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初步课程教案第一章建筑概论•目的与要求•使学生对建筑有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空间的功能和处理手法,熟悉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怎样认识建筑•主要内容:建筑及其范围,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建筑和社会的关系•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建筑”的词义及其来源,建筑的范围,建筑包括技术艺术两方面内容,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建筑不断发展,社会思想意识民族文化特征对建筑的影响,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问题与应用:了解建筑的范围,熟悉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关系,熟悉建筑和社会的关系。第二节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内容:建筑的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体活动尺度、生理、使用过程和特点的要求,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和特点,建筑材料的发展对结构的影响,建筑形式美的原则•问题与应用:了解人体活动尺度、生理、使用过程和特点的要求,掌握常见的建筑结构类型及其特点,了解基本的建筑材料,掌握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第三节建筑空间1.主要内容:空间和人对空间的感受,建筑空间,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建筑空间处理手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空间”的概念,空间的大小与形状的关系,空间组织,空间限定,空间形状与界面处理,空间的围与透,空间的穿插与贯通,空间的导向与序列3.问题与应用:了解建筑空间的特点,掌握建筑空间与功能的关系,掌握建筑空间的处理手法第四节建筑与环境1.主要内容:聚居需要环境,建筑环境,建筑与生态环境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类早期聚落遗址中反映出的对环境的要求,建筑环境的相对性和整体性,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关系,建筑环境的内与外的关系,物理环境与行为环境的关系,环境与地区的关系,建筑环境与文脉的关系,环境艺术的多样统一,生态建筑的基本目标3.问题与应用:熟悉建筑环境的各种特点,掌握生态建筑的基本目标,了解一些典型生态建筑的类型。第五节我们的工作和学习1.主要内容:建筑设计工作和学习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建筑设计的步骤,建筑设计工作的专业分工3.问题与应用:掌握建筑设计的具体步骤,了解建筑设计工作的专业分工•课后练习•建筑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建筑形式美的原则是什么?•建筑空间和功能的关系?•建筑空间组织的类型有集中,分别是什么?•建筑空间处理的手法有那些?•生态建筑的基本目标是什么?第二章建筑基本知识(一)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对中西方古典建筑、西方进现代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2.掌握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特征、西方古典柱式、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现代建筑的发展倾向。(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概述1.主要内容: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我国古代建筑的地方特点和多民族风格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我国古代重要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古代建筑的地方特色,古典建筑的民族特色3.问题与应用:熟悉我国古典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了解古代建筑的地域民族特色。第二节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1.主要内容:建筑外形上的特征,建筑结构的特征,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建筑装饰及色彩特征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建筑外形的组成部分,“间”的概念,结构形式,斗拱构件,群体布局的组合方式,建筑色彩的特征及彩画的类型。3.问题与应用: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在外形、结构、群体布局上的特征,熟悉建筑装饰和色彩特征第三节清式建筑做法名称1.主要内容:平面,木构架,装修,台基、台阶,墙壁,屋顶瓦作,彩画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建筑的平面形式,群体布局各个建筑物的名称,柱的名称,各种形式的屋顶,檐角起翘和出翘,斗拱,门窗,藻井,台基,须弥座,脊饰,彩画3.问题与应用:掌握平面,柱,各种形式屋顶,须弥座,熟悉斗拱、台基、脊饰,了解装修、墙壁等内容第二部分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第一节西方古典建筑概述1.主要内容: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哥特与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古典复兴建筑,我国近代西方古典建筑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雅典卫城,古罗马建筑的结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代表,希腊复兴、罗马复兴。3.问题与应用:掌握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古罗马建筑的结构特点,文艺复兴的代表建筑,熟悉哥特式建筑、古典复兴建筑第二节西方古典柱式1.主要内容:柱式的组成,柱式的性格和比例,柱式与雕刻,柱式和线脚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柱式的三个组成部分,“母度”的概念,希腊的三种柱式,罗马的五种柱式,雕刻的题材3.问题与应用:掌握柱式的组成部分、希腊的三种柱式、罗马的五种柱式,了解柱式的雕刻和线脚第三节柱式的组合1.主要内容:列柱,壁柱和倚柱,券柱式和帕拉第奥母题,巨柱、双柱和叠柱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列柱、壁柱、倚柱、券柱式、帕拉第奥母题、巨柱、双柱和叠柱的概念3.问题与应用:掌握列柱、壁柱、倚柱、券柱式、帕拉第奥母题、巨柱、双柱和叠柱的概念第三部分西方现代建筑简介第一节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1.主要内容: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功能要求的多样化、复杂化,新材料、新结构与新形式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形式与内容的矛盾的表现,新的建筑类型和功能要求,新的建筑材料引起建筑的变化,新的建筑技术和结构引起的变化3.问题与应用:了解建筑形式与内容的矛盾以及功能要求的多样化、复杂化,熟悉新材料、新结构与新形式所引起建筑的发展第二节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1.主要内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德国包豪斯工艺学校新校舍,勒·柯布西耶的建筑理论,马赛公寓,萨伏伊别墅,密斯·凡·德·罗的建筑理论,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赖特的建筑理论,流水别墅3.问题与应用:掌握现代主义建筑四位代表人物的理论及其代表作品第三节现代建筑的多样发展1.主要内容: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建筑发展的主要倾向,后现代建筑,解构建筑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技术精美倾向,野性主义倾向,典雅主义倾向,高技术派倾向,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几何形体构成的运用,“象征”意义的运用,后现代建筑,解构建筑3.问题与应用:掌握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建筑发展的主要倾向,熟悉后现代建筑,了解解构建筑(三)课后练习1、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雅典卫城的布局?3、西方古典柱式有哪三部分组成?4、古希腊、罗马的柱式?5、柱式的组合包括什么?6、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理论和代表作品分别是?7、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建筑发展的主要倾向有哪几种?第三章表现技法初步(一)目的与要求1.通过讲授以及大量的动手练习使学生掌握建筑画的表现技法和模型制作。2.掌握工具线条图、水墨和水彩渲染,钢笔徒手画的要领,了解模型制作。(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线条图1.主要内容:工具线条图的工具使用和作图要领,运笔和线条,字体写法简介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常用绘图工具的种类,丁子尺、三角板、圆规比例尺、铅笔、针管笔等工具的用法,铅笔线条、墨线条绘制时的注意事项,仿宋字的特点,比例结构3.问题与应用:掌握工具线条图的工具使用和作图要领,掌握运笔方法和线条绘制,掌握仿宋字的书写方法第二节水墨渲染图1.主要内容:工具和辅助工作,运笔和渲染方法,大面积渲染方法,光影分析和光影变化的渲染,渲染步骤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裱纸方法,墨和毛笔等工具的使用,渲染的运笔方法,大面积渲染的方法,光影的变化、分析及渲染要领,渲染的步骤3.问题与应用: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裱纸的方法、渲染的运笔方法以及大面积渲染的方法,理解光影的变化及其渲染要领,掌握渲染步骤第三节水彩渲染图1.主要内容:色彩的基本知识,水彩渲染的辅助工作,水彩渲染的方法步骤,建筑局部水彩渲染技法要领,水彩渲染常见病例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色相,色度,冷暖,颜料的特点,水彩渲染的方法步骤,建筑局部的水彩渲染技法3.问题与应用: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熟悉水彩颜料的特点,掌握水彩渲染的方法步骤以及建筑局部的水彩渲染技法第四节钢笔徒手画1.主要内容:钢笔画的特点,钢笔线条的表现力,钢笔徒手画的几种不同画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钢笔画的优点,钢笔线条的技法要领,退晕以及不同材质的质感表现,树木山石等配景的表现,白描、写实以及比较程式化的钢笔画法的特点。3.问题与应用:了解钢笔画的特点,掌握钢笔线条的技法要领,掌握退晕以及不同材质的质感表现、树木山石等配景的表现,熟悉白描、写实以及比较程式化的钢笔画法的特点。第五节模型制作1.主要内容:建筑模型的种类,简单模型的制作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建筑模型的不同分类方式,简单模型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3.问题与应用:了解建筑模型的种类,熟悉简单模型的制作方法(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实践环节:1、工程字体练习:实验目的掌握工程字体的特点、规格和书写要领;结合对工程字体的字形比例、结构安排和图面布置,训练审美感觉和构图能力。实验要求是在认真练习的基础上完成本作业,字体练习内容包括标题字(包括黑体字、宋体字、标题字应利用制图工具协助完成),字母、数字,仿宋字:要求按格书写将上述内容结构版面设计、组织在规定的图纸上,然后按设计版面书写。2、徒手画线练习:实验目的是学习徒手画线的方法,训练图面整体处理的能力,培养审美感觉。实验要求是掌握徒手画线的要领,图面和谐、均衡、精美。实验方法是练习各种类型徒手画线的要领和方法,将所绘的徒手线(包括粗、中粗、细、直线、曲线、斜线)组织在规定尺寸的图面上,在规划好的图纸上绘制成图3、建筑环境表现:实验目的是学习用钢笔徒手表现建筑环境内容(人、汽车、树等)的方法,通过图面设计进一步训练构图能力,加强审美感受。实验要求是线条粗细得当,图面绘制精良、优美,图面和谐。实验方法是对照范本临摹,基本掌握要领后,根据内容和图纸规格设计图面,在设计好的图纸上绘制成图4、工具线条练习:实验目的是学习用制图工具绘制墨线线条的方法,通过作业过程培养细心、严格、精益求精的精神。实验要求是掌握用制图工具绘制墨线线条的要领,直线、曲线接头圆滑,不留痕迹,图面和谐、均衡、精美,无错笔、漏笔、补笔。实验方法是练习针管笔的要领和方法,练习使用丁字尺、三角板以及圆规绘制平行线、同心圆的要领和方法,临摹课本《建筑初步》附图2“墨线线条练习之一——直线与曲线”,适当放大5、建筑钢笔画:实验目的是学习用墨线综合表现建筑物及环境的方法,学习应用构图原理处理画面的能力。实验要求是应用钢笔徒手画技法,对图片复印稿进行简化、取舍、如实表现建筑,概括表现环境,注意处理好建筑物和环境的关系。实验标准是图面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建筑表达准确充分,建筑与环境关系和谐,图面精致、优美。步骤方法:选择建筑物图片,复印收缩到合适的尺度,用硫酸纸墨线描绘,先画建筑,后画环境6、水墨渲染:实验目的是学习水墨渲染的方法,通过作业过程培养细心、严格、精益求精的精神。实验要求:运用水墨渲染的方法,通过平涂、退晕和叠加的方法表现,先设计小样,用铅笔画出明暗构图,定稿后按比例放大到正式图上,再用水墨渲染的方法表现,渲染前须用H铅笔仔细画好底稿。实验标准:变化丰富,整体有序;渲染均匀,层次清晰;作业精美,图面整洁7、水彩渲染: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色彩知识,掌握建筑中不同材料的质感、光感的变现方法,通过对明暗层次和光影关系的刻画,充分表现空间层次感。课后练习:1、丁字尺、三角板的用法?2、使用圆规的注意事项是什么?3、工具绘图的基本顺序是什么?4、仿宋字的比例结构是什么?5、渲染的运笔方法有哪三种?6、大面积渲染的方法有哪些?7、色相的基本知识。原色、补色、间色的概念?8、钢笔线条的技法要领有哪些?9、远中近景树在绘制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10、钢笔徒手画的几种画法?第四章形态构成(一)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对形态构成的相关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基本方法2.掌握形的基本要素及特征,熟悉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系,掌握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熟悉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形的基本要素及特征1.主要内容:形的基本要素,形的心理感受特征,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概念要素,视觉要素,点、线、面、体,点的心理感受特征,线的心理感受特征,面的心理感受特征,体的心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