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儿童的早期干预+一什么叫脑损伤?+二早期干预重要性+三高危儿定期随访+四早期综合治疗+指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妨碍、损害和影响脑的正常发育。+损伤是不再发展的,而损伤引起的临床表现会随着不同的发育进程而有所改变+常由先天发育畸形、宫内感染、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等造成+1新生儿期:哺乳困难、哭声微弱、自发运动少、肌张力低下(全身松软,肌肉松弛)肌张力增强、新生儿痉挛(小儿易受惊、易抽搐、尖叫或烦躁不安)、原始反射减弱或增强(如拥抱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21—3个月婴儿:拇指内收、手紧握拳,上肢内收内旋、不注意看人、不凝视、头不稳、俯卧位不抬头(抬头动作标志抗重力肌的发育情况,正常2—3个月可抬头45-90度)、肌张力低或肌张力高+34-5个月婴儿:不追视,不注意看人,眼睛不灵活。表情呆板不自然,逗其玩时无反应。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度。身体逐渐变得僵硬,角弓反张或下肢交叉,坐位前倾或后倾。手不灵活,不伸手抓物或一只手抓物+46-7个月婴儿:手口眼协调差,手抓物很快松开。姿势不对称。头背屈,肩后伸,下肢交叉。肌张力高,上肢内旋,手呈握拳状。原始反射残存。早期干预是指对发育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的高危儿的有组织、有目的的综合康复治疗活动。由于新生儿及婴儿脑功能发育不完善,即使有脑损伤,也不一定很快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高危儿的定期检查可早期发现某些异常神经系统症状,指导脑损伤儿童尽早开始康复治疗。(1)干预目的抓住脑发育及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利用药物或环境刺激的方法减轻或修复脑组织病变,阻断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减轻或防止神经后遗症。(2)干预内容。包括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1药物干预:常用的有高压氧治疗,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等脑代谢活化药物,神经营养因子内药物,复方丹参注射液,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中药等。2非药物干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治疗等其他还有传统医学治疗,矫形器具,手术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方法。(3)干预疗程。脑损伤的恢复依赖于脑细胞功能的可塑性和代偿性,运动功能、智力的康复也有赖于神经的康复,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才能达到目的。(4)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小儿是生长中的机体,脑组织在出生时未发育成熟,大脑皮质较薄,细胞分化较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3岁时神经细胞才基本分化完成,神经细胞到4岁时才完成髓鞘化。出生后六个月内,大脑处于迅速发育阶段,神经细胞数目增加不多,主+要是体积增大,树突增多,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而脑损伤也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治疗后运动功能较易恢复。在这一时期及时治疗可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脑损伤儿童将有可能发生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等后遗症,而早期干预则可以减轻或修复脑组织病变,促进大脑发育,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1)何为高危儿。高危儿是指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2)何为高危因素。高危因素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对新生儿的身心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有不良影响的因素。可分为胎儿期因素、分娩时因素、新生儿期因素。1胎儿期因素(产前因素):包括年龄16岁以下和四十岁以上孕妇的分娩、初产妇35岁以上,既往妊娠分娩史有异常;妊娠早期的性器官出血;妊娠三个月以内病毒感染;吸烟习惯;放射线腹部照射;内分泌疾病史;肥胖;妊高症;妊娠中的感染;妊娠中的重症疾病;长期用药;贫血等2分娩时因素(产时因素):包括产程长;胎盘早剥;羊水异常;脐带异常;胎儿呼吸窘迫;糖尿病;双胎、多胎、前置胎盘;剖腹产、产钳助产、臀位、高位中位产钳分娩等。3新生儿期因素(产后因素):包括早产、过期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胎儿;窒息一分钟Apgar评分小于4,新生儿重症病理性黄疸、呼吸暂停、青紫发+作、畸形、产伤、颅内出血,重症贫血、感染(颅内);低血糖、缺氧缺血性脑病、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3)高危儿有何不良预后。在胎儿期、分娩期、新生儿期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均可能由于脑发育不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或产伤而产生脑损伤,其后果有可能发生小儿脑损伤性疾病,如中枢性协调障碍、脑性瘫痪、智力低下、行为异常、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等,而目前无法正确判断高危儿是否存在脑损伤及其程度。因此,对每一个高危儿都应该进行医学观察,定期随访,对脑损伤儿做到早期诊断,早日进行康复治疗。(4)如何定期随访。对于出生前至出生后28天内的新生儿(高危儿),在出生后应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检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并填报“高危儿报告卡”,定期来医院由熟悉婴儿正常生长发育的保健科及儿科医生进行运动发育、神经反射、姿势、肌张力、感知觉发育等方面的检查。出生后6个月内每个月检查一次,6个月后每3个月检查一次,发现异常情况可增加检查次数,同时进行相应干预措施。(5)随访的内容及意义。主要应检查:运动发育、神经反射、姿势、肌张力、感知觉发育。由于目前还不能在出生前、出生时及新生儿期早期预测各种高危因素将对婴儿带来多大危害,+也无法正确判断高危儿是否存在脑损伤及其程度,因此,通过定期随访,可早期发现脑损伤的表现,如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35分,Vojta姿势反射异常或有肌张力异常等,尽早开始康复治疗,促进脑结构的修复和脑功能代偿,最大限度的减少脑损伤的危害,使小儿能正常生长发育。+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语言治疗+传统医学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方法+一物理治疗+应用力、电、光、声、磁和热动力学等物理学因素来治疗患者的方法称为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功能训练和手法治疗为主要手段,称运动疗法;另一类是以各种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冷、热、水等)为主要手段,又称理疗。++二作业治疗+作业治疗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身体精神、发育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训练,使其生活、学习、劳动能力得以恢复、改善和增强,帮助其重返社会的一种治疗方法。+治疗内容:+1提高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正常姿势保持训练、上肢功能训练、进食训练、更衣训练、更衣训练、沐浴训练、学习和交流训练+2促进患儿认知功能发育:感觉刺激、认识身体部位训练、空间知觉训练、时间知觉训练、形状训练、颜色训练、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言语-语言治疗+治疗内容:+1构音障碍治疗:包括松弛训练、构音器官的运动训练和构音训练+2语言发育迟缓治疗:符号形式与知识内容的关系训练、表达训练、文字训练等+3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训练:促进随意运动、培养兴趣、培养合作素质、学会自我控制、鼓励参加家庭和社会活动+4其他治疗:包括吞咽障碍的治疗、口腔按摩、非言语交流辅助系统的使用等等+传统医学康复治疗+脑损伤中医病属五迟(立迟、行迟、齿迟、语迟、发迟)五软(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五硬(头项硬、口硬、手足硬、腰硬、肌肉硬)+辩证分型:+1肝肾不足。发育迟缓,坐立、行走、出牙等明显迟于正常同龄期小儿,平素疲劳喜卧,精神呆滞,智力迟钝,面色无华,舌质淡,胎薄白,脉弦细。常见于痉挛型患儿+2脾胃虚弱。肢体软弱,神情呆滞,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唇淡苔少,脉细弱、常见于不随意运动型患儿。+3气滞血瘀。神志迟钝、失语、痴呆、手足软而不用、肢体麻木、舌淡紫或边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滑或涩。+治疗内容:+(1)针灸:头针、体针、耳针、穴位注射法(水针)、灸法、手针、足针、电针、穴位磁疗。+(2)推拿:脑损伤的推拿疗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康复疗法,属中医外治疗法;作用:调整脏腑、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理筋整复,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通过反射传导途径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局部神经营养,促进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的恢复、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增强肌肉的张力,弹力,活力和耐力、解除肌肉痉挛、增强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矫正畸形。+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是指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治疗患儿心理疾病的过程。常用的有行为治疗集体治疗,认知治疗,家庭治疗,游戏治疗等等引导式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方式引导或诱导功能障碍儿进行各方面训练,引导患儿学习各种功能,达到改善其异常或者使其恢复正常的目的。感觉统合是大脑将从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组织分析、综合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的运作。婴幼儿期是感觉统合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一般认为脑瘫患儿4-5岁前不需进行手术治疗,这个时期应采用康复治疗,多数患儿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而免于手术。若经过系统的治疗无效或因为延误治疗而发生畸形挛缩时,则可在4-5岁以后手术治疗。婴儿脑损伤一旦发生,越早治疗,疗效越好。治疗的黄金时期是“出生后至3~5个月内”。因为6个月前大脑细胞处于分化最活跃的阶段,此时期内配合治疗能取得显著效果,可以赶上或超过正常同龄儿童的运动及认知能力,绝大多数脑损伤儿童可以获得临床治愈,如果家长早期不重视,婴儿一旦错过治疗的关键期,将后悔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