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案例分析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天真可爱的小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评价语,来打动每个孩子的心灵,产生心与心的交流,创设出一个个优化的“教育、教学”氛围,从而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呢?作为一名课改的实践教师,我作出了许多尝试,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下面就给大家介绍我在这方面改革经验中的几个案例。这些案例中的做法不一定就是最佳的做法,但却是在探索发展性评价方法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希望这些案例能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和创造。一、课堂教学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案例1: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一课时,课本出示5个身份不同的人物排队买票的情景,让学生对照图例说说谁排第一,谁排第二,谁排第三、第四,谁排最后。让学生明白由于排队顺序的不同,第几具有相对性。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售票处只剩下4张票了,小朋友们想一想,排队买票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课堂现出火爆场面。生1:叔叔阿姨会让小朋友排第一,穿裙子的阿姨排第二,背包的阿姨排第三,穿绿上衣的叔叔排第四,警察叔叔排第五。因为大人要爱护小朋友,警察叔叔是为人民服务的。生2:警察叔叔好不容易休息一天放松放松,应该排第一;背包的阿姨也难得放假,排第二;穿裙子的阿姨排第三,女士优先;穿绿上衣的叔叔排第四;小朋友排第五,休息的时间有的是,下次再看。生3:背包的阿姨明天要出差,排第一;小朋友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到电影院观看一场电影后写观后感),排第二;穿绿上衣的叔叔要陪女朋友,排第三;警察叔叔替别人买票,排第四,穿裙子的阿姨没有要紧事,可以以后再看,排第五。生4:…………评析与反思: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背景中去感知,去猜测,去推想是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一条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学通常只是在学习几何初步知识中通过变换形体的空间位置关系等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时,空间观念差的弱点就突显出来。本案例中我通过在具体现实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体验位置与顺序的关系,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认识,能用语言加以描述,并各抒已见进行交流,只要说得有理,都是正确的。这样既加强了他们的空间观念,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考问题的合理性。同时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二、教师评价的妙用(教师评语几则)案例2:①兰兰,你总能第一个完成课堂作业,每次回答问题也总是积极举手。尽管你的作业有时出现小差错,回答问题有时也不够圆满,老师仍然很欣赏你的机敏和大胆。最让我满意的是,只要谁需要帮助,你准会伸出友谊之手。不过,我对你有一份特别的期盼:当你为一点点小事与小朋友们发生争吵时,能不能主动伸出和平的小手,和他们握手言和呢?相信你不会使我失望的。②小欣,我知道在你妈妈的面前,你是一位说话响亮,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可在老师面前,你却是一位在课堂上说一句话都会脸红,害羞腼腆的小男生。所以你从不主动表现自己,生怕在老师和同学的面前出丑。其实你挺不错的,回答问题挺好,作业书写挺好,课堂纪律挺好。你应该相信自己,找回属于你的那份信心和勇气,大胆表现自己吧,你将是优秀的。我期待着。评析与反思: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中,教师评价无疑比其他评价主体更能激励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往的教师评价是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书面性、教条性、说理性强,但生硬,不亲切,实际效果不明显。而我在每学期对学生的评语中特别注重学生的感受,所以总是站在家长的角度对学生的总体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而在评价中我坚持多表扬,多鼓励,多夸奖的“三多”原则,只是在表扬、鼓励、夸奖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期待或希望,这样的评价更能在学生的发展中发挥作用,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信心的提高。三、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案例3:佳欣,一个内向憨厚的女孩。由于只接受了一年多的学前教育,刚步入小学一年级,就从识字量上与同班学生有了差距。就拿每次“开火车”认读生字来说吧,火车只要“开到”她那里就肯定停滞不前。一次、二次、三次……每次都这样,同组的同学就对她有抱怨了,有的说:“都怪你,我们组每次开火车都是最慢的。”有的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字都不认识。”还有的说:“你真是个小笨猪。”同学们的歧视和挖苦,让佳欣觉得自己一点用都没有,更失去了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信心。我知道像佳欣这样的孩子若不能在群体中得到善待和友爱,很容易会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如果每天放学后利用一点课外时间提前把第二天要认读的生字帮她认牢,那么第二天“火车”开到她那里时不就能顺利通过了吗?于是我在一个有利的时机实施了我的想法。第二天,当“火车”开到佳欣那的时候,我看到了她的紧张。于是,我赶紧向她投去信任的目光。我知道她看懂了,因为她成功了。我带头为她鼓掌。第二天、第三天……我都会以热烈的掌声来为她加油,而她也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身的价值。终于有一天,同学们自发地给了他热烈的掌声。那天,我送给全班同学的一句话是“老师真高兴,因为你们学会了欣赏自己的同伴。”评析与反思:传统教育的评价观理性但缺乏温情,用一把“标准尺”裁剪了无数孩子求学的梦。在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在进行他评、互评时,受客观因素影响往往很难掌握好发展性的评价标准,尤其是刚刚步入小学校门的一年级小学生。所以我没有从正面直截了当地去教化那些看起来虽客观但却不很友善的评价,因为帮助低年级学生形成一种积极正确的评价观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应该像知识的生成一样让学生自已去主动建构。怎样去建构呢?我的策略是延迟对评价主体的评价,加速对评价客体的提前施教,使他评中评价的主客双方同时获得意义的建构。对马佳欣而言,他建构的是知识和自信,对其他成员而言,建构的是一种开放的心态,一种接纳的气度,一种动态生成的评价观。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因为学生今天的评价观就是他们明天的世界观。这是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案例,尤其是教学实录这堂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各种评价性语言的运用,让我体会到这也是一种课堂教学艺术。很多一线的教师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当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着“你明白吗?”或者“你懂了没有”的时候,可能因为用语不当而引起的教学损伤已经悄然而生,我们却浑然不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又怎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呢?更不用去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目前,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已成为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评价性语言“引动”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效率的教学活动,就是我们一线教师所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