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莫言的创作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一下子称为普通大众所熟知的名人。他自80年代开始创作,,因为充满着怀乡的色彩,所以被归类于寻根文学作家。其实莫言的很多作品都为大家所熟悉,只不过不是以文字的形式,而是通过电影这种大众传媒方式,如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则是根据莫言的作品所拍的。而作家在叙述一个个故事的同时,也是像你娓娓道来自己的心路历程。“蝌蚪身上确实有很多我的影子,这可能也是我自己心里的想法。这种想法很偏激,文学哪里都有,未必回到乡下文学就离你近。在都市高楼大厦写字楼里照样产生文学,这是写蝌蚪一个人的感受,跟他的出生和经历有关系。假如一个从小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有很多作品的文学灵感也是产生在豪华的大厦里。”——莫言真正使莫言为文学界所关注是因为1985年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故事的内容是12岁的外号叫“黑孩”的失去父亲跟在继母生活经常手继母虐待的可怜孩子,被安排在在运河工地里干活,因饥饿难耐,到旁边的菜地里拔了一根红萝卜充饥,被看田人当场捕获,押送到工地,工地负责人专门为此召开一次可怕的批斗大会。上百人围着一个12岁的小孩子,高呼口号,必欲灭之而后快。“黑孩”后来钻进麻地里,像一条鱼一样游走了。这是莫言早期的作品,在语言叙事上,莫言还保持着克制,故事的结构和线索也都很传统,但作品所透露出明显的魔幻主义色彩。莫言曾说过,一个人无论写了多少作品,他的作品都是对童年的记忆,他所有的作品就是一个个人的自传。因此童年记忆在作家的创作中是很重要的。黑孩的身上有着莫言童年的印记,一定程度上,黑孩是童年莫言的一个象征。那透明的红萝卜有什么意义呢?我理解的是作为一种希望,一种对生活,它作为小黑孩奇特感觉的创造物,使小黑孩显得更加充满灵性,但更主要的是,它作为一个意蕴丰富的象征物,体现了小黑孩在不幸的生活中对纯洁、幸福或者另一种世界的憧憬。莫言大胆地将魔幻现实主义、复调小说、意识流和狂欢化的语言揉为一体,以不羁的想象,汪洋自已的语言,奇异新颖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辉煌瑰丽的小说世界。从早期创作就可以看出来,莫言受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很大。而莫言后期的作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檀香刑》。莫言在借鉴西方的同时,一直在探索西方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随着常做的不断纯熟,莫言作品中中国元素越来越多。莫言以自己童年及少年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在《檀香刑》中,除了阴森可怖的庙堂生命以外,莫言还描绘了另一个生机勃勃的民间生命形态。民间是与庙堂相对立的另一个生存空间。民间生命形态是独立于庙堂主流生命形态外的另一种生命意识形式,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形态土壤中。民间文化形态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小说《檀香刑》以一种猫腔小调贯穿全文,猫腔是莫言家乡的一种地方小戏,其语言多来自于民间俚语。莫言以猫腔的戏文语言进行文本叙述,从而使《檀香刑》的文字带有鲜明的民间说唱色彩。《檀香刑》是莫言创作过程的一个大步撤退,是莫言从对西方文学的借鉴到对民间文学的继承。莫言的作品很受日本人欢迎,莫言的很多部作品都翻译成日语。尤其《檀香刑》这部著作,受到多方好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井波律子教授说:“最精彩的就是(作品)将埋在中国近代史底层的黑暗部分,用鲜艳浓烈的噩梦般的手法奇妙地显影出来。”可以看出莫言的作品越来越受到国际的认可,这对于外国认识并认可中国作家作品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从莫言早期到后期的创作历程来看,莫言的小说风格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发展变化起来的。莫言的创作经过对西方文学的借鉴,选择性的继承之后,最终糅合传统文学,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现代艺术风格。就如莫言说的“我写小说将近30年来,刚开始所谓把好人当坏人写也好,把坏人当好人写也好,实际上是对我们过去极左路线文艺观念的拨乱反正,那个时候,如果年龄稍微大一点,看一下当时的作品也知道,当时是把好人塑造得完美无缺,把坏人塑造得一无是处,这是所谓现实主义最不现实、最不真实。”文学与传媒系12汉语言文学(2)班学号:12001113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