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嘉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姓名:方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公共管理指导教师:刘卫东20050401嘉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作者:方胜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参考文献(36条)1.参考文献2.《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简介20043.仇保兴追求繁荣与舒适--转型期间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若干策略20024.张兵敢问路在何方——战略规划的产生、发展与未来[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02(6)5.赵民.栾峰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研究刍论[期刊论文]-城市规划汇刊2003(1)6.邹德慈城市规划导论20027.王野霏面向新世纪的选择--当前国外大城市发展战略趋向19998.官卫华.姚士谋世界城市未来展望与思考20039.李晓江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03(2)10.曹永卿.汤放华城市规划系统观与方法论创新[期刊论文]-规划师2001(2)11.饶会林.陈福军区域发展差距走势的理论与方法评价200312.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200113.王雅娟.张尚武空间战略规划:在实践中寻求超越200314.王唯山以制度创新发展城市规划[期刊论文]-规划师2001(2)15.嘉善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嘉善年鉴(1998-2002)200416.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嘉善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0217.谭荣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理性思考[期刊论文]-求是2003(3)18.方明远.袁向红.陈学强嘉善县城市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200419.吴永兴上海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战略探讨200320.沈建新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选择200421.陈昭锋长江三角洲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战略选择200422.楼市中的低价潜力股--杭州房产专家把脉嘉善房产200323.嘉善县环保局嘉善生态县建设规划200424.谢小蕙城市经济学199625.佘之祥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在全国的定位及区域互动的几个关键问题200226.周干峙在华东地区暨长三角城市建设论坛上的讲话27.张善余世界大都市圈的人口发展及特征分析[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03(3)28.吴良镛城市地区理论与中国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发展研究2003(02)29.周干峙高密集连绵网络状大都市地区--浙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结构的新形态200230.仇保兴杭州湾城市群规划编制的若干要点2004(03)31.浙江省建设厅浙江省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32.宁越敏.施倩.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锦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期刊论文]-城市规划1998(1)33.胡序威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期刊论文]-城市规划1998(6)34.吴良镛太湖地区小城镇的发展与规划建设198835.吴良镛.武廷海城市地区的空间秩序与协调发展--以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为例[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02(12)36.王宏伟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2000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万庆元城市定位与城市发展-中国西部科技2005,(22)本文首先讨论了城市定位的含义及作用,在简要阐述城市定位应考虑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着重从中部地区和江西省域两个层面对南昌市的空间定位、产业定位和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南昌市城市定位的建议.2.学位论文温瑞虹韶关城市发展定位研究2006城市发展定位是一个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定城市自身位置的过程。城市定位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地处粤北的韶关是岭南开发的起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是广东省地位仅次于广州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后却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低谷地区。韶关城市应如何发展首先要解决韶关城市定位的问题。这对粤北山区以致粤湘赣边界地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对影响韶关城市定位的因素综合分析之后,提出了韶关城市发展定位的设想和韶关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路以及实施对策建议。本文的总体结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与论文设计,第一章为研究综述,首先对城市发展定位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介绍国内城市定位的发展趋势、城市发展理论和韶关城市发展研究综述;第二章对论文选题背景、意义和研究范围、论文框架、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为影响韶关城市定位因素的分析,包括第三、第四章。第三章研究了韶关城市发展历程和现状,总结历史的启示,对现状做出评价。第四章综合分析韶关城市发展和国际、国内环境,韶关与周边区域关系以及城市发展的自身条件,韶关既面临城市发展的有利环境,也面临周边城市的竞争;韶关自身既有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有制约因素。第三部分是对韶关城市定位的设想和城市发展战略思路及对策建议。包括第五、第六、第七章。第五章提出韶关的城市定位是:带动粤北,辐射粤湘赣边界地区的中心城市,并从韶关城市发展的环境和自身条件分析城市定位的依据。第六章提出了实现城市发展定位的空间战略、产业战略和城市战略。第七章对韶关城市与发展战略的实施提出政策建议。3.期刊论文段进.DuanJin创意产业与长三角城市发展-规划师2008,24(1)为应对将要到来的后工业时代和非物质产品需求的逐渐增加,长三角地区应抓住机遇,将创意产业作为城市多元经济中新兴发展的一元,从生产总值和人口、各工业行业的比重变化和各行业的发展潜力、人才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城市集群中每个层次的城市的定位,达到既协同又错位发展的效果,以提高城市和整个长三角的竞争力.同时,城市规划也应关注创意阶层需要的多元化空间形态,力求为他们打造理想家园.4.期刊论文张义丰.贾大猛.谭杰.张宏业.孙瑞峰.宋思雨.党蓉.ZHANGYi-feng.JIADa-meng.TANJie.ZHANGHong-ye.SUNRui-feng.SONGSi-yu.DANGRong海湾型城市定位对湛江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论文通过空间分析,指出了湛江(城市范围)所具有的典型海湾特性及其基本的空间结构特征,认为湛江城市发展与湛江湾的存在密不可分,而湛江湾的存在又与湛江群岛的关系极为密切,湛江海湾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先有岛,再有湾,后有港和城,把湛江定位为海湾型城市符合湛江城市发展的自然本底性质.文章重点就此定位对湛江城市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海湾型城市定位可以提高湛江海湾资源的禀赋,有效促进湛江城市的一体化统筹发展.同时,有助于在湛江工业大发展时期到来之际,加强海湾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后就如何建设湛江海湾城市提出了一点框架性的思考.5.期刊论文袁飞城市经营与城市发展-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20(1)实现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化.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经营城市的概念,并采取了一些措施.经营城市,必须对城市的发展进行定位、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软环境建设、培育城市的产业系统、注重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的培育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的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6.学位论文谢静城市定位研究2008本文首先对当前城市定位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在借鉴欧美城市率先运用城市定位作为地区振兴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多数城市的发展通病:缺乏个性、彼此雷同,未能从定位的角度来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只是基于市容美化、地产规划和招商引资等单一因素的考虑,甚至一窝蜂地搞城市绿化和所谓“城市形象工程”。基于此,论证了我国城市定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以城市定位的职能为铺垫,界定了城市定位的内涵,构建了城市定位的体系,指出城市定位的分析角度包括城市品牌定位与城市属性定位两个方面。本文专门研究了城市定位的具体方法,依据城市定位的特殊性、原则以及影响因素,明确了城市定位的实践归纳法和德尔菲法。2.对城市定位传播的对象、传播途径和传播模式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并针对城市内部受众围绕新闻教育的目的提出了规章制度约束和城市社区教育的传播方式;针对城市外部受众主要采取事件拉动的传播方式。3.对溧阳市的城市定位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溧阳市城市定位的影响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区位因素、历史文脉、产业结构、城市资源、民俗文化等,从旅游形象定位、产业定位、城市形象定位、城市市民精神定位、城市居住环境定位、城市文化性格定位、城市功能定位等方面提出了溧阳市的城市属性定位,并专门分析了溧阳城市定位的传播途径。7.期刊论文李俊彦论城市定位与城市发展——以新疆乌鲁木齐为例-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1)城市的竞争首先是定位策略的竞争,一个城市定位要将功能和文化两个方面融合起来,形成其特色和个性,并寻找自己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异.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发展条件,旨在准确定位,努力建设一个多元文化、绿色经济的西部名城.8.期刊论文孙振领.李作化论竞争情报在城市发展定位中的作用-现代情报2007,27(2)本文通过对竞争情报体系的分析,探讨了中小城市发展的竞争环境.作者将竞争情报理论纳入到城市发展的体系,并阐述竞争情报在中小城市发展定位中的作用.9.期刊论文郑连虎.刘逸坤合作博弈:入世后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动力-现代城市研究2003,18(2)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逐渐成为利益主体,城市之间必然形成竞争机制结构.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区域到城市区域,是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巨大的质的飞跃,无论中国还是世界都是如此.伴随着这一巨变的是城市之间竞争结构与博弈模式的巨变;从城市之间的城市竞争阶段到合作博弈的城市区域竞合阶段、城市区域一体化阶段,显示着城市竞合区域的形成以及城市在合作博弈中分享区域利益的趋势.城市经营阶段的推进,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结构性因素,历经中国城市发展乃至中国现代化关键时期的60年.10.学位论文宋河有基于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定位的郑州旅游业发展研究2007运用旅游学、经济学、系统学等有关理论与方法,对旅游中心城市的概念、形成条件、类型、旅游功能及其与区域旅游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旅游中心城市和通常的旅游城市一样,应具备完善的旅游功能。城市对区域旅游业所起到的旅游服务和带动作用大小是决定其能否真正成为旅游中心城市的关键因素。城市具有较强旅游吸引力则更有利于强化其旅游中心城市地位。目前郑州的城市形象较差,知名旅游吸引物匮乏,其旅游业主要依托旅游接待业来支撑。作为河南省旅游中心城市,郑州具有优越的可进入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空间环境。但其旅游形象较差,同时还受到周边知名旅游地的屏蔽影响。城市旅游业发展受资源、产业要素、区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支撑着城市作为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的发展。旅游中心城市对自身及所在区域的旅游地都具有服务功能,与区域旅游业是互动的发展关系。郑州应把旅游产业定位于城市发展的较高层面,树立旅游服务中心、商都与河南文化中心等形象,增强城市的旅游服务与吸引功能。通过升级旅游产业结构、整合空间要素、改善产品结构并开拓更广泛的旅游市场以提升其旅游中心城市地位。应积极发展接待、娱乐业,挖掘和利用城市内外相关资源,并不断优化城市旅游系统。国内多个省会城市存在类似的旅游业发展条件和特征。在加强城市旅游化建设的基础上,它们还应与区域联动发展,树立独特旅游形象,促进其旅游中心城市地位的提升,使城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e1df9168-d2c3-4b9e-bbbb-9e35006f174e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