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主讲人:吴江教授、博导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立足新的起点做好人才工作,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不断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胡锦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177字)3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抓住1个根本之举——党聚人才: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4国际人才竞争的态势与各国人才战略当前世界工厂、土地、工具以及机械所凝聚的财富日益缩水,而人才资本对于一国的竞争力正变得日渐重要,在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美国,人才资本“与实物资本相比,重要性要高出三倍多。“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已经到来”世行报告提纲一、国际人才竞争与各国人才战略二、我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建设世界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人才竞争的五大特点竞争空间全球化竞争对手高端化竞争手段多样化竞争方式制度化竞争流向复杂化创新人才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本人民的想象力是国家的最大资源,想象力孕育着发明、经济效益、科学发现、科技改良、优越的管理、就业机会、社群与更安稳的社会。(英国国会报告1988年)经济形态发展生产的动力主导产业劳动力主要成分主要的生产要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科研经费占GDP比例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农业经济劳动工具的改进种(养)殖业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占80%土地10%以下0.3%以下1%工业经济蒸汽技术革命及电力技术革命制造业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占劳动力的80%资本40%以上1%—2%2%—4%知识经济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技术革命高技术产业从事知识生产、传播、应用的知识劳动者占劳动力的80%知识80%以上3%以上6%—8%人类社会三种主要经济形态的比较国家时期贡献率(%)美国1964—197671.9日本1980—200070.6德国1950—196255.7瑞典1995—200354.9法国1950—196253.4澳大利亚1983—199352韩国1990—199450.3中国1980—200745.62英国1995—200345.27印度1980—200040.8世界代表性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资料来源:NoriyoshiOguchi:ProductivityTrendsinAsiaSince1980.InternationalProductivityMonitor.20052008年部分国家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素质比较表2008年就业人员人均GDP(万美元/人)经济活动人口中R&D人员(人/万人)经济活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人员的占比(%)经济活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年/人)美国9.771788.7160.216.5英国8.975758.7530.715.9加拿大8.175373.6556.215.8法国11.0101114.4527.615.8德国9.430590.4526.515.7日本7.6888117.2240.514.6意大利9.797287.2314.59.1中国0.558414.329.28.5俄罗斯联邦2.265672.4952.114.1巴西1.747118.268.37.1印度0.29418.546.56.8南非2.018311.0013.48.8(一)国际人才竞争的态势人才的国家边界越来越模糊,科学家不再有根留学生成为人才竞争的主要手段,国际人才本土化发展中国家人才严重流失,呈现“马太效应”合作与共享的战略发展趋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创新型科技人才争夺提前化,挖苗决定未来1、猎头政府已经促使科学家日益国际化人才“全球流动、全球配置、全球定价、全球争夺”愈演愈烈。据统计,当今世界有1.9亿技术人才不在出生国效力“曼哈顿”工程领导者恩里科·费米“阿波罗”项目主管冯·布劳恩美国“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电子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这些改变美国也改变世界的科学家,没有一个原来是美国人或出生在美国,都像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一样归化入籍美国2、留学生成为人才竞争的有效手段1、三分之一科学与工程的博士学位都给了外国留学生2、提供丰厚的奖学金3、择其优才挽留成为“新美国人”最近10年以来,美国每年接受的外国留学生都超过50万,每年为美国经济带来200-250亿美元的贡献。非美国公民博士总计有15947位,大约占博士总比例的35%。而到2005年,全美各地由移民创办的公司已经创造了520亿美元的产值和45万个就业机会。3、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成为西方的“净出口国”安哥拉、布隆迪、肯尼亚、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塞拉利昂、乌干达、坦桑尼亚牞33%至55%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已经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工作。而海地、斐济的比例超过60%,加纳达到83%。联合国开发署统计印度每年外流的高科技人才达6万余名;中国在1978-2011年期间的出国留学人员超过190万人;苏联解体以来,已有80万名科学家离开俄罗斯到国外寻求发展,导致俄高技术倒退10—20年;土耳其平均每年外流370余名专家;菲律宾培养的专门人才有12.3%移居国外;发展中国家阶段性的“人才回流趋势”也已经形成,使国际人才竞争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从而将引发下一轮更为激烈的人才竞争哈佛大学、杜克大学和纽约大学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美国大约1/5的外国人才已在考虑放弃“美国梦”,来自中国和印度的技术移民正大量离开超过33%的受调查者虽已获得美国绿卡,但也义无反顾地返回了祖国工作和生活。20世纪中期,新加坡人才流失率曾经高达90%,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其人才回流率逐年上升,现已超过60%,为了亚洲人才回流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进入21世纪后都普遍开始采取双管齐下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例如韩国政府在坚持实施40多年人才回归战略的同时,近几年开始重视通过移民与留学来吸引外籍人才。2007年,韩国出台了“留学韩国计划”,将吸引外国学生的能力作为韩国驻外使节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4月30日为阻止韩国优秀人才流向海外并招揽外国高级人才,又决定推进完成承认韩国公民以及外国优秀人才拥有双重国籍。2008年1月,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施政方针演说中开始提出“接收三十万外国留学生计划”,一向排外的日本打算让在日本毕业的外国留学生有五成以上能够在日本就职。在新加坡与以色列,人才回归其实争取的是外籍的本族裔人才,因此政策更接近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例如以色列就专门建立了一个移民吸收部,地位与国防部等并列,下设科学吸收中心甚至为企业雇用高科技人才支付部分工资。因此,前苏联解体后,就有超过10万犹太裔科学家来到以色列。4、创新型科技人才争夺提前化不但要挖树而且要挖苗科技企业孵化器:“争夺人才”转向到“培养人才”上来很多国外名校和大型跨国公司通过设立奖学金、支持办学等方式,从人力资本形成期就开始有目的地吸引人才;美国微软公司把争夺人才的着眼点已经放到了中学生,年年制定从中学生中挖“人才”的计划;为小学生编《课外电脑》一些跨国公司为争夺中国人才,将大量的资金转投于培养中国学生和一线教师,设立了很多的奖学金;5、合作与共享的战略发展趋势许多国家都在加强人才引进政策的协调和人才跨国流动的合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国际人才争夺的同时还有国际人才合作、共同培养、智力共享、联合攻关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国际人才竞争的主要影响因素一个国家在国际人才竞争当中能否成为赢家,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经济因素以及科研投入等只是“硬实力”,政府的政策与机制、社会人文环境等软实力也同样重要。一般来说,包括如下因素:政治因素:国家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公共管理与安全、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政府的政治体制、外交战略、教育制度等。政策因素:政府关于人才评估、引进、使用、激励的机制,留学与侨务的方针,移民、国籍、出入境的政策,以及官员的作风与办事效率等。经济因素:工作环境、就业选择、发展机遇、薪酬收入等。人文因素:社会对移民、留学生等群体的认知与评价,人文环境能否多元兼容等。服务因素:相关的服务平台与人才市场能否提供充足的机会与帮助,相关的协会、社团、机构能否提供“上通下达”的渠道,以及保障他们正当的权益。生活因素: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服务设施、户籍制度、迁徙自由、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以及配偶与父母的态度等。学术因素:科研支持、学术基础、创新氛围、经费保障、专利或科研成果的生产转化等。世界人才发展总体水平定位人才发展强国人才发展中等水平国家人才发展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俄罗斯、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3国巴西、墨西哥、印度、埃及、伊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等24国中国、荷兰、丹麦、挪威、西班牙、芬兰、新西兰、以色列等18国提纲一、国际人才竞争与各国人才战略二、我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建设世界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二、我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三)人才效能不断提升(四)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环境日益优化(五)市场的作用成效明显推进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破解大而不强的突出问题:人才数量增长快而人才质量提升慢;人才素质变化快而人才结构优化慢;人才投入增加快而人才成果转化慢;人才管理部门多而人才市场参与少;人才政策出台多而人才直接受益少;人才理念讲得多而人才环境改善少。24人才面临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人才不够用人才不适用人才不被用人才结构性短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人才没有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出的人才不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人才理念落实不到位从1978年至2009年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投资情况来看,物力资本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2%,人力资本因素、劳动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占GDP的18%。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认识还不到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依然存在2、人才竞争力不强《2008—2009全球竞争力报告》竞争力排名前10位经济体中国大陆排名第30位印度由去年的第48位降至第50位俄罗斯由去年的第58位升至第51位巴西由去年第72位升至第64位第一名美国第六名芬兰第二名瑞士第七名德国第三名丹麦第八名荷兰第四名瑞典第九名日本第五名新加坡第十名加拿大中国创新力各项指数排名第45名第44名第29名第21名第6名知识产权保护创新驱动能力知识创新能力企业创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力综合排名第35位!“两高一基”人才匮乏科学家工程师总数只有190万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仅有1万人左右。全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共429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4.3%,其中45岁以下的高级技师仅占25.8%。基层一线人才短缺,截至2007年底,全国乡镇一级的专业技术人员共528万,只占全国总数的18.8%;全国技能人才总数共9890人,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足13%;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数只有792.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例只有1.6%。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1、人才的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教育、卫生、经济、会计专业占79.9%,工程技术仅占17.6%,农业仅占2.5%;2、人才的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布局不相适应,第一产业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第二产业缺高技能人才,第三产业缺现代服务业人才。3、人才配置结构不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产品延伸服务人才严重不足。4、人才的区域结构与我国区域总体战略不适应,85%高级人才集中在东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