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农膜污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许昌市农膜污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郭松朝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19年第06期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地膜在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上的大面积应用,农膜使用量逐年增大,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据不完全统计,许昌市农业生产中地膜覆盖面积年均保持在1.67万hm2左右,塑料大棚面积0.13万hm2,每年产生的废旧农膜约2500t。目前,全市尚未建立完善的废弃农膜回收体系,大量废旧农膜随意弃置,回收利用率极低,局部地区形成严重的残留污染,改变了土壤物理性质,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透气性,影响了农作物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新旧农膜价格差别较大新国标0.01mm以上农膜尽管可以多次反复使用,但销售价格偏高,降低了农民的购买欲望。旧的超薄地膜尽管破损率较高,但价格较低,购买费用不大,加上农产品受市场经济影响,使用农膜的短期效应,使用一次性农膜的因素较多。另外,使用新国标农膜人工成本高,劳动量较大;而使用旧的超薄地膜投入人力较少,一次或者多次使用后,直接抛弃,省力省时。(二)回收体系不完善废弃地膜回收价值低,农民拾捡后,废品收购网点较少且不愿意收购,农民只有堆放在田间地头,造成二次污染,部分地区的农田里农膜基本上无人捡拾。(三)废弃农膜再利用企业较少许昌市襄城县和建安区原来各有一个废弃农膜加工厂,每年在回收利用工厂周边废弃农膜的同时,又吸纳了附近地市的一部分废弃农膜进行再利用。拾捡废弃农膜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但迫于环保污染防治的压力,现在一个工厂停产,一个工厂已将设备拆除。(四)宣传教育没有形成合力全市广播、电视、报纸等有效媒体在农膜污染危害方面宣传很少发声,农民职业教育也缺乏农膜污染危害的相应内容。(五)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龙源期刊网各級政府在农膜污染防治方面均缺少相应的资金、税收等政策的支持。二、对策坚持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疏堵结合,企业带动、市场运作,网点回收、群众参与”的思路,坚持“个体投入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原则,逐步建立龙头企业加工利用、回收网点积极收集、农业专业化合作社机械捡拾+广大农户捡拾交售的市场化运作体系,真正实现废弃农膜的回收利用。(一)加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等平台,采取印发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召开培训会的方式,多渠道、深层次、全方位对“白色污染”危害性进行深入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农膜污染危害的认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参与防治“白色污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引导市县两级人民政府采取政府引导、资金扶持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扶持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各个环节,完善建立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激励机制,重点对企业回收机制、网点布设、运行情况进行引导,对回收能力强的企业在资金、税收方面进行重点扶持。根据全市农膜使用总量,市政府每年投入资金,用于废弃农膜回收补贴。每个收购点可以补贴启动资金,各收购点按照回收数量,每回收1t废弃农膜进行补贴,农膜回收利用企业按照每加工1t废旧农膜给予补贴。(三)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农膜污染防治涉及到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供销社等部门,应实行全链条管理模式,从厂家的生产源头到市场销售,再到使用者进行逐一登记,杜绝管理上出现脱节现象。部门之间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农膜产品严格禁止进入市场,对违规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地膜的行为坚决查处,确保超薄地膜不出厂、不入市、不进田。(四)实施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工程在全市各乡镇办均建立1个废弃农膜回收点,形成全覆盖回收体系。选定2~3家废弃农膜回收加工企业作为全市废弃农膜定点收购企业。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引进废弃农膜加工再生颗粒、生产防水防漏材料、生产塑料编织袋、裂解加工生产燃油等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农业部门要加大示范推广可降解和无污染的环保型农膜新产品,使新产品逐步取代传统塑料薄膜。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