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谨”之“缓揭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谨”之“缓揭帘”。过程与方法: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2、情感与目标:养成拾金不昧的习惯。学习重点:会读、会背学习难点:理解意义,养成拾金不昧的良好习惯。教、学具准备:《弟子规》一本,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预习《弟子规》P8-9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复习“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二、学习“谨”之“缓揭帘”1、听泛读“谨”之“缓揭帘”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2、教师领读。3、学生试读。4、齐读。分行读。5、同桌练习背诵。6、小组竞赛背诵。三、了解意思。1、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走路时脚步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行礼问候时要恭敬尊重。进门时脚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不要斜着身子靠在墙上,坐着时不可以伸长双腿,腿更不可以抖动。五、练习背诵1、自由背。2、同桌背。3、检查。六、作业1、背诵“步从容”。2、回家练习走路的姿态、端坐。板书设计:谨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教学反思:课题:2“谨”之“事勿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谨”之“事勿忙”。过程与方法: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情感与目标: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学习重点:会读、会背学习难点:理解意义,养成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教、学具准备:《弟子规》一本,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预习《弟子规》P9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复习“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二、学习“谨”之“事勿忙”1、听泛读“谨”之“事勿忙”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2、教师领读。3、学生试读。4、齐读。分行读。5、同桌练习背诵。6、小组竞赛背诵。三、了解意思。1、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许多事情都不能急,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就不容易出错。当我们遇到事情时,不要看轻自己的能耐,还没做就先举白旗,也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应付,还是要认真地做好每一个细节。2、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斗闹场是指容易发生冲突的场所。邪是不正的意思,僻是怪僻,邪恶不正当,不合正道的事情,我们不要去问。四、练习背诵1、自由背。2、同桌背。3、检查。板书设计:2、谨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教学反思:课题:3“谨”之“将入门”教学目标:3、知识与技能:学习“谨”之“将入门”。4、过程与方法: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5、情感与目标:养成敲门的习惯。学习重点:会读、会背学习难点:养成敲门的习惯,用人东西要有借有还。教、学具准备:《弟子规》一本,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预习《弟子规》P9-10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齐声背诵“缓揭帘”。2、说说自己是怎样端菜、盛饭的?二、学习“谨”之“将入门”1、听泛读“谨”之“将入门”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2、教师领读。3、学生试读。4、指名读。5、齐读。分行读。6、同桌练习背诵。7、小组竞赛背诵。三、了解意思。1、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将要入门之前先问屋内是否有人,不要冒失闯入。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提高声音,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假使屋里的人问你是谁,应说出名字,不要只说“吾”或是“我”,让人无法知道到底是谁。2、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借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先请求允许。如果没有征得人家的同意,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别人借用你的东西,如果有,一定不要吝啬。四、教师小结。板书设计:3、谨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教学反思:课题:4“信”之“凡出言”教学目标:6、知识与技能:学习“信”之“凡出言”。7、过程与方法: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8、情感与目标: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学习重点:会读、会背学习难点:理解意义,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教、学具准备:《弟子规》一本,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预习《弟子规》P10-11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复习“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二、学习“信”之“凡出言”1、听泛读“信”之“凡出言”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2、教师领读。3、学生试读。三、了解意思。1、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的时候以诚信为主,答应他人的事,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虚伪的话,更不能使用。古人云:人无信而不立。就说明了信的重要。因此,对任何的人事物都要秉持着诚信的原则。2、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话才说,不该说的就不要说,古人说:言多必失。更重要的是不要讲一些花言巧语的话,故意要讨某些人的欢心。3、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一些投机取巧的话或是脏话不要讲,小朋友在学校的时候,为了要耍酷、耍帅,言语或行为都会学一些很像江湖兄弟才会有的话或举动,像这些言行都不要去学,以免让别人对你有坏的印象,自己也会沾染到不好的习惯。四、练习背诵1、自由背。2、同桌背。板书设计:4、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教学反思:课题:5“信”之“见未真”教学目标:9、知识与技能:学习“信”之“见未真”。10、过程与方法: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11、情感与目标:养成认真处事的习惯。学习重点:会读、会背学习难点:理解意义,养成认真处事的良好习惯。教、学具准备:《弟子规》一本,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预习《弟子规》P11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复习“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二、学习“信”之“见未真”1、听泛读“信”之“见未真”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已莫闲管。2、教师领读。3、学生试读。三、了解意思。1、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2、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允诺,到时做不到,会使自己进退两难。3、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讲话时口齿清晰,咬字要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语意不清。4、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已莫闲管遇到有人在说三道四,听听就算了,要用智慧判断,不要轻易受别人影响。与自己无关的事不要去干涉,以免介入别人不必要的是非。四、练习背诵1、自由背。2、同桌背。板书设计:5、信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已莫闲管。教学反思:课题:6“信”之“见人善”教学目标:12、知识与技能:学习“信”之“见人善”。13、过程与方法: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14、情感与目标:养成学习他人优点的习惯。学习重点:会读、会背学习难点:理解意义,养成学习他人优点的良好习惯。教、学具准备:《弟子规》一本,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预习《弟子规》P12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复习“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已莫闲管。”二、学习“信”之“见人善”1、听泛读“信”之“见人善”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2、教师领读。3、学生试读。三、了解意思。(一)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看见他人的美德善行,要立刻想到去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二)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看见别人有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思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如果犯了同样的过错,就要立即改掉,如果没有,就要提高警觉,避免犯同样的过错。(三)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每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觉得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警惕、发奋图强。(四)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日用不如人时,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感叹自卑。四、背诵板书设计:6、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教学反思:课题:7“信”之“闻过怒”教学目标:15、知识与技能:学习“信”之“闻过怒”。16、过程与方法: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17、情感与目标:养成学习他人优点的习惯。学习重点:会读、会背学习难点:理解意义,养成学习他人优点的良好习惯。教、学具准备:《弟子规》一本,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预习《弟子规》P12-13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复习“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二、学习“信”之“闻过怒”1、听泛读“信”之“闻过怒”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2、教师领读。3、学生试读。三、了解意思。(一)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不好的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二)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反之如果听到别人的称赞,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会自省,唯恐自己做得不够好,徒有虛名;当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时,不但不生气还能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信、多问的人,就会渐渐喜欢和我们亲近了。(三)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无心的过失称为错(不是故意去犯的过错),如果明知故犯,有意犯错便是罪恶。知错能改是勇者的行为,错误自然慢慢地减少消失,如果为了面子死不认错,还要去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四、背诵板书设计:7、信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教学反思:课题:8“泛爱众”之“凡是人”教学目标:18、知识与技能:学习“泛爱众”之“凡是人”。19、过程与方法: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20、情感与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万物的仁慈之心。学习重点:会读、会背学习难点:理解意义,培养学生热爱万物的仁慈之心。教、学具准备:《弟子规》一本,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预习《弟子规》P13-14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复习“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二、学习“泛爱众”之“凡是人”1、听泛读“泛爱众”之“凡是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2、教师领读。3、学生试读。4、男女生分行读。三、了解意思。(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时天地所滋长的万物,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天是平等覆盖一切众生,不分智愚,大地是平等承载一切众生,不分净染。天地好比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应该学天地的博爱无私,平等爱护一切动物、植物。(二)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品德修养高尚的人,名望自然高超,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容貌;有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望自然不凡,然而人们之所以欣赏佩服是他的处事能力,而不是因为他很会说大话。四、背诵1、自己背2、同桌互背板书设计:8、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