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课件CH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CH.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扮演什么角色、二者之间是不是同一回事?简单说来,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或者说是核心内容;但经济发展的外延要比经济增长大得多。我们以后会看到,衡量经济发展时有多个指标,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指真实GDP每年的增加额,通常以%表示。真实与名义的区别——名义GDP=∑Pi·qi(当年价格),真实GDP(以不变价格计算;必须剔除通货膨胀率)2007年我国当年GDP为25.3万亿,这是当年价格、名义价格。计算经济增长必须使用真实GDP。为什么?2007年我国25.3亿元,按¥6.8/1$,合$4.22万亿美元,按13亿,合人均$3244美元。2.为什么经济增长异常重要?第一,这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的物质基础。GDP是生产过程中新增价值(valueadded),是新增财富。有了新增财富才有收入增加、才可能改善生活。我国政治制度不改革,社会仍然稳定;财产性收入上升,中产阶级扩大,将更稳定。第二,这是落后国家何时追上先进国家、弱国追上强国的唯一途径。重温72规律。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长绝不是小数字:其一,她代表一大笔绝对财富;其二,两国之间GDP增长率相差一个百分点,将在长时期决定何者更富强。一个百分点并不等于1%;只在特定条件下才相等。计算中国何时追上美国。第三,这是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20年前,一个百分点GDP增长可创造就业机会200万;10年前120万;现在(2005年)80万。我国人口总数居全世界之首;基数大,尽管人口增长率不高,每年新增人口近1000万(年新增900万—来源不同,数字不同)。这些人要吃饭,必须就业。如果社会中存在大量失业人口,社会不稳定,成本更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所创造的就业机会是不一样的。同样增加1万元GDP,劳务性行业能够创造的就业机会远远多于制造业以及其他高技术产业。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大力发展劳动密集性高的服务业的原因,或第三产业。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过低。美国、香港甚高。服务业的范围很广。第四,改革的本质是利益再分配,对既有“馅饼”重新分配。若“馅饼”不断扩大,即实现经济增长,有利于改革顺利地、成本较低地完成。第五,经济增长可以大幅度减少穷人数量。*GDP的总体增长可以减少穷人的数量(每天收入低于$US1)结果如下每年平均收入变化(%)每年贫穷率变化(%)经济强烈收缩-9.823.9经济中等程度收缩-1.91.5经济中等程度扩张1.6-0.6经济强烈扩张8.2-6.1(以上数据引自《Theelusivequestforgrowth》,MITPress2002,WilliamEasterly,PP.8-13)从这里你可以想象为什么宏观经济调节那么重要,最好是稳步温和地实现经济增长;千万不可出现大经济波动。大的GDP波动,意味着生活在底层的穷人会更加不幸。即经济增长导致“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下降。这也是经济增长的作用。23.经济增长是按照GDP的变化计量的;而GDP指标本身有重大缺陷。这也是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只计量总量,没有产品结构;没有收入分配状况,而这二者相当重要。*只计数量,没有产出品质。这意味着,两国GDP相同,而它们带来的效用大不同。例如,建筑物的安全性;食品安全性;商品的使用寿命。*只计量市场交易量,未包括地下经济(也创造就业、收入、也可以改善生活)。*生产的同时,未对污染扣除,治污又计入GDP,不科学。*家务劳动数额甚巨,未计入GDP(包括社区义务劳动)。这些劳动是创造新增价值的,请保姆、请专业化公司进行社区清洁要不要花钱?在工业化国家,妇女总劳动的三分之二未计入,男性有不到四分之一未计入;在发展中国家,妇女总劳动的三分之二未计入,男性有不到四分之一未计入。《人类发展报告1995年》估计,1993年世界GDP$23万亿美元,未被计入的高达$16万亿美元。其中妇女工作占$11万亿。在多数国家妇女工作比男人多;日本:女比男多7%;奥地利:11%;意大利:28%。发展中国家更甚:平均13%(女比男多工作),农村地区20%;在肯尼亚农村女比男多工作35%。发展中国家的工作负担,妇女尤为重:印度每周69小时,男59小时;尼泊尔每周77小时,男56小时;摩尔多瓦每周74小时,男的没有数据。4.经济发展的含义准确讲或定义什么是“经济发展”是困难的(比较容易做的是,什么不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要涉及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比重下降、农业人口迁入城市或城市化;收入提高导致消费结构变化,如更多消费在耐用品、劳务、休闲产品上,即人民生活品质提高;也包括接受更高水平教育、居住条件更好、更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结果是寿命延长。通常讲的,一国的政治(制度)、文化(教育、艺术、文学)发展并不就是经济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文化、政治发展有助于经济发展,或经济发展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社会文化、政治的发展。问题到此变得更复杂。选择哪些指标代表经济发展了,这肯定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争论由此产生。经济增长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全部内容,但肯定是重要内容、核心内容。应该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比较一致的定义是,经济发展是指一国人均真实GDP在一个长时期内的增长过程,特别包括低于绝对贫困线人数不能增加,收入分配不能变得更加不平等。(unequal)NOTE:经济发展强调的是“长期”。强调“长期”,这意味着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过程,而非短期、仅仅几年的GDP增长。想让此过程持续,必须使社会中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因素都为实现“增长”协调一致;这里的“增长”是“人均真实收入”。只有“一国真实GDP”增长,若人口增长超过此增长,人均GDP会减少。为此,要抵消人口增长的影响,即真实GDP增长率必须高于人口增长率。否则,“人均”增长不了。3按照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的标准,“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PPP)和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PPP)的人口是指按1993年国际价格计算的每天生活水平分别低于1.08美元和2.15美元”的人数为贫困线人数。PPP指“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同样品质、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需要的国际美元和所需要的本币之间的比率。2004年,按PPP计算的汇率为1.93元人民币等于US$1,而非8.30元。或者说,按照购买力平价汇率,1国际美元对于一国国内GDP或GNI具有与美国美元对美国GDP或GNI相同的购买力。注意——贫困也是一个相对概念:索马里有贫困、美国也有贫困。两国标准肯定不同。为此,设定一个绝对标准。按此标准我国贫困人口的生活费为:每月合62.53元(年收入750.38)(1.93*1.08*30=62.53元)或125.06元(年收入1500.76)。2001年我国每天不足1美元生活费用的人数为2.158亿;每天不足2美元的6.071亿。令人惊讶!这里明确关注着大量贫穷人口脱贫问题。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加较多、农村人口大量存在,尽管真实GDP增长,仍然可能出现绝对贫困人口增加的局面。否则,只是“真实GDP”增长了,“人均”也增长了,从表面看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若有一部分人仍然处于贫困线以下,甚至这部分人数不减少,仍然不能算做“经济发展”。实际上,要关注弱势群体。*只有“一国真实GDP”增长,若收入分配严重不平均,不仅造成大量贫困线以下人口不减少,其他低收入阶层也会不满,感觉社会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平,不仅仅影响低收入阶层,大部分中低收入的阶层都会不满。除去“人均真实GDP增加”作为主要目标以外,还有若干次要目标,(不同国家不同时代肯定有不同侧重):**其他目标,可以有,消费构成,产品品质,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失业水平,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差异不可过大,市场不可过度分割,等等。5.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由于测量经济发展的水平十分困难,面面俱到的测量肯定不行,成本太高,无法实行。为此,经过多年的探讨,目前形成的共识是:(1)出生时的预期寿命lifeexpectancyatbirth(years)——假定婴儿出生时的死亡率格局在他一生中保持不变,一名新生婴儿可能机生存的年数。*由于计算的是全社会的或者一个国家的“预期寿命”,需要“加总”,若(各年龄段的)死亡率发生变化,人口总数会变,“平均”存活年数肯定也会变。*“能活多少年”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指标。毫无疑问,环顾世界,越是发达国家,其预期寿命越长,即经济状况越好,寿命越长。可见生活水平与寿命存在高度相关关系,而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想存活时间长,从母亲怀孕、形成婴儿、安全出生、成长为儿童、发育,直至年老生病、保健、治疗,无一不关乎生命的长短,一生的营养摄入(既以收入为条件,也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医疗条件、住房条件、能否饮用卫生水、受教育时间(通常受教育有助于人更健康地生活)。(2)婴儿死亡率infantmortalityrate——通常指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计算时以现有各年龄段的死亡率不变,以每千人死亡人数计算。数据或来自于动态登记系统;或基于抽样调查、或者普查,然后估计(普查则直接计算)。4*这一指标既可以反映该国的医疗、保健的发达程度,也可以反映该国居民的营养摄入(特别是孕妇的)、饮用卫生水(关乎发病率)、住房条件(卫生条件的重要指标)。(3)成人的识字率Adultliteracyrate(%)——是指15岁以上识字者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识字的含义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读懂并写出简短陈述句(没有讲抒情句)。*过去还使用:初中、高中、大学的入学率(分为“毛”与“净”;前者为“在校总人数除以该教育水平的适龄人数”;后者为该教育水平在校的适龄人数除以适龄总人数;“毛入学率”可能大于1)*使用此指标有一个问题,是一个“流量”指标,不太能准确反映该国教育状况,人均接受教育的程度。“流量指标”——在某一时段,以特定速度,某一经济变量从一个经济单位向另一个经济单位转移的数量、规模。GDP为流量指标(GDP为市场交易、即卖方向买方转移),一年或一季的。“存量指标”——在特定时间点上,某一经济单位持有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量、规模,例如,货币量、储蓄额、设备量、债务量,在某一时点上可以加总,是时点,不是时段。*现在2005、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均使用“初等教育完成率”,指完成小学最后一年(或毕业)学生的百分比。最后一年总学生数减去复读学生数,再除以人口中法定毕业年龄儿童的总人数。*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教育状况的是“存量”指标。人均接受正规教育的年数——通常指25岁以上(到60岁)受教育的年数。现在世界银行衡量“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1)人口——总量;平均增长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GNI——国民收入——总量,人均国民收入按PPP衡量的国民收入(purchasingpowerparity)——总量,人均国民收入中国:2004年—$16768亿;人均$1290;PPP:$71700亿,PPP人均$55302006(20万亿)5530/1290=4.29(官方8.27元)2005年开始升值—2007.02月7.74元印度:2004年$6746亿(10.8亿人口)人均$620;PPP:$33470亿,人均$3100法国人均$3万,芬兰$32800,英国$33900,美国$41400,瑞士$48230*(3)GDP增长率*(4)出生时预期寿命(男与女)*(5)成人识字率*(6)人均CO2排放量——既可反映工业发达程度,也有环境保护压力。NOTE:人均GDP及其增长速度最重要,但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完全有可能在经济高速度增长的条件下,人民得不到实惠。6.有经济增长而无人类发展的若干情况(参见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1)(ruthlessgrowth无情的增长)收入分配不平均的状况没有改善,尽管经济增长时间长,速度快。基本原因——任何社会、政府都面对稀缺资源是约束,为了满足人民的各种需求,必须妥善处理“效率于公平”的重大问题。为使经济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