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要点“音乐课程标准”框架一、前言——背景、课程性质与价值、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二、课程目标——总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学段目标(1-2/3-6/7-9年级)三、内容标准——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资源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力图反映社会发展对国民相关素质的基本要求●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指导思想:●重视吸收国际音乐教育的优秀成果,力图切合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课程定位:◆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课程性质与价值一、审美体验价值二、创造性发展价值三、社会交往价值四、文化传承价值课程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3、面向全体学生4、注重个性发展5、重视音乐实践6、鼓励音乐创造7、提倡学科综合8、弘扬民族音乐9、理解多元文化10、完善评价机制原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标准“教学领域”的比较原大纲的“教学内容”(5个):1、唱歌2、唱游3、器乐4、欣赏5、识谱知识和视唱听音标准的“教学领域”(4个):1、感受与鉴赏2、表现3、创造4、音乐与相关文化两者的比较-----整合与扩展1、唱歌2、唱游3、器乐4、欣赏5、识谱、视唱听音1、感受与鉴赏2、表现3、创造4、音乐与相关文化标准“教学领域”的细化: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表现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它学科内容标准的设计力求符合儿童音乐认知的一般规律音乐教学活动力求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贴近学生生活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人的歌声——乐器的演奏声——音乐情绪——音乐表现要素——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的文化内涵新课程标准的五个主要特点:●课程性质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音乐教育作用于人的创造性发展价值●丰富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改进与完善课程评价机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目标之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目标之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目标之三: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目标之四: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目标之五: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目标之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音乐课程标准”文本力求达到的目标:●目标明确●理念清晰●领域扩展●知识难度降低●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易于理解执行谢谢请贡献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