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问题与对策研究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为自己储备知识,锻炼和完善能力,实现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由于高校的相对独立性和学习生活的相对单一性,大学生身心发展呈成熟与未成熟、积极与消极并存的特点。大学生毕业后在向社会职业人“职业角色”的转变过程中易出现困惑与冲突,表现出种种角色转变障碍、角色适应不良等问题。大学生能否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不断转变社会角色,调适角色行为,顺利完成从大学生向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并最终成为一个具备健全人格的社会人,直接决定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状况和成效。研究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问题,加强针对性的教育和帮助,有助于大学生毕业后尽早完成社会角色的顺利转变,这对于高校培养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的内涵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人都在不同的时期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都会经历角色转变阶段。社会学认为,角色转变是人们伴随着身份角色和社会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转变,对大学生来说,即将面临的角色转变就是从大学生的身份转为社会公民(职业人)的身份和社会位置转变时所发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指一个大学生如何通过接受社会文化,特别是职业所在单位的文化,从一个仅仅是生物机体的“自然人”进化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一个能适应社会需要角色的人的过程,这个进化过程方式的正确与否是当代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成功的关键。大学生角色与职业人角色的不同点主要表现为:前者是作为受教育者,接受经济供给和资助,逐步掌握本领,完善自我的过程;而后者是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本领,通过工作为社会做贡献,以自己的行为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现实中部分大学毕业生往往因迷恋于大学生那种无忧无虑的自由角色,而一时不能适应新的“职业人”这一社会角色。大学生毕业后社会角色转变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第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自我发展和完善是贯穿社会角色转变过程的基本内容,完美的自我观念的形成和确立对个人的学习与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必将对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各项活动具有自我控制功能。第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的传递和延续以及在社会文化的传递和延续过程中的变化。长期以来,学生角色使得大学生处在一直由外界给予的方式下,以学习知识为主的活动状态;而职业人角色则要求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向外界提供自己的劳动,这种从接受到运用、从输入到输出的转换是一个重大的活动方式的改变。接受和输入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和内化;运用和输出则要求职业人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发挥。因此,有些毕业生就会感到一时难以适应,即便是一些在学校里学习成绩比较出色的毕业生也经常在这样的变化中感到手足无措。二、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自立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现在的大学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上学期间生活、学习上往往依赖于父母,依赖于老师、依赖于其他同学,不愿意承担生活重担和社会责任,有时甚至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这样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变革形势,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就是提早进行社会角色定位)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不同方式、不同类型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体会到适应社会的紧迫感、危机感,促进他们职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2.知识应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物质的重要保证,是高校培养学生的起码准则,同时它也是高级专门人才所必备的一项基本实践技能。就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看,要加快经济建设的速度,除了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外,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熟练掌握现代技术、实践能力较强的基层人员和劳动大军。因此,高校大学生应把培养自己的专业应用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始终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这不但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相关学科知识,还包括在实践中的操作,以及专业创新等各环节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3.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是人的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因素在新的层面上有机结合之后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创新能力是优秀人才的标志,也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必备素质之一。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体现在对自己工作的适应上,首先是自己适应环境的要求,而不是要求环境来适应自己,只有立足现实,才能创造未来。创新教育能够鼓励学生培养认真学习、实事求是、深入钻研、调查研究的精神,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潜力的发挥和能力的提升。因此,高等教育在教学中要把创新教育作为基本手段和培养方向。4.竞争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竞争,个体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高校培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技术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只是具有单一的从事某项工作的单项技能,而应是能适应与之相关专业的多种技能。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充实自己、展示自己,使自己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同时也要让学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增强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紧迫感,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竞争实力。5.人际交往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交能力是指对人际关系的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的能力,社交能力如何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社会人,能否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多种关系,也直接反映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影响他的工作、生活和事业。大学生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由于一些学生不善于交际,缺乏社交能力,导致工作和生活中碰壁、走了弯路,在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筑成一道心理屏障,既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又妨碍了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大学生除了具备专业技能外,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在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会活动中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三、实现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的有效措施大学毕业生从“学生角色”到“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在缺乏系统指导情况下,一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导致不少大学毕业生难以迅速适应职场生活,延误了发展机会。那么,我们应如何指导帮助大学生,毕业后缩短其社会职业人角色的适应期,顺利完成其社会角色转变呢?笔者主要从高校层面及大学生自身角度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探讨。对于高校来说,首先,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社会角色转变问题的认识。由于社会原因,使得大学生与社会“代沟”非常之大,社会上如经商热、消费狂潮、知识贬值、青少年犯罪等现象必然对当代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成为其社会角色转变进程中的思想上的严重障碍。为了指导大学生顺利完成其社会角色转变,高校应采取有计划、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大学生了解社会角色及其转换的意义与要求,准确把握角色认知。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实际认识和对社会其他角色关系的认识。任何一种角色行为只有在角色认知十分清晰的情况下,才能使角色很好地扮演。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一个人能否成功地扮演各种角色,取决于对角色的认知程度。因此,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只有把握好角色认知,才能按照“社会人”、“职业人”的要求在就业后恰当行事,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其次,进一步加强职业角色意识培养,使大学生主动尽早了解未来职场要求。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变部分大学生角色转变障碍的现状,如多开设社会心理学、职业心理学课程和这些方面的心理咨询,让大学生系统地学习角色理论,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以便更好地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同时,必须改变高校目前偏重“学生角色”而忽视“职业角色”的教育现状。虽然大学生角色适应问题早已引起高校教育系统和众多的大学新生问题研究者的重视和研究,但这些重视和研究往往集中在大学生“学生角色”的适应问题,尤其是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上,而对“职业角色”适应涉足较少。这可能是因为高校办学者通常更关注自己的毕业生能不能以“合格大学生”的身份就业,至于自己的毕业生究竟能不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尽快适应职业,成为出色的职业者,这就不是他们所关注的了。随着高校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意识到大学生“职业角色”胜任的重要性,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在大学发展怎样的职业能力和个性,影响到他们对职业从选择到适应的整个职业生涯。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职业角色”培养,并根据各校实际教育资源和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这些方面的教育。第三,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职业角色适应能力。校园文化是借助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它既包括课外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文化氛围与精神,也包括学校制度和精神文化。它的主体有学生,也有教师、管理者及其他教职员工等;它反映出学校的面貌、个性和特征。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影响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的因素,其范围已经超出了学校的常规教育程序,影响的广度和力度也是非常强烈的。它对充实大学生生活,调适大学生心理,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选择和行为导向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之一,也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大学生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与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参与,掌握了一整套以现实社会的客观存在为参照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有助于个性的发展与成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统一思想认识,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总体规划,做到统一协调和集中管理;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协助与管理;另外,要寓思想教育工作于校园文化之中,寓政治教育于学校各种课外文化娱乐活动之中。从而通过陶冶诱导、潜移默化,达到“防邪于未然”、“起教于微妙”的目的,以保证大学生正确的社会角色转变方向与健康向上的社会角色转变内容。第四,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涯发展能力。当今大学生由于缺乏实践锻炼和切身体验,理想化色彩较为浓厚,适应社会和抵御挫折的能力较弱。学校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大课堂,洗去书生气息,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调节自我,增强社会适应性,为踏入社会担任职业角色做好准备。同时社会实践也是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实施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民情国情,在实践中向工农群众学习,解决他们对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道路等方面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大学生可塑性很强,经过系统培养和锻炼,是完全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工农群众对大学生们的期望、信任、鼓励也激励着青年学生努力学习,所以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真实的社会生活,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找到与人民大众共建改革大业的历史坐标,才能对自身社会角色转变进程起到一种良好的自助作用。对大学生个体自身来说,大学毕业后,首先,要主动适应社会,适应新环境。不能正确认识环境也很难做到迅速适应环境。职场工作环境与学校学习环境,在人际关系、生活环境、社会责任、规范与要求、业余活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根据这些新的环境特点,大学生毕业后应继续努力做到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自觉,主动适应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立足社会,献身社会,改造社会。其次,要正确认识完善自我,确定人生新的发展目标。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学习、适应,继续学习、不断适应的过程。学生要在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不断学习,自我完善,才能发挥优势,取得成功。认识自己的内容包括生理、心理、性格、爱好、品质、能力、理想、志向等多方面。同时,在适应环境,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大学毕业生应确定人生新的发展目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第三,要尽快融入社会,培养群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每个人都应置身于这个系统之中,融入社会,把自己看成群体中的一员,培养群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各种活动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之中,置身于群体之中,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热心助人,诚实可信等。用自己的切实行动承担并胜任职业角色,顺利渡过适应期,完成社会角色转换,实现人生理想。[基金项目:河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402711)]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