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血清五项标志物(“两对半”)的临床意义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机体感染HBV的标志,也是在机体血清中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HBsAg出现的时间,与机体感染HBV的途径和感染的剂量有关。如果系输用HBsAg阳性血,2周后即可检测到HBsAg,如用RIA法检测,于接种后6天,血清中即可出现HBsAg阳性;如感染剂量少,HBsAg出现阳性的时间可达3~4个月,甚至6个月;一般在感染HBV后4~6周可出现HBsAg阳性。HBsAg出现阳性后1~7周(平均约4周)才出现肝炎症状和肝功能异常。经血感染者,其潜伏期约为2个月;经口感染者,其潜伏期大约为3个月。急性乙肝病程一般持续1-3个月,80%~90%的患者可以临床治愈[1]。HBsAg阳性在血中一般持续1-6周,长者可达20周(14-148天);在肝炎症状出现后1~4周或血清转氨酶达高峰后1~12周消失,如果HBsAg阳性持续超过6个月仍不转阴则称为持续阳性或慢性携带状态;如系急性乙肝,HBsAg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则提示慢性化。我国HBV感染(急性和慢性)的人群中每年大约有4%~10%的HBsAg阳性者转阴,同时每年又有约4%~10%的人群由易感人群成为受感染者,因而,人群HBV感染状态在不断变化[2]。HBsAg阳性持续的时间和急性乙肝慢性化的比例与感染者的年龄有关,年龄愈小,形成持续感染或病情慢性化的概率愈大;围产期感染的婴儿80%将成为HBsAg的携带者;幼儿期感染者约30%将成为持续HBsAg携带者,正常成年人感染HBV后形成持续性感染的比例可能在5%以下;社会普通人群中约35%~50%的HBsAg阳性携带者是在母婴围产期感染的[3]。临床上,HBsAg阳性可见于急性乙肝患者的潜伏期、急性期;慢性乙肝,无症状携带者;部分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血清中和受HBV感染的肝细胞浆中。HBsAg阳性一般来说表明机体内存在HBV感染,但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原因是:①可能由于HBV和HBsAg含量极少,检测方法不够灵敏而漏检,或因试剂质量和操作问题而出现假阴性;②S基因变异引起HBsAg的表达和分泌发生障碍,体内虽存在HBV,但血清中测不到HBsAg或很少[5,6];③S基因变异后所表达的HBsAg不能被现在广泛使用的一些试剂所测出[7,8]。后两者虽HBsAg阴性,但往往伴有HBeAg、抗-HBe和抗-HBc等其他HBV感染标志物的阳性。即使真正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因为有8%的乙肝患者,症状开始之前HBsAg已转阴;如抗-HBs或抗-HBe于发病后2~9个月出现阳性者,仍可诊断为急性乙肝[9]。在暴发性乙肝中,常常抗-HBs提前出现,而HBsAg阴性;输用HBsAg阴性而抗-HBc阳性的血液后,可发生急性乙型肝炎。采用PCR技术可以进一步证实,某些HBsAg阴性的肝炎患者及献血人员中的血清中存在HBVDNA[10]。在分析HBsAg阳性结果时,有几点应注意:①不能以HBsAg滴度的高低来判断肝炎或感染者病情的轻重。因为HBV感染者血清中HBsAg的滴度经常在波动,其滴度高低和病情之间并无直接关系,HBsAg滴度上升并不表明病情就严重,下降也不表明病情在好转;有人甚至认为HBsAg滴度和病情呈反比。②不能以HBsAg的滴度来判断肝炎的类型。③HBsAg的滴度高低,也不能用来判断传染性的有无。HBsAg本身不含病毒核酸,不具传染性,但HBsAg阳性血清,不论其滴度高低都可能含有具有传染性剂量的病毒颗粒。如果HBVDNA整合至宿主肝细胞DNA中,血清中无游离病毒颗粒,此时HBsAg阳性血液则无传染性。④HBsAg滴度不能作为评价或判断某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的指标。前面讲过,HBsAg既不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又不含病毒的核酸成份,本身还经常波动,以HBsAg滴度的升降说明某种药物的效果,是没有科学根据的[11]。2.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抗-HBs是一种中和抗体,对HBV具有保护性免疫,可中和HBV感染、抵御再次感染。多数自限性HBV感染的患者,其抗-HBs出现在急性感染的恢复期,80%的患者于HBsAg消失、临床症状消退数周至数月内出现抗-HBs。抗-HBs出现的早晚和滴度的高低,与重复感染有关。首次感染者,多在4~5个月出现,滴度不高,持续6个月~3年;再次感染者,2周后即可检出高滴度的抗-HBs。抗-HBs阳性率在急性乙肝恢复期最高,其他各型乙肝检出率均低。一般说来,抗-HBs阳性血清HBsAg/抗-HBs-IgM阴性,ALT正常。抗-HBs阳性可见于:(1)乙型肝炎的恢复期;(2)HBV既往感染者;(3)乙肝疫苗接种后;(4)部分暴发性乙型肝炎;自然感染康复后的患者血清抗-HBs和抗-HBc呈双阳性,由于抗-HBc持续存在的时间较长(>8~10年),抗-HBs持续存在的时间较短(6个月~3年),故单项抗-HBs阳性少见(接种乙肝疫苗除外),单项抗-HBs阳性且为低滴度时多为非特异性反应所致假阳性[2]。3.乙型肝炎e抗原(HBeAg)HBeAg是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可溶性成份,常常与血清HBVDNA、DNA-P及Dane颗粒同时存在,为HBV复制和具有传染性的标志。通常HBeAg迟于HBsAg1周出现,先于HBsAg2周消失;若HBeAg持续阳性超过10周,表明病情可能趋向慢性。血清中HBeAg阳性,仅见于:HBsAg阳性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无症状HBsAg携带者和部分肝硬化、肝癌患者。慢性感染者,随着年龄增长,HBeAg阳性率下降;慢性乙肝患者HBeAg每年自然阴转率为25.6%。无症状携带者为9.3%[14]。4.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抗-HBe出现于HBeAg阴转后,抗-HBe的出现表明传染性下降。过去认为抗-HBe是HBV感染恢复或无传染性的指标。近年来研究发现,抗-HBe阳性的血清仍可能有传染性,只是远较HBeAg阳性的血清传染性为小而已。一般来说,抗-HBe阳性患者血清中HBV复制水平较低,病情趋向稳定和恢复,但临床上仍可见到相当一部分抗-HBe阳性患者的病情仍波动,或在发展。其主要原因是HBV并没有因抗-HBe阳性而消除,HBV在机体内仍存在和复制。有研究表明:在抗-HBe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中,采用PCR技术检测,87%的患者血清中可检出HBVDNA[10]。肝内HBsAg、HBcAg检测和HBVDNA原位杂交研究发现:抗-HBe阳性慢性肝炎患者中,26.7%HBV复制活跃,53.3%为不完全复制与表达,仅20%为非复制状态。慢性乙肝HBeAg向抗-HBe的血清学转换可伴有ALT水平升高,随之HBV复制水平降低,但并不意味着HBV的彻底清除[2,10],肝组织学正常的HBV携带者血清中可检出HBeAg,而组织学证实有慢性活动型肝炎存在的患者,其血清中抗-HBe可以阳性,说明HBeAg不一定是慢性乙肝活动的标志,抗-HBe亦不能作为健康携带的指标。5.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抗-HBc是HBV抗体系统中出现较早的抗体,急性HBV感染,HBsAg出现后3~5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即可检出,且在肝炎恢复期呈高滴度;HBsAg阳性的时间越长,抗-HBc的滴度越高[2,9]。临床上,多以竞争抑制法检测抗-HBc,为总抗体,包括IgG、IgM、IgA和IgE型抗-HBc,早期以抗-HBcIgM为主,持续6~18周,以后以抗-HBcIgG为主,该抗体可在体内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11]。通常,高效价的抗-HBc,见于急、慢性肝炎和HBsAg携带者,并表明HBV复制可能仍活跃,血清具有传染性;低效价的抗-HBc则表示既往感染过HBV,一般无传染性。抗-HBc单项阳性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模式,对于这种单项抗-HBc阳性的解释:①急性感染的恢复早期(窗口期)。HBsAg减少或消失,而抗-HBs尚未产生,抗-HBc是唯一能检出的特异性HBV指标。②被动获得的抗-HBc。HBsAg携带者母亲所生婴儿,母亲体内IgG型抗-HBc可经胎盘转移给婴儿,此种母传抗-HBc在婴儿体内可存在一年以上;输用抗-HBc阳性的血液或血制品。③远期感染伴抗-HBs消失。因抗-HBc可持续存在8~10年以上,而抗-HBs在机体内只持续存在6个月~3年。④远期感染伴低水平HBsAg。1.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g在HBV感染的检测中一直是最为重要的标志物。HBsAg有一个特异的共同抗原决定簇“a”和至少两个亚型决定簇“d/y”和“w/r”,最常见的血清型为adw、adr和ayw。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以adr为主,adw次之(于长江以南诸省与adr混存);新疆、西藏、内蒙古自治区的本地民族几乎全为ayw。目前国内最常用的HBsAg免疫测定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使用针对HBsAg的a决定簇的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为双抗体夹心测定模式。ELISA简单、方便、快速,测定下限进口试剂盒可达0.15ng/na,国产试剂盒目前也能达到0.5ng/m~以下,接近或好于某些进口试剂。血清中检出HBsAg是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HBV感染后,除急性外,大部分人没有临床表现,绝大多数人病毒会被清除,但有部分人会转为慢性或携带者,携带者在血中可检出HBsAg,但没有临床症状。血清HBsAg仅为HBV感染的标志,由于其在血液多为不含病毒颗粒的空壳,故而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及预后。HBsAg的测定敏感性与HBV基因型或亚型有关,以单抗为基础建立的HBsAg免疫测定方法,当用于生产单抗的病毒株与流行人群的亚型/基因型或变异株不同时,可能得不到可靠的结果。编码HBsAg的S基因发生突变可导致HBsAg的a决定簇发生改变。如核苷酸587位发生G到A的点突变,可导致原来145位的甘氨酸残基由精氨酸残基取代,即G145R突变。已报道影响HBsAg氨基酸位点120、123、124、126、129、131、133、141和144的HBVS基因突变株,最相关的突变显然是G145R、K141E和T131I以及在122与123位残基之间3个氨基酸的插入,这种突变明显影响HBsAg的抗原结构。a决定簇的氨基酸替换可导致其构型改变,这种改变可影响相应抗体的结合,从而出现HBsAg假阴性结果。目前的商品试剂盒对HBsAg突变株的测定能力可归为三类:(1)突变HBsAg和野生型均可检出。(2)不能检出突变HBsAg。(3)与野生型抗原相比,突变HBsAg的检出能力明显降低。使用酶标多克隆抗体的商品试剂,大多数可归为第一和第三类。下述不常见的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模式或不一致的结果可能是由于HBsAg的变异所致:(1)单独抗HBc阳性。(2)HBsAg阴性但HBeAg阳性。(3)血清HBsAg阴性但抗HBc和抗HBs阳性。(4)HBsAg(HBeAg)和抗HBs(大多为100IU/ml的低滴度)同时存在。(5)使用不同厂家的HBsAg试剂盒得到的结果不一致。HBVS基因变异所致HBsAg假阴性的最大的问题是输血安全性,尤其是逃逸突变株流行较广的地区。在使用单克隆捕获和标记抗体的HBsAg测定试剂中,突变可能会给出阴性结果,但在使用多克隆捕获抗体的方法中,则可以检出发生突变的HBsAg。在HBV高流行区域,突变株的流行率也高,因此,在这些地区应采用多抗或针对a决定簇及亚型的多个抗原表位混合单抗的HBsAg检测试剂进行血液筛查。另一个要引起注意的问题是HBsAg突变株的存在导致疫苗免疫的失败。要在进行人群HB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上,考虑研制针对主要流行HBsAg变异株的乙肝疫苗,保证免疫的有效性。2.抗HBs:急性乙肝患者处于恢复期后,随着HBsAg的逐步消失,血清中出现抗HBs,抗HBs是一种中和抗体,其能在体内存在相当长的时间。以HBsAg作为疫苗免疫机体产生的抗HBs,对HBV的感染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抗HBs检测的参考范围为0~10IU/L,低于10IU/L说明免疫失败。低浓度的抗体保护作用非常有限,我院一般以时间分辨荧光定量检测值大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