,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对新兴产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强有力政策支持,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率先走出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复兴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的战略思路,希望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下一轮经济增长。1、制定发展规划。美国奥巴马政府十分强调新能源、干细胞、航天航空、宽带网络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明显看出美国期待着以新能源革命作为整个工业体系新的标志性能源转换的驱动力,发动一场新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的总体革命。美国提出要在宽带普及率和互联网接入方面重返世界领先地位,投资49亿美元建设宽带网络,加大对信息传感网、公共安全网、智能电网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欧盟的经济复苏计划,提出要实现实施“绿色汽车伙伴行动”、“能效建筑伙伴行动”和“未来工厂伙伴行动”等,强调“绿化”的创新和投资,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欧盟还提出了“信息社会目标”,加快建设全民高速互联网,到2010年实现高速网络100%覆盖率。英国、法国相继出台了“数字国家”战略,德国推出“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创新研究计划”,倾力增强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日本制订了长期的战略方针“技术创新25”并加以实施,成为日本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指南。韩国制定《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2、确立发展重点。在当前“后危机时代”,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均选择了不同的新兴产业作为突破口。美国奥巴马政府将政策重点放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上,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采取一系列补贴、减税、政府担保贷款等措施,累计140亿美元财政支持。欧盟重在提高“绿色技术”和其他高技术至全球领先水平,并决定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的发展。英国制订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低碳转换计划包括建设节能住宅、支持核能、近海风能、潮汐能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英国为了应对目前的经济衰退,启动了一项批量生产电动车、混合燃料车的“绿色振兴计划”,希望经济尽快以“低碳经济模式”从衰退中复苏。2009年3月,日本政府出台了为期3年的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侧重于促进IT技术在医疗、行政等领域的应用。同年4月,为配合第四次经济刺激计划推出了新增长策略,发展方向为信息技术应用、商业航天、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低碳排放、医疗与护理、文化旅游业、太阳能发电等。3、加大资金投入。美国除了将189亿美元投入能源输配和替代能源研究、218亿美元投入节能产业、20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外,还将投入7.77亿美元支持建立46个能源前沿研究中心。纳米技术计划2010年的研发预算是16亿美元。奥巴马还提出,未来10年间要使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经费翻一番。德国政府批准了总额为5亿欧元的电动汽车研发计划预算,支持包括奔驰公司在内的3家研究伙伴,计划在2011年实现锂电池的产业化生产,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英国计划10年内在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投入150亿英镑用于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这比英国以往任何时候对生物医学研究的投入都要多。法国政府宣布将建立200亿欧元的“战略投资基金”,主要用于对能源、汽车、航空和防务等战略企业的投资与入股。日本将新能源研发和利用的预算由882亿日元大幅增加到1156亿日元。韩国计划到2012年投资60000亿韩元研发绿色能源新技术。俄罗斯则在2009年6月宣布将投资2000亿卢布发展纳米技术,使其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火车头”。三、发展新兴产业是参与国际竞争和实现国内转型的双重需要温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提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既要对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更要引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我们认为,这句话言简意赅,高瞻远瞩,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意义,既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内转型的需要;它近可以“保增长”,远可以“调结构”,是同时兼顾“保增长”和“调结构”政策目标的重大战略选择。从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当今世界,一些主要国家为应对这场危机,都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这预示着全球科技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重大发现和发明将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去年11月23日的首都科技界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对中国在近200年以来与全球的工业化革命和科技发展擦肩而过的历史表达了遗憾,温家宝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代中国屡次错失科技革命的机遇,逐步从世界经济科技强国的地位上沦落了”。温总理特别指出,回顾一下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曾经有过四次科技机遇,但四次均错失。温总理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再不能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必须密切关注和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在新的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有所作为”。发展新兴产业正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加快融入全球经济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定。从实现国内转型的角度看,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保八的目标已经实现,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然而,伴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传统的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在2010年“保增长”压力减轻,“调结构”成为调控重点的大背景下,政策目标必须转向调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结构问题内容很丰富,除了区域结构,更主要的还是产业结构。中国的产业结构实际上长期保持在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的局面,低附加值和粗放性的产业模式仍随处可见。在新的国际竞争背景之下,中国的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唯一的出路就是产业升级。如何调整、如何转变?大的思路无非是两个,一是在存量上下功夫,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促使现有产业优化升级;二是在增量上下功夫,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对提升我国产业产品附加值,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到2020年新能源利用量如果占到能源消耗的20%,每年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从这个角度看,发展战略性产业是应对国际复杂经济环境变化、依靠科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具有根本性和战略性的举措。四、发展新兴产业是面向未来、抢占战略制高点的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这些产业是着眼未来的,它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随着产业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一些传统产业会被新兴产业替代,如数码相机和数字图像技术替代了传统的胶片产业;平板电视取代玻壳电视,这些产业形态的变革将深刻影响或改变经济发展和竞争格局。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迅猛发展带动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崛起,推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市场潜力巨大,已成为各国角逐的重点。从这个角度而言,谁掌握了新兴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目前,发达国家已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应对危机、提振经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各国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率先走出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对于中国来说,传统重化工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明显减弱,迫切需要寻求和培育新的战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广阔、资源能耗低、带动能力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是拉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重要引擎。根据有关研究,未来三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可望达到4000亿元;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可达2万亿,信息网络及应用市场规模至少达到数万亿元,数字电视终端和服务未来六年累计可带动近2万亿元的产值;2020年广义生物产业市场规模约为6万亿元。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预计2010年核电投资可以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对120个国家的计量经济分析表明,宽带服务普及率每增长10个百分点,能带动1.3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从增加就业看,据IBM和中国有关部门的联合分析,如果中国在智能电网、宽带、智慧医疗上投资1000亿元,将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50万。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我们立足当前、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更是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抉择。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造就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走出危机、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根本途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能缓解我国当前的低端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更重要的是将在应对全球变暖和发展低碳经济两大挑战中抢得先机。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