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润滑油添加剂市场概况及发展作者:刘文君,徐延齐,姜立军作者单位:刘文君,姜立军(中国石油大庆润滑油一厂,黑龙江,大庆,163871),徐延齐(大庆联谊集团,黑龙江,大庆,163852)刊名:齐鲁石油化工英文刊名:QILUPETROCHEMICALTECHNOLOGY年,卷(期):2004,32(2)被引用次数:6次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乔红斌.郭强.QIAOHong-bin.GUOQiang润滑油纳米抗磨添加剂研究现状-机械工程材料2005,29(4)介绍了润滑油纳米抗磨添加剂的研究热点和主要类型,分析了纳米添加剂对润滑油摩擦学特性改善的机理,总结了纳米添加剂的制备过程中提高其分散性的表面处理方法,并提出了润滑油纳米添加剂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2.会议论文李久盛.续景.袁亮工业润滑油的发展趋势及对添加剂的要求2009结合国内润滑油市场的具体情况,对工业润滑油主要类型的产品如齿轮油和金属加工液等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根据国内润滑油添加剂的发展现状,对未来添加剂的研发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展望。3.期刊论文与可燃液体燃料混合生成燃烧性提高的稳定透明溶液及微乳液的添加剂复配物·测定水-烃乳液稳定性的方法及设备·含提高润滑性的盐类复配物的燃料油复配物·内燃机用润滑油复配物·可用于燃料及润滑油添加剂的高碱性金属盐·添加剂及燃料油复配物·燃料油复配物·燃料润滑添加剂·润滑油复配物·含合成基础油的油复配物·柴油基础燃料油及含基础燃料油的燃料油复配物·分散粘度指数改进剂·馏分燃料油复配物用冷流改进剂·燃料油配物·燃料添加剂及含上述燃料添加剂的燃料复配物·柴油燃料复配物·改进燃料油冷流性能的工艺·混合羟酸复配物、其衍生物-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2,3(2)4.会议论文王洪斌.赵明红.丁伟.肖翠玲硫磷酸系列润滑油无灰添加剂的合成2000硫磷酸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烷基胺等不饱和有机物进行反应,可以合成硫磷酸系列润滑油无灰添加剂.国内外资料及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润滑油无灰添加剂兼具极压、抗磨、抗氧、抗腐蚀等性能,可用于内燃机油、液压油、齿轮油等多种润滑油中.本文介绍目前,我国润滑油添加剂的生产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在高档润滑油添加剂研究方面尤为不足.从世界上润滑油添加剂的供需情况看,亚太地区(包括中国)的需求为最大,近几年润滑油添加剂的销售量已超过美国、北美和西欧.同时,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及环保要求的日益苛刻,润滑油添加剂也向着低灰分、多功能、减少环境污染等方向发展,用于润滑油品中以尽可能少地带来灰分.在研究中,重点考察了合成原料、反应过程催化剂以及合成的工艺条件等,并且对所合成的添加剂产品进行了综合测试.结果表明,烷基硫磷酸苯乙烯酯添加剂具有极佳的极压抗磨性能、较好的抗氧性能。5.学位论文王磊可降解合成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研究2007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润滑油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国内外。-绿色”润滑油技术飞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提高机械设备工作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而添加剂是提高润滑油润滑性能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合成润滑油从出现到普及的应用发展历程、合成润滑油的定义以及具体分类方式,对近几年常用的几种合成润滑油使用性能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并与普通矿物油作了对比说明,对于绿色环保型润滑油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作了详细说明。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针对本课题实验所用到的几种常见极压抗磨添加剂的作用效应及性能特点做了分类阐述,对含硫、含磷添加剂的作用机理作了简单论述。为研究极压抗磨添加剂在绿色润滑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和摩擦学作用机理,本课题采用MMW-1型万能磨损实验机考察了硫代磷酸复酯胺盐、硫化异工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和烷基磷酸胺盐四种极压抗磨添加剂在“绿色”润滑油一季戊四醇酯中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大量实验,对比不同含量的添加剂作用于合成基础油时的磨痕直径和摩擦系数,评定添加剂含量以及添加剂种类对基础油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得到添加剂作用于基础油时的最佳配方,并比较了不同种类添加剂的优劣。在得出实验结论的同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了钢球磨斑表面形貌,研究添加剂主要作用元素对摩擦副磨斑表面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添加剂主要元素在实验过程中与摩擦副之间存在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之后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钢球磨斑表面主要元素的化学状态,讨论是否能够证实理论分析中存在的反应产物,最终达到研究的目的。实验的最后是研究添加剂之间的复合效应,并对比单剂使用时的实验结果,最终得到了一种添加剂配比,使其作用于季戊四醇酯基础油时具有最佳抗磨减摩效应。6.会议论文李久盛.张立.王会东润滑油纳米添加剂研究现状及趋势2007纳米粒子作为添加剂在润滑油中表现出了特殊而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是目前和今后润滑油研究工作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按照纳米添加剂的类型分别进行了综述,讨论了纳米粒子作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机理,并对未来纳米添加剂的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建议。7.期刊论文张家玺.吉建平.袁占伟.王恒.王毓民.ZHANGJia-xi.JIJian-ping.YUANZhan-wei.WANGHeng.WANGYu-min纳米陶瓷添加剂对发动机润滑油摩擦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8,10(3)将纳米陶瓷添加剂按质量百分数加入基础油中,采用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其抗磨和极压性能,并分析了其抗磨和极压机理.将含纳米陶瓷添加剂的成品油与国内知名品牌润滑油的抗磨性和极压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陶瓷添加剂可以提高润滑油的抗磨和极压性能,当纳米溶液添加量在基础油中的质量百分数达到3%时为最佳浓度,而合理加入其他功能添加剂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润滑油性能.8.期刊论文顾卡丽.李健.雷光远.赵源废润滑油减摩耐磨功能再生添加剂的探讨-材料保护2008,41(8)为了实现报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采用新型添加剂恢复废润滑油的摩擦学功能,探讨了研制的两种再生添加荆(ZF和ZO)对废润滑油摩擦学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就新、废润滑油的摩擦学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含ZF和ZO的废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不仅得到了恢复和提高,而且超过了原新润滑油的特性.9.期刊论文郝军.冯玉杰.蔡伟民.金永新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3)简要地概括了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动态,对各种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特别强调指出:稀土化合物作为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在摩擦学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同时纳米摩擦学是目前和今后摩擦化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10.学位论文仝秋红基于智能技术的内燃机油添加剂优选及配伍研究2004按照研制润滑油的要求选择最合适的基础油与添加剂是在研制过程中之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内燃机油的分类在全球尚无统一的标准,不同级别的润滑油在研制中所选择的基础油和添加剂有不同的要求,目前基础油与添加剂的种类特别繁多,选用添加剂最重要的环节是正确地选择品种和质量,科学地决定添加量,同时还要考虑各种添加剂的效果和配伍作用等。常规润滑油研制过程中,除了要分析各基础油及添加剂的物理化学特性外,利用经验的方法以及大量的实验尤其重要,这种搜索较为盲目,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如何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总结出经验或半经验规律,据以指导试验或提供线索,以便能以较少的工作量、较少的盲目性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就成为关键问题。鉴于在处理试验结果,找出与目标值有关的参数的数学关系时,这些数学关系一般是非线性、高噪声、多因子的复杂关系。而且存在着数据样本点分布不均匀问题。所以单凭数学和实验手段基于线性假设,显然难以保证研制润滑油结果的可信度。本论文针对润滑油研制中的特点,将现代计算机分析技术与传统的润滑油研制技术相结合,首次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模糊数学、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智能技术应用于汽油机油研制中的添加剂选择、性能预测、优化配方等技术的研究中,建立了一套润滑油研制的智能分析方法,创新了传统的润滑油研制方法。实现了节约成本、增加效率、提高可信度的目的。在添加剂选择专家系统知识库的建立中,根据添加剂性质表示方法的特点,在传统的基于规则的知识表示的基础上,结合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程序简单,易于维护,可以方便的调用数据库软件。在建立添加剂选择专家系统时,将数据库、知识库相结合,把各种基础油及添加剂的性质储存起来,选择合适的基础油及添加剂。在添加剂选择专家系统推理机的设计中,采用将模糊推理与基于可信度的推理相结合、正向与反向推理相结合;在添加剂类型的选择中采用带有可信度的模糊推理,在对某一添加剂的选择中采用模糊推理,在对结论的冲突消解中,将带有阈限的不确定推理、加权的不确定推理、带有可信度的并行模糊推理等方法相结合,使得结论更加完整与可靠。本文运用神经网络技术,对各种添加剂的性能、不同添加剂之间的配比,进行模拟与预测。对于BP神经网络易出现的局部极小问题,论文采用将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神经网络拓扑结构及权值进行优化,避免了BP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从而保证了分析的更加有效性与可靠性。增加网络的泛化能力,实现解的全局搜索。论文首次应用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对润滑油各种复合添加剂配方以及全配方进行预测。在应用神经网络对润滑油添加剂进行分析、配方进行预测中,采用附加动量法、自适应学习率法、变梯度法、牛顿法等增加网络的学习精度,系统还可根据知识库和数据库中的数据推算出各添加剂的加量,从而给出最佳配方。本论文抛弃传统的数据分析中线性关系的依赖性,利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及神经网络对润滑油的研制进行模型化设计,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才力,其目的是为润滑油的研制提供一种新的、简单、快捷的方法,从而为润滑油的研制与生产开拓一种新的途径。实践证明,运用各种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技术,从大量已知数据和实验事实中提取规律性,用计算机辅助甚至代替人发现润滑油研制中的半经验和经验规律,是可行的,在现在已有大批数据库和科学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共用的时代,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将有相当大的发展前景。引证文献(6条)1.刘斌.孟强.武跃.李炜润滑油降凝剂及降凝机理的研究[期刊论文]-大连大学学报2009(3)2.谢书胜.邹佩良.史瑾燕.薛永强润滑油降凝剂T818C的合成及其降凝作用[期刊论文]-化工中间体2008(10)3.邹佩良.段燕芳.张春婷.程作慧.薛永强润滑油降凝剂T818B的合成及其降凝作用[期刊论文]-应用化工2006(12)4.胡建强.韦东.姚俊兵含氮硼酸酯添加剂的抗磨协同效应[期刊论文]-润滑油2006(4)5.潘大新SINOPEC车用润滑油发展规划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56.顾艳红新型陶瓷润滑油添加剂的应用与作用机理[学位论文]博士2005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zhyf),授权号:44004f5a-b657-4e55-8ec2-9dbf00d43904下载时间:2010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