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经济(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第一节概述大家都非常清楚,21世纪的经济将是知识经济,但人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21世纪的经济也将是环境经济,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何以如此呢?首先,这是环境状况提出的紧迫要求。20世纪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同时生态环境也受到严重破坏和污染,不仅到了越来越难以为继的地步,而且已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不能不尽快改变经济的发展形态,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第二,这是人类发展提出的要求。随着人类文明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我们开始懂得,要保障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注重环境安全,提高环境质量。因此,整个经济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一切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的生活质量的要求。第三,这是经济新增长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地调整经济结构,要始终保持经济的一定增长速度,就需要不断创造一些新的增长点。一、社会、生态、经济大系统(一)社会、生态、经济大系统的基本要素人类生产经营活动融入自然环境之中,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称之为“社会—生态—经济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四个最重要的基本要素:即人口、资本(或者资金)、资源和技术。1、人口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和体现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生命实体,它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体,作为生产者,人类能够开发环境系统、利用环境资源,并且能够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作为消费者,将资源转化为产品,最终都是被人口所消费的,其消费的剩余物和废弃物又都回到自然界之中。并且,人是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主体,能够自觉地调节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关系,从而能够达到实现人类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目的。2、资本包括物化资本与物质资料及货币资本与资金两部分,其中物化资本是社会—生态—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货币资本作为流通手段,参与了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循环运动。3、资源这里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包括地球水资源、大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资源,以及煤炭、石油、矿石等不可再生资源,资源是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人类对资源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决定了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和运行质量,总的来看,应以可再生资源利用为主,尽量不利用或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并且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一定要遵循节约利用、高效利用和清洁利用的原则。4、技术是人类开发、利用、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精神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在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中,技术要素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但技术对自然界的作用具有两面性,正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会增强资源要素的产出功,能,而不当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行为则会造成自然破坏和环境污染,引起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产出功能的下降。(二)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上述四个要素形成了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四个子系统:1、环境子系统它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空间、物质、能量、生态等支撑,是社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2、经济子系统它是人类意志的体现,是为人类提供所需物品和劳务的投入——产出系统,是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主体。3、社会子系统它是人类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法律、道德及社会规范等一切社会现象的总和。是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与控制主体。4、技术子系统它是连接环境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中介环节,起着从科学到生产或从生产到科学之间传递与转化媒介物的作用。这四个子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社会—生态—经济大系统。(三)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社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物流、能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形式实现的。1、物质循环(物流)物流可分为以下三类:(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经济系统中的物质循环(3)自然物流与经济物流的相互转化2、能量流动(能流)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流动的单向性和非循环性,并且随着热量的释放而参与物质循环,其二是能量的递减性,即随着能量的传递和转移,能量是逐渐消耗、逐级减少的,并且遵循热力学定律,同样,能流分为自然能流和经济能流,并且经济能流是由自然能流转化而来的。3、价值流它是人类通过有目的的劳动过程,把自然物(能)流变换为经济物(能)流,价值沿着生产链不断形成和转移,最后通过市场买卖,使价值得以实现和价值得以增殖,并且价值的逐级递增和能量的逐级递减发生在同一生产过程之中,二者融为一体。4、信息流是指在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中,以物质和能量为载体,通过物流和能流而实现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传递和转化的过程,信息传递不仅是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特征,而且是管理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关键。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中,从环境角度看,其中的任何子系统或部分都是物质、能量、信息流的统一体,而从经济角度看,则是以物流、能流和信息流为基础的,人类经济系统的价值流动过程。二、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一)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性共享资源。自然资源是在特定环境之中以某种形态存在的,并充当着环境的载体或物质—能量交换、传递和转移的介质,因而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彼此作用与融为一体的关系。于是,自然资源流失和衰竭、自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常常是同时发生或先后出现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区分的界限。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可以互相转化,都具有双重性。但是,人类从自然环境中有选择地取得了可以直接利用的部分作为自然资源以后,就往往把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分开对待。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引发社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当中错综复杂连锁反应的决定性因素,人类开发活动恰当与否,则是决定这些反应方向的主导力量。如果开发活动不适当(毁林造田,陡坡开荒等),或者超过最大允许开发总量,(草场超载放牧、森林砍伐量超过自然生长量等),都势必造成自然资源的流失和衰竭,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二)经济发展与环境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库兹涅茨在50年代提出一个假说,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先扩大再缩小。这一收入不平均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倒U形关系,被称为库兹涅茨曲线。粗略的观察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也同样存在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在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由于经济活动的水平较低,环境污染的水平较低。在经济起飞、制造业大发展阶段,资源的耗费超过资源的再生,环境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经济结构改变,污染产业停止生产或被转移,经济发展带来的积累可以用来治理环境,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加强了,因此环境状况开始改善。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倒U形曲线。某一经济社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经济活动的水平和规模(2)经济结构(3)技术水平(4)环境保护政府管制的方式和效果(5)环保支出及其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可能产生误导作用,好像人类的发展必须经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在经济发展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之前,污染是必然的,政府整治与否都无济于事。这种理解并不准确,它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注意环境保护。2、收入分配与环境(1)国家间的不公平有观点认为:富国在穷国谋求保护自然资源资产,只是因为这些资产对富国具有效用。该资产产生的效益主要在穷国的外部,而且,这种保护也排除了穷国通过使用该资产而得到发展的可能性。在这一前提下,国家间的不公平在某种政策环境下,可能会加剧非可持续性的发展。换句话说,不仅是可持续性会影响公平性,而且不公平性也会影响可持续性。(2)国家内的不公平由于穷人比富人更加依赖于自然资源,如果他们没有可能得到其他资源的话,他们或许会更快地消耗自然资源,所以,一国内部的不公平性可能会助长非可持续性。这是贫困与环境关系的假设前提。而且,由于穷人直接依赖于自然资产,退化了的环境会加速他们的贫困过程。一般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加剧时,会伴随着更加不公平的收入分配。3、贫困与环境一般来说,越是贫困的地区,其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依存度越高。世界上最贫困的人们直接依赖自然资源以获取他们必需的食物、能源、水和收入。那么,贫困是不是导致环境退化的唯一原因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贫穷是自然资源保护的大敌关于贫困和环境变化的关系,还必须从短期和长期不同的时段来看。通过经济增长摆脱贫困的过程会在短期内使环境退化,但从长期看,高收入可以使个人和国家有可能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工业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看出这一点。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了,环境也得到的治理。同时将一些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他们的经济高增长实际上是对地球其他地区环境带来的污染及危害而换来的。因此,发达国家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应承担起更大的义务与责任。当然,贫困的确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环境治理的最大障碍。当人的基本生存受到影响时,我们不能期望他们保护和治理环境。我们更应该将生态环境问题放在全球这个社会—生态—经济巨系统中考虑。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中的代内平等原则,任何一个地区、民族、国家的人都享有在地球上生存、享受和发展的权利。因此,从整体上防止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贫富分化。4、城市化与环境全球范围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要的环境影响。人口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人口高度集中于少数特大城市对环境的影响是否小于将人口分布于小城镇中呢?这可能与所考虑的具体环境结果有关。对空气和水污染来说,人口集中于大城市有利有弊。由于大量住房和工业副产品集中在较小的地理区域内,大城市可能大大超越环境的自然吸收能力。但集中又可减少治理和管制成本。城市集聚的净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和治理污染的政治社会制度。从自然保护和物种多样性角度出发,人口集聚于城市从总体上讲有明显的好处(尽管对于城市发展范围内的自然和物种不利)。森林生态理论认为分散居住的害处远远高于少数集中居住。例如,沿道路分散居住可在森林和开垦地之间形成岛状林地或锯齿状边界。由于少数集中的聚落利于保留大片连续的未开垦土地,相比之下,孤岛和锯齿状边界对野生动植物的破坏力要太得多。这样,在给定人口规模条件下,分散居住模式对野生动物和野生性的总体破坏力就大于城市集聚。分散居住的害处远远高于少数集中居住第二节环境及自然资源经济学一、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一)环境经济中的产权、外部性与市场失效1、产权界定问题环境问题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们没有物主,或者虽有物主,但只有有限的“拥有权”,许多全球资源就属于这种问题,如大气层、海洋及许多的森林和山地等。由于缺乏所有权,于是导致了对他们的忽视或过度使用。例如,由于大气不属于任何人,它已经成为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场所。由于大气不属于任何人,它已经成为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废气的排放场所完全的财产权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完全明确规定的这样它就可以成为一个包括财产所有的各种权利、对这些权利的限制以及破坏这些权利时的处罚在内的完整的体系。(2)专有的这样因一项行为而产生的所有报酬和损失都直接给予有权采取这一行为的人(所有者)。(3)可转让的这些权利可以被吸引到最具有价值的用途上去。(4)可实施的和完全实施的没有实施的权力,就是根本没有这种权利。2、外部性私人财产制度是一种较为完备和有效的产权制度,但是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也存在不可克服的局限性,这是由于外部性引起的。例如,厂商和居民户的经济行为不能仅从本身来考虑,还要考虑它们对外部的作用和影响,不仅要考虑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要考虑经济活动中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即要在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中考察厂商与居民户的生产经营行为和消费行为。我们一般把有利的外部影响称为外部经济,或称为正外部性。对不利的外部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或称为负外部性。当厂商和居民户因为外部经济而受益时,并不需要为此向他人支付任何报酬。而因为外部不经济而受到损失时,同样也得不到相应的补偿。经济单位的外部性现象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例如,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地,无论是谁投资建成,任何一个人都能从中得到

1 / 1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