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考试复习题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药炮制学考试复习题名解1、中药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2、水飞法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类药物,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3、饮片狭义—切制成的片、丝、段、块等形饮片状的中药。广义—中医理论指导下,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生产中成药用的中药.包括霜、油、片、丝、段、块4、相资为制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炮制药物,以增强药效。5、看水性:检查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的软化程度,即检查药材的吸水量。6、煅淬法将药物按明煅法煅烧至红透后,趁热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淬液)中浸淬,使之酥脆7、火候:指药物炮制的时间和程度,是药物受热程度、加热时间、火力大小的综合概念,即指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药物炮制的质量要求。8、炒炭存性:炒炭时只能是药物外部碳化,内部人保留其固有的气味,花、叶全草类药物仍可清晰辨别其原型,且勿全部炭化,更不能灰化-9、净制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前,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霉变品、虫蛀品及灰屑等,使药物达到药用纯度标准的处理方法。10、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其他:1。我国古代三部炮制专著的成书年代及作者《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敩,约五世纪)《炮炙大法》(明·缪希雍,1622年)《修事指南》(清·张仲岩,1740年)2。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探讨炮制原理研究中药减毒、增效、缓和药性及产生新药效的原理等。3。炮制的历代称谓:炮制、炮炙、修治、修事、修制、合和、合药、制药、治、制、制造等4。a.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包括那几方面?对四气五味的影响;对升降沉浮的影响;对归经的影响;对中药毒性的影响b.炮制对药理化性质产生影响的三个主要因素(加热处理,水处理和辅料处理)5。中药炮制的目的,各举三例说明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马钱子——砂烫或油炸,毒性降低。苍耳子——炒后毒性蛋白变性,毒性降低。川乌——生用大毒,多外用二、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酒炙黄连——缓和寒凉之性。大黄酒炙——缓和峻泻作用熟地甘温——性温主补:滋阴补血三、增强药物疗效:王不留行、决明子等被有硬壳,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炒后表皮爆裂,有效成分易煎出杜仲盐炙——降压作用增强醋制柴胡、香附——增强疏肝理气作用四、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大黄酒炙——上行清上焦热毒(目赤齿痛)。莱菔子炒后——以降为主:定喘止咳五、改变药物作用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砂仁盐制——增强温中暖肾、理气安胎作柴胡醋制——疏肝止痛作用增强(增强对肝经的作用)。六、便于调剂和制剂:当归片、麻黄段-----切制成片、丝、段、块后,既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也便于调配处方、分剂量砂烫马钱子、煅石决明-----火煅砂烫:矿物类、贝壳类、动物骨甲类药物,经煅制砂烫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调剂、制剂、煎出有效成分。七、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桑螵蛸蒸制后可杀死虫卵,防止孵化黄芩、天麻:含苷类中药——加热——可杀酶保苷,以利久储()。八、矫臭矫味,利于服用:紫河车、乳香、刺猬皮经炙(酒炙、醋炙、蜜炙)、炒(炒黄、麸炒、米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制霜、漂洗等处理后,可达到矫臭、矫味,利于服用的目的。九、制备新药:血余炭(人发煅制):止血散瘀。黑豆:滋补肝肾,养血祛风,解毒。黑豆馏油(黑豆干馏品):消炎、抗菌、收敛6。a)中药常用炮制辅料,各种炮制辅料的作用及炮制作用,适用于炮制哪些药物液体辅料辅料辅料的作用炮制作用适用药物1。酒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缓和药物的苦寒之性,引药上行,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矫臭矫味),防腐)补益药:地黄、女贞子。清热泻火药:大黄、黄连、黄芩、黄柏。活血化瘀药:当归、川芎、牛膝、白芍等。祛风通络药:威灵仙、桑枝、续断。动物药:乌梢蛇、蕲蛇、白花蛇。2.醋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增加溶解度,提高疗效,引药入肝,缓和药性,降低毒性,矫臭矫味,杀菌防腐。活血化瘀止痛药:延胡、莪术、乳香、没药等疏肝行气药:柴胡、青皮、香附等。峻下逐水药:甘遂、大戟、芫花具有特殊气味的药物:乳香、没药、五灵脂。3.蜂蜜能补中润燥、解毒、缓协同作用,增强润肺止咳,补脾化痰止咳药:麻黄、紫菀、百部、马急止痛,矫味矫臭。益气的功效,解毒,缓和药性,矫味矫臭,减轻药物的副作用兜铃、白前、枇杷叶、款冬花。补中益气药:甘草、黄芪、党参。4.食盐水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矫味。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疗效(增强滋补肝肾,滋阴降火,疗疝止痛作用);引药入肾补肾固精、利尿、疗疝止痛、泻相火的药物——知母、巴戟天、杜仲、泽泻、黄柏、砂仁、车前子、菟丝子、补骨脂、荔枝核等。5.生姜汁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解毒抑制药物的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厚朴、竹茹、草果、半夏、天南星、白附子、黄连等。6.甘草汁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去痰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降低毒性,增溶(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率甘草具有解毒作用远志、半夏、吴茱萸、巴戟天。7.黑豆汁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滋补肝肾.增强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效。何首乌8.米泔水益气,除烦止渴,解毒,清热凉血,利小便,对油脂有吸附作用。吸附油脂,降低药物辛燥之性,增强补脾和中的作用。苍术、白术等。9.胆汁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润燥。降低毒性、燥性增强疗效天南星、黄连。10麻油清热,润燥,生肌。使质地酥脆,降低毒性,增强滋补作用马钱子、蛤蚧、三七等11.羊脂油补虚助阳,润燥,祛风解毒.增强补肾助阳作用。淫羊藿。固体辅料辅料辅料的作用炮制作用适用药物1.稻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增强补中益气作用降低刺激性和毒性矫正药物的腥臭味作为附加判断指征斑蝥、红娘子、党参等2.麦麸和中益脾。缓和燥性,去除异味,增强疗效,缓和药性吸附油质,使药物色泽均匀一致。枳壳、僵蚕、苍术、肉豆蔻等3.白矾解毒防腐,祛痰杀虫,收敛燥湿防腐,降毒增效半夏、天南星、白附子.4.豆腐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较强的沉淀与吸附作用,可降低药物毒性,藤黄、珍珠(花珠)、硫磺去除污物5.土温中和胃,止血止呕,涩肠止泻。降低药物刺激性,增强疗效,具有中间传热体作用,使药物受热均匀白术、山药、当归、白芍6.蛤粉清热,利湿,化痰,软坚。除去药物腥味及滋腻性,增强疗效,有中间传热体作用,使药受热均匀.阿胶、鹿角胶。7.滑石粉利尿,清热,解暑。使药物质地酥脆,降低毒性,矫正不良气味,具有中间传热体作用,使药物受热均匀。刺猬皮、鱼鳔胶、水蛭、黄狗肾、象皮等。8.河砂中间传热体,使药物受热均匀。使质地坚硬的药物松脆。降低药物毒性。除药物的非药用部位马钱子、穿山甲、骨碎补、狗脊、龟甲、鳖甲等。9.朱砂镇惊,安神,解毒。增强药物宁心安神作用。麦冬、茯苓(神)、远志b)对含生物碱的中药常用哪些辅料炮制------酒、醋等7。”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一话是谁提出的(陈嘉谟)8。归纳“雷公炮制十七法“的作者明代缪希雍在《炮炙大法》中归纳总结而成。9。中药炮制的分类方法有几种?具体内容是什么?6种:1.雷公炮炙十七法2.三类分类法3.五类分类法4.药典分类法5.药用部位分类法6.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10.a)中药净选的主要内容及适用药物?清除杂质分离药用部位清除非药用部位他加工(碾捣、制绒、揉搓、拌衣)b)常需搌捣的药物---某些质地特殊或形体较小、不便切制,而整体应用又会影响有效成分煎出的药物1.矿物类:自然铜、龙骨、龙齿、石膏等。2.甲壳类:穿山甲、龟甲、石决明、牡蛎等。3.果实种子类:苦杏仁、桃仁、苍耳子等。4.根及根茎类:川贝母、制半夏、三七等。5.其他类:神曲、雷丸、乳香、五倍子等。11。药物发芽与发酵的条件发酵的条件:1.菌种:微生物2.培养基(营养物质):水、氮、碳、无机盐3.温度:30℃~37℃4.湿度:70~80%。5.其他pH4~7.6,有充足的氧或二氧化碳发芽条件1.种子或果实成熟饱满,发芽率85%以上。2.温度:18℃~25℃3.湿度:喷淋清水2~3次/日,湿度42~45%。4.适当避光。5.充足的O2。12。扣锅煅时,判断药物煅透的方法1.贴纸法:贴于盖锅上的白纸变深黄色。2.滴水法:滴水成珠(水滴于盖锅上即沸,并成珠状不散)。3.放米法:放于盖锅上的米变深黄色。4.留孔观烟法:烟雾由白→黄→青→无烟。13。中药炮制有哪些传统的制药原则及具体制药方法?其含义?各举3例说明a.相反为制(反制)---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炮制药物,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制药方法:改变药物的性能(性味功效升降浮沉)。例:酒炙大黄(上行清上焦血分热毒);酒炙黄连(缓其寒凉之性);胆汁炙天南星(降低其毒性,改变药性)b.相资为制(从制)---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炮制药物,以增强药效。制药方法:调整药物的五味或矫正劣味。例:盐炙知母(滋阴降火作用);酒炙仙茅(温肾助阳作用);蜜炙百合(润肺止咳功效)c.相畏(相杀)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或药物)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药物的毒、副作用.制药方法:改变药物外观形态和分开药用部位。例:生姜、白矾制半夏、天南星d.相恶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炮制药物,以减弱药物的烈性.制药方法:改变药物的性质(药性功用)或质地。例:麸炒枳实可缓和其破气作用;米泔水制苍术(米泔水可缓和苍术的燥性)。14。中药常用的水处理方法及适用药物,药物的干燥湿度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淋法、洗法、泡法、漂法、润法、加热软化法适用药物: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类、叶类、果皮类药;有效成分易随水流失的药物。如:薄荷、荆芥、佩兰、香薷、枇杷叶、陈皮、甘草干燥湿度:合格饮片的含水量控制在7~13%。15。常见的饮片类型及切制原则质地切制类型1致密、坚实者薄片2松泡、粉性大者厚片3为突出鉴别特征,或美观,或方便切制直片、斜片等4形态细长,成分又易煎出的段5皮类、宽大的叶类药材丝6为了方便炮炙(如酒蒸)块或片16。哪些药物经炮制后可产生治疗作用:血余、棕榈、炉甘石、石膏17。各种炮制方法的含义、操作方法、分类及适用药物i.净制=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前,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霉变品、虫蛀品及灰屑等,使药物达到药用纯度标准的处理方法。操作方法:挑选、筛选、风选、水选、刷净、刮除、剪切、火燎、压碾、燀、水飞等。ii.切制=将净制、软化好的药材,利用一定的机械切制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段的炮制工艺操作方法:软化----切制(手工:切、镑、刨、锉、劈。机械:各种切药机)----干燥iii.炮炙炒法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大小分档,置预热的炒制容器内(加或不加固体辅料),用不同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翻动或转动,使之达到规定程度的炮制方法。操作方法:(1)热锅---容器热后投药(2)投药:锅热到一定程度,投入净制与大小分档的药物(3)翻炒:投药后及时、迅速、均匀、有规律的翻炒,先慢后快,要亮锅底(4)出锅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拌入定量的液体辅料,待吸收后进行拌炒,或先将药物炒至一定程度后再喷洒定量液体辅料进行拌炒的炮制方法。即液体辅料与药物拌炒的方法。操作方法:1.先拌辅料后炒药(润炒)-----药物+辅料,拌匀闷润汁液吸尽,炒制容器,用文火或中火、炒干或炒至不粘手、黄色或色泽加深。2.先炒药后加辅料(喷炒)------药物炒到变色、色加深、有爆鸣声或表面微溶,然后喷洒液体辅料,再炒干、黄色、显油亮光泽适用药物:(一)先拌辅料后炒药:大多数药物(二)先炒药后加辅料1.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材:乳香、没药、五灵脂。2.含粘液质多的药材:知母、车前子。3.质地致密:百合、槐角。4.个别炭药:醋艾叶炭。煅法用高温加热处理药材,使之酥脆易碎的方法操作方法:1.敞锅煅:将药物置煅锅内煅烧。明煅法2.炉膛煅(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