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广东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广东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研究姓名:杨国华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自然地理学指导教师:周永章20060602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广东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研究作者:杨国华学位授予单位:中山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李政新物品空间集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以登封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例2007如何促进区域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是当今世界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经过连续不断地朝着多面化方向发展,人文地理学和区域经济理论越来越多的交融了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有益成分,为借鉴利用不同的学科观念和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认识区域发展规律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并促使人们在继续关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同时,把分析问题的着力点转向区域内部去考察“更微观点”的空间经济社会关系以及行业主体的互动。借用公共经济学基本原理,以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作为划分标准,以“外部性”概念作为连接点,现实经济社会中各种有价值的财货可以划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三大类别。基于这一视角,凡是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基础手段和存在公共调节的区域,实际上是被不同外部性表现的物品所依据或分割,因而,区域的空间构成又可以看成是物品或物品单元的有机构成。区域发展的许多焦点问题,往往反映在那些相互作用的物品身上。物品的属性特征、相互关系、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机制,对区域发展的状况具有重要支配作用。本文选择了“物品”——这一特殊微观经济主体作为区域分析的基本空间元素,经过探讨,初步提炼出基于外部性作用下的物品空间基本特征、物品集聚的典型结构及其演化机制。同时,以中国中部地区有较高知名度和典型性的登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为例,考察特定区域环境下物品空间集聚现象与区域发展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通过改善物品空间结构与构成促进区域持续协调的方向性对策。本论文共分为8章。第1章是本文的导言。主要包括: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有关理论研究进展及侧重;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案例区选择的依据;开展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第2章是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问题的述评及讨论。主要包括:物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外部性问题及物品的外部性;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评价、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经济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的述评讨论。第3章是基于外部性作用的物品空间特征探析。主要包括:交叉运用公共经济学和外部性理论等,总结提炼不同类型物品的空间外部性表现,分析梳理外部性因素作用下的物品空间关系,进而对物权范围及地理覆盖,空间构成的有机性、稀缺性和阶跃性等物品空间基本特性进行初步探讨。第4章是物品空间结构及对区域发展影响问题研究。主要包括:物品空间集聚的基本形态和若干典型结构,基于“依附结构”的物品空间演化机理,物品空间构成与区域持续发展关系分析,以及区域物品空间集聚分析的框架和要点。第5章是登封少林景区物品空间演化与区域发展关系问题研究。主要包括:登封区域发展的人文与自然条件,发展脉络、现况与空间格局,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成效评价;少林景区物品空间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具体结构特征;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该景区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物品空间集聚状况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第6章是对登封嵩山景区物品空间外部效应的趋势面分析。主要内容有:趋势面分析一般建模原理;以物品作为基本地域单元的划分原则与方法,地域物品单元确定和特征指标体系设计,有关具体特征数值获取的方法和步骤;案例区物品空间的生态、经济、社会外部效应三项成分和加总外部效应趋势面模拟结果及其评价。第7章是优化物品空间结构和配置的比较与对策研究,主要有:一是不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物品空间特色比较研究,包括基于生态农业发展的鄢陵县域特色物品空间和基于“流域状”及非物质化公共物品林州特色物品空间等。二是在以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登封目前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通过优化物品空间结构推进区域持续协调发展的方向性对策;第8章是本文的结语部分。主要是在前面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物品空间集聚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结论和观点;并对物品空间问题的有关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下一步继续深化研究的初步设想。2.期刊论文吴殿廷.何龙娟.任春艳.WUDian-ting.HELong-juan.RENChun-yan从可持续发展到协调发展——区域发展观念的新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缩小区域差距、兼顾两个大局的重要战略.发展、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虽互有关联,但内涵各有侧重:发展是状态的改善,持续发展强调过程,可持续的本质定义突出的是代际关系,协调发展着重的是处理人地、人人关系,追求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内在关系紧密,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强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高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是相对的、动态的、长期的,将随着区域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对这些观点的阐释,有助于统筹区域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3.期刊论文杜晓朴.廖鸿志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降低区域发展成本-云南环境科学2001,20(4)对云南省的玉溪、大理、昭通3个典型地区的发展成本进行测算比较表明,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不断降低区域的发展成本.必须从提高通达度和潜势度、提高吸引度、提高市场表现能力和资本形成能力、加强经济基础、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区域发展成本.4.学位论文王山河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区域营销战略研究——以增城市为例2005本文在充分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区域营销理论合理内核和总结并吸纳国内外区域营销实践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之上,采取理论演绎与案例研究相结合、多学科综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国内外的文献研究,总结出区域营销的理论基础,即市场营销理论、创新理论和竞争理论。然后,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试图将西方区域营销理论引用到区域发展理论,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营销导向区域发展模式,并根据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实际情况,探讨适合中国的面向可持续发展区域营销战略。增城市作为广州市的边缘区,区域发展水平与周边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较差,区域形象也有待于提高,同时增城市未来的发展也是充满着机遇,因此,发展的前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将增城市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增城市未来发展看作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对增城市的发展的环境做了TOWS分析,从而对增城市的发展进行了战略定位和目标市场的确定,最后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增城市区域营销战略,对增城市以后的发展提供战略指导意义。5.会议论文郑重.周永章区域发展整合协作与产业布局*——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生态化机制2008区域发展的生态化机制是区域发展整合协作和产业布局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区域发展趋势,探讨了区域发展的生态化机制.6.学位论文田章玲福建省区域发展实证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2000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福建省当前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发展是粗放型的,科技教育发展滞后、技术进步贡献率低等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促进福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并进一步构建福建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第二章对福建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第三章对福建资源环境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章是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福建的环境、科技、教育、农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并建立了福建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7.期刊论文刘成高.龚坚.徐维德创意经济与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与区域发展新动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9(6)房地产业具有关联度高、综合性强、地域性明显等特征,它关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是否得以顺利推进和实施,也影响着国民经济是否能够健康、持续和稳定的向前发展.而近些年来蔚然成风的创意经济,显示出其令人惊叹的产品、营销、服务、市场潜力和创造财富的速度,在不可逆转的以房地产业为主要载体和推动力的城乡一体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如何能既充分、合理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又能把科技、文化、旅游、体育和房地产等各类产业有效聚集在一起,充分发掘和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当务之急.8.学位论文许冬明安徽省排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2005本文从教育训练学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分析了安徽省排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一些主客观问题,通过调研和文献综述所获得的结果既可对该省排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又可为教练员(体育教师)、管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提供参考。针对现阶段存在的情况和问题,本文提出了改善和提高安徽省排球竞技后备人才的措施和建议,即政策扶持,加强宣传和普及;借鉴他人经验,发展自身特点,开展区域间体育事业的合作;增强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区域间排球事业的持续发展;加强经济扶持,挖掘排球市场潜力,走多元化道路;提高人才战略意识,在促使安徽省排球竞技后备人才筹备库增加的同时,提高育人质量等等。9.期刊论文程春满.王如松.翟宝辉.CHENGChunman.WANGRusong.ZHAIBaohui区域发展生态转型的理论与实践-城市发展研究2006,13(4)可持续发展从概念上为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妥善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推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区域发展的生态转型是对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理论和方法上探索,力图通过政策、产业、管理、技术、文化等层面的变革,培育和建设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文化,从而促进区域发展的转型.作者通过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及实践案例的分析,论述了以生态转型推进区域发展的模式与方法.10.学位论文车国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辽阳市为例2008区域发展,是针对地区发展不协调、地区发展差距全面拉大、不合理的地区间产业趋同进一步强化、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而提出的。所谓统筹,意指统一谋划,协调兼顾,共同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实现空间协调发展。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利用系统的核心内容,结构决定功能。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区域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条件,在区域发展战略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加以合理组织并作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基础和依据。土地利用结构的实质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面积的数量比例关系。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在不增加土地投入的条件下,实现土地产出增长以获得结构效应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土地供给却有一定限度,因此,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土地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土地供需不协调往往会国民经济结构失衡,也会导致土地资源的破环和浪费。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了解了搞好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对一个地区的积极影响。为了提高辽阳市的综合实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通过对近年来辽阳市土地利用分区状况进行分析,通过翔实可靠的数据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得出辽阳市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根据因地制宜地原则并结合辽阳市土地利用背景,确定了辽阳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区的原则和要求,通过各种指标评价确定了辽阳市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分区方案及各项调控指标和实施的保障措施,最后提出了各区的管制措施。从而为辽阳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实现其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2bddd919-ca52-4266-9c9b-9e1f00c15566下载时间:2010年10月30日

1 / 20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