膂螂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腿膅教学目的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膃教学重点、难点:羀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膈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莂教学手段:讲授、自学、讨论、多媒体、影视片段等艿教学时数:4课时莈教学过程与内容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蒂(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蚀近代中国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直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2页)中国人民的近百年的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前进。肀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革命,且发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呢?列宁指出:“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列宁选集》第2卷,48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近代中国社会充满了十分尖锐的矛盾,孕育着极其严重的危机和巨大的变革要求。换言之,近代中国之所以爆发如此广泛和深刻的革命,从根本上说,并不是基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是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螅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是一种畸形的社会。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螆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快了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牛封建化进一步加深;1900年的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肁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有别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它具有如下几方面的基本特点:薈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帝国主义列强以武力打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螈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封建势力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残酷剥削人民,是近代中国最反动的势力。袅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蒂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芀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加上中国地域广大,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薇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羅“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毛泽东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当然还有别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1页)袃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中国封建统治,教训了外国侵略者。戊戌变法则把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两大目标提到全新的高度,对中国出路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辛亥革命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尽管上述革命斗争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它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螈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不仅是由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而且也是由于辛亥革命后,这种转变有了现实的可能性。莆第一,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帝国主义忙于内部的厮杀,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的民族工业出现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惟一的一次发展的“黄金时代”。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在此期间已发展壮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约有100万人,到1919年,已增加到200万人左右。这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准备了阶级基础。肅第二,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同时,一个有别于封建士大夫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逐渐成长起来。他们具有新型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征,比较广泛地学习和接受西方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革命学说。许多人视野开阔,比较了解世界形势和中国所处的历史地位,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现代民主意识。他们生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为民族的屈辱、社会的黑暗和连年不息的内战而感到痛苦,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激情。他们没有因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停止前进的脚步,在遍布荆棘的崎岖道路上继续前进,开始新的探索。他们痛定思痛,认为共和制度在中国未能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没有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进行彻底的批判。1915年,以陈独秀主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为起点,发动了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思想家们,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反对独裁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西方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思想,提倡自然科学和以科学观点、理性来判断一切,向封建传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战。他们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从根本上说,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中国的先进分子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冲出了统治人们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的牢笼,提高了民主主义思想觉悟,唤起他们对民族命运的关心和继续追求救国真理的热情。西方的各种思潮在新文化大旗下纷纷传人中国,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这就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准备了思想条件。肀第三,辛亥革命后,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对近代中国革命性质的转变发生重大影响。蒀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夺勒权,重新瓜分世界的非正义战争。这次战争把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以极其尖锐的形式暴露出来,战争的空前残酷,战后社会的萧条与混乱,引起中国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文明价值的怀疑。他们第一次从世界范围内感觉到资本主义制度已丧失光明的前途和魅力。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在探索救国真理的途程中,认识到必须改变学习的方向。肅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国际条件。1919年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膅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即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这时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了五四运动的核心,毛泽东称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他们据以指导运动的理论武器,已经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是科学社会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所指导的方向,不但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而且必然地会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前途。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与彻底的革命精神,说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蒁袈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膈请同学们自学P57-59芅(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袂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日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这样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虿应当承认,建党初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员和很多革命者革命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但是理论上不清楚不清醒,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由于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等尚缺乏明确的认识,因而不懂得,在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如果不首先推翻压在他们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赢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国家就不能独立,人民就不能解放,从而也就谈不到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莅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这就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初步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成为动员中国人民革命的一面旗帜。但是二大宣言中有一个大的缺陷,就是没有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而是把无产阶级和农民一样摆在民主革命参加者的地位,起着助手的作用。节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国民党实行合作,以建立最广泛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但是,党的三大认为,中国工人阶级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势力”,“中国国民党应该是国民革命之中心势力,更应该立在国民革命之领袖地位”。肇中国共产党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认识是在1925年党的四大上解决的。1925年1月,中共四大总结建党以来特别是国共合作以来的经验,在党的决议中明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大会通过的文件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农民“天然是工人阶级之同盟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若不去发动和组织农民斗争,其领导地位便不可能取得;这个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的生产关系”和“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这样,党就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划清了新旧两种民主革命的界限。这是党在探索中国革命规律的进程中所取得的重大进步。蚅以此为基础,党的四大前后,党的很多领导人如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等在他们的著述中都涉及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前途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思想。而在这些人物当中,毛泽东的认识逐渐处于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