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我国教育现代化区域发展模式与实验研究课题设计论证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的意义)本世纪上半叶,我国进入加速现代化建设并于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目前和今后一定时期甚至较长的历史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呈现典型二元结构,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往往跨越几个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决定了我国现代化推进的分地区、分阶段、分类型特性,离开了各个地区、各个方面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国家整体的现代化,为了加快现代化进程,我国政府做出了“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一系列战略决策,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现代化建设需要现代化的教育来支撑,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需要从发展战略尤其是从实践探索的角度,对教育现代化的任务、进程、模式以及机制等进行研究与谋划。教育现代化研究属于发展研究领域,涉及到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发达地区率先开始了关于我国教育现代化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综观国内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和实践,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关于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研究;二是以教育目的、价值观、功能观等为主题的教育现代化研究;三是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历史研究;四是部分地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践探索等等。但是,这些研究和实践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借用社会学的现代化研究模式,对教育现代化的特殊性重视不够,即缺乏对教育现代化本质的深入探讨,没有形成成熟的分析教育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框架;二是多数研究侧重于教育史,特别是教育发展史研究;三是理论研究侧重于范畴的注释和历史发展的研究,实践探索则主要进行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两者都有所进展,但理论研究过分地集中在术语、定义和形式的辩识上而缺乏实际意义,对于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动态特征和模式探索没有重大的突破,从区域发展模式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探索研究还十分欠缺。各地正在实施的教育现代化工程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实践检验。本课题拟在“九五”国家重点课题“不同地区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区进行实验,运用发展战略和社会实验的理论方法研究我国教育现代化问题,深入探索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推进模式和规律,从而增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转化为决策的可操作性,并避免微观研究的面太窄的问题,大大丰富教育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方法、途径、目的)(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九五”期间,“不同地区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从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肇始,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以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劳动力市场化等等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我国整体教育的现代化建设的构思与途径。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十五”期间,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与实验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及目标体系研究本专题通过国家现代化发展与教育现代化关系以及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的关系研究,分析我国21世纪上半叶经济、科技、社会、人口和文化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背景,特别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加入WTO等重大战略对教育现代化产生的影响,研究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构建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确定不同阶段的任务。2、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模式研究本研究利用教育区划的理论与方法,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区域性特征包括发展程度、结构体系、教育模式等,研究不同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目标任务和实现条件,并提出教育现代化的区域推进策略。3、不同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实验研究.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类型不同的地区,进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探讨教育现代化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研究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内部各种因素三者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关系,提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教育现代化实现模式。4、教育现代化推进的保障机制研究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体制等诸多因素,需要一系列制度变革和文化变异,既要研究教育投入,也要研究体系改革和制度创新,更要研究社会文化心理的变化,提出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配套措施。5、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布局等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引起教育型态的转变。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我国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构建21世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化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结构与形式的更加多样化,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持。(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研究将综合运用战略规划、区域经济学、社会学、未来学、比较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手段,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思路,实行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及区域实验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采用文献调研、统计数据分析、专题研讨、抽样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和专家咨询等方法,选择不同地区进行实验研究,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三、本研究课题预计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重大突破(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1、本课题拟在理论上实现的主要突破:综合应用现代化理论,区域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成果,形成不同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框架。建立起教育现代化以及不同地区教育现代化实现程度的衡量指标体系;探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机制,提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手段。2、本课题拟在实践上实现的主要突破:教育现代化研究是一项实证性研究,课题组将本着理论先行,科研领路,注重实践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在认真总结各地开展教育现代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和提出不同地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模式和政策建议,以推动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四、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使用单位以及与其效益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以政策报告、论文、专著等形式出现,其中,政策报告主要供政府决策部门参考。由于本课题具有的宏观政策研究的基本属性,其应用价值将主要体现在研究成果能够尽快转化为政府决策上,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将直接指导和规范各级各类教育的实践活动。通过这项研究,不断推动我国宏观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与教育政策、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相关的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