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衣袖结构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衣袖结构设计衣袖是服装中的一部分,覆盖着全部或部分的手臂。与衣领相比其功能性比装饰性更为重要,要求在确保手臂活动自如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多样化的设计。衣袖的款式多种多样,既有长袖、九分袖、七分袖、中袖、短袖、盖肩袖之分,见图5-1;也有一片袖、二片袖、多片袖之分;就其形状而言,又可分为灯笼袖、喇叭袖、花瓣袖、泡泡袖、插肩袖、落肩袖、连袖等,见图5-2。第一节衣袖基本型结构及主要部位分析一、衣袖的结构线名称衣袖的基本型是各种袖型变化的基础,尤其女袖更为重要。在样板设计前应掌握衣袖结构线名称。见图5-1-1。二、衣袖的测量部位(亦可参照第一章/第四节/人体测量)衣袖的测量部位主要包括袖长、臂围、袖肘围、手腕围、手掌围,测量方法如下:(1)袖长手臂呈自然下垂状态,从SP向下量至手腕点或所需长度。(2)臂围在上臂最丰满处小平围量一周。绘制合体袖型时此部位尺寸很重要,有弹性的面料可直接采用测量的数据,其他面料需加放一定松量方可使用。(3)袖肘围手臂自然下垂,通过肘关节突出点水平围量一周,并加放一定的松量后使用(亦可将手臂弯曲取得其数据)。(4)手腕围沿手腕桡骨突出部位围量一周,是确定袖口尺寸的依据。(5)手掌围将拇指往掌内收进,在手掌最宽处围量一周,是确定袖口穿脱方便的依据,也是确定服装口袋大小的依据。三、衣袖基本型结构袖片基本型应在上半身衣片基本样板完成后进行,制图时需掌握两个数据:袖窿弧长(AH)和袖长(SL)。注:AH值为前、后衣片的袖窿弧长之和,测量方法为:将软尺立起,沿袖窿边缘分别测量,前袖窿弧长为前AH,后袖窿弧长为后AH,如图5-1-2。(一)衣袖基本型结构的制图方法一,见图5-1-3。制图说明:1.做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由交点向上量取袖山高AH/3。2.前袖肥取前AH值,画袖山点到袖深连线。3.后袖肥取后AH+1cm,画袖山点到袖深连线。4.袖肘线(EL)SL/2+2.5cm。5.袖长线由袖山顶点向下量袖长尺寸。(二)衣袖基本型结构的制图方法二,见图5-1-4。四、主要部位结构分析1.袖山形状与人体的关系(见图5-1-5)人体上肢靠近肩部是一个曲面,臂根横截面似椭圆形,其周长最大,也称为臂围。肩端至腋窝间的大小a是确定袖山高的依据,将上肢臂根线展开,加入肩部的吃势和一定松量,便得到袖山的基本型。2.袖山高与袖窿的定位依据手臂腋窝的水平位置,衣袖基本型可分为袖山高与袖筒两大部分,为了穿着的舒适及便于活动,衣片的袖窿线设置在人体的腋窝稍向下处,由于袖深与袖窿的位置相对应,因此袖片也要在腋窝处稍向下量取袖山高确定袖深线,袖深线可设置在腋窝下方2cm处,见图5-1-6。3.袖山的确定袖山高采用AH/3确定的意义在于构成的袖筒与衣身的角度刚好为45°左右,对照人体工程学,这种状态正好是人体手臂即不抬高也不垂直的中间状态。当袖子贴体度、袖肥大小及袖窿深浅改变时,袖山也将随之变化,袖山是控制衣袖结构及风格的关键。袖山高的确定方法除了利用公式计算外,还可以采取作图的形式来完成,见图5-1-4(袖山高的确定)。4.袖肥的确定袖肥大小的确定,首先应考虑手臂能进出袖子,通常其最小值要保证袖肥在容纳上臂围最大尺寸基础上加放至少1cm的空隙量,将袖子展开成平面后再增加4~5cm的松量。若考虑活动的机能及款式的需求,其松量还可适当增加。5.袖山与袖肥的关系袖山弧长的取值是通过AH值(袖窿弧长)得来的,这种配袖方法比较科学,可以确保衣袖与袖窿的吻合。原则上讲袖山弧长与袖窿弧长应该是相同的(暂不计算缩缝份),否则不能缝合。可是,这并不意味衣袖的造型只有一种选择,虽然袖山与袖窿的长度不能改变,但袖深的取值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是可以变化的,从而导致袖肥也会发生变化,即:在AH值不变的情况下,袖山越高,袖肥越瘦,袖山越低,袖肥越肥,因此袖山与袖肥的关系成反比,见图5-1-7。从袖山结构的立体角度看,袖山高制约着衣袖和衣身的贴体程度,袖山越高,衣袖就越瘦而贴体,腋下无多余褶皱,合身舒适,肩部造型鲜明,袖子外型美观,但不宜活动,适合于活动量不大的礼服、制服和较庄重的服装;反之袖山越低,衣袖就越肥而宽松,腋下容易堆褶,肩部造型模糊而含蓄,但活动方便,更适合于活动量较大的便装。6.袖窿与袖山的关系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袖山与袖肥的反比关系,但无论袖山与袖肥怎样变化,袖窿的形状并没有改变,严格的说这是不符合舒适和运动功能的,也不能达到较理想的造型要求。按照袖山高制约袖肥和贴体度的原理,它也应该对衣身的袖窿状态有所制约,因为袖子总是要与衣身缝合的,所以袖窿理应与袖山、袖肥的造型相匹配。根据“合体度”对袖窿的制约规律,在选择浅袖山结构(宽松袖)时,袖窿应开得深度大、宽度小,呈窄长形,袖窿弧线也随之变缓;相反选择深袖山结构(合体袖)时,袖窿则越浅并贴近腋窝,其形状接近基型袖窿的椭圆形。图5-1-8为衣袖与袖窿合理匹配图,从图中可看出随着衣身的胸围放松量的逐渐增加,袖窿逐渐加深,肩斜线会随之抬高,肩端点的位置需向外移动,那么与此相对应的袖山部位也应随之进行调整,降低袖山高,增加袖肥和袖筒尺寸,服装整体造型从合体、严谨变为宽松、随意。四、袖基型的结构变化(一)袖肘省的变化由于人体手臂自然下垂时呈前倾状态,见图5-1-9(1),而袖基型的袖筒部分并不能满足此需要,用袖肘省可解决袖筒部分的合体问题。1.纵向袖肘省的绘制方法,见图5-1-9(2)。2.横向袖肘省的绘制方法,见图5-1-9(3)。纵向袖肘省的长度较长,设置在袖口处,有时不符合款式要求,所以常被转移至侧缝处形成一个短而小的肘省。袖肘省的可以转移的。手臂自然下垂时肘关节呈略凸起的状态,向前运动时,这种状态更明显。既然有凸起,肘省就可以围绕此凸起为中心任意作省的转移,和胸省的转换方法很相似。所以,利用袖肘省的转移可设计出多种袖型,见图5-1-10。(二)袖山的变化袖山是指袖子与袖窿缝合部位的弧线。在袖子的基础样板上,用分割展开的方法,使袖山弧长增加一定的量,然后利用叠褶或变形等工艺手段,将袖山弧长增加的量缩至与袖窿的长度相等,当袖山与袖窿缝合后,能使袖子的外观产生变化。在袖山的变化中,根据工艺手段的不同,又可分为抽褶和做省两种,见图5-1-10。1.袖山抽褶例如:常见的泡泡袖就是一种改变袖山弧长、利用褶裥的工艺手段而获得的一种袖型。如图1-1所示,变化方法如下:⑴.划出剪开指示线。使用袖基型按图中虚线所示作出剪开指示线。如图1-1-1⑵.分割袖片。沿虚线将袖片剪开,从袖山头D点到袖肘线的中点C点,再由C点分别剪开至A点和B点,使这些剪开线在箭头处连接。⑶.展开袖基型。在另一张纸上,将袖肘线C点向上拉开3cm(或更多一些)形成C1和C2点。随着C点的移位,D点也会产生移位形成D1和D2点。E点移至E1点,F点移至F1点,A、B两点保持不变。然后重新画出袖子的外轮廓线,沿长袖中线到袖山头以确定绱袖标记。如图1-1-2图1-1图1-1-(1、2)这种变化改变了袖子制图的形状,使袖山弧线的长度增加了多余的份量,并且抬高了袖山高度,将这些多余的份量经过抽褶或叠褶工艺手段的处理,成型后的袖山就会向上凸起,呈现蓬松的造型。图中AB线的位置不同,袖子的造型也不相同。2.袖山带省如图1-2,其变化方法如下:⑴.划出剪开指示线。将袖基型按图1-2-1中所示划出剪开线。⑵.剪开指示线。沿虚线分别将A、B、C点剪开至D点,注意E、F点不要剪断。⑶.放出省量。将D点抬高3cm后,使A、B、C处分别放出相同的省量。⑷.修正袖型。如图1-2-2所示修正袖型。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带省的袖山。袖山带省的袖型还有多种,课后我们可以当作练习来思考一下。二、袖管的变化袖管是指袖山至袖口的一段筒形。1.袖管适应手臂的形状为了使袖管适应手臂的自然形状,可以采用收省及修改袖侧缝的方法。由于人体臂部肘线以下的部分略向前倾斜,倾斜角约7°。根据臂部的结构特点,可对袖基型作如下调整。如图2-1-1⑴.调整袖中线。将袖中线与袖口线的交点向前移动2cm确定C1点。⑵.确定袖口。以C1点为中心分别向前、后定出袖口大C1H和C1I。⑶.作分割指示线并进行分割。如图2-1-2作出分割指示线,将肘线KG1部分和后袖线KD1部分切开,注意K点不要剪断。⑷.旋转袖基型,展开肘省。将切开的部分向前旋转使E1点与I点重合,使KG1张开形成肘省,并画出新的袖轮廓。如图2-1-2这是通过调整改变了袖管的形状,使袖管与人体臂部的形态相近似。图2-1图2-1-(1、2)2.夸张袖管就是利用分割展开袖管的方法对袖子的造型加以改变。如夸张肘线以上的袖管,可形成上松下紧的袖型结构;夸张肘线以下的袖管,又可形成喇叭袖等。如图2-2所示,是一种喇叭袖的造型。变化方法如下:⑴.确定分割线。将分割线确定有在袖肘线向下约3cm~4cm处或在袖肘线上。将袖基型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如图2-2-1⑵.上部分的确定。在袖肘处的袖缝两侧分别进去2cm,重新划出袖轮廓线。⑶.下部分的确定。将袖肘线以下纸样分割成6份,并呈梯形展放,即上少放或不放,下多放,(上方放1cm,下方放3cm)。如图2-2-2。⑷.圆顺展放后的弧线即可。这是一种将袖管上部收进,下部放出的结构,使袖子呈现类似于喇叭的造型。图2-2图2-2-(1、2)三、袖口的变化袖口的变化对于整个袖子的造型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袖口处可以采用多种变化方法,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它归为三类。1.开衩在袖口处开衩主要体现的是其攻能性。如图3-1,虽然袖口收进符合人体手臂的造型,但穿、脱起来却很不方便,因此可在袖口处增加开衩来弥补这一不足。其变化方法如下:⑴.确定袖中线。依据人体手臂向前倾斜的原理,将袖中线向前移动2cm至C1点。⑵.确定袖口尺寸。如图3-1-1所示,从C1点向前找出袖口大(12cm)至I点;向后找出袖口大+省量(7~8cm)至H点。⑶.确定袖衩位置。如图3-1-1将袖肘线分为两等份并向下2~3cm找到K点;将后袖口分为两等份至D1点并分别向两侧找出省/2大。⑷.划出袖开衩及袖轮廓线。如图3-1-2所示,将袖衩及袖轮廓线划好,找出袖衩扣眼的位置。图3-1图3-1-(1、22.抽褶在袖口处打细褶,对于袖管比较肥大的袖子来说,既解决了实用性,又体现了装饰性。图3-2是常见的灯笼袖,变化方法如下:⑴.展开袖口。将袖基型的袖口如图3-2-1所示分成4等份,沿线剪开,使袖山弧长不变,作锥形展放至所需肥度,通常放出3~5cm。⑵.袖口抽褶。在袖口向上3cm处用松紧带按手腕尺寸抽成细褶即可。图3-2-(1、2)3.袖头袖头是袖口变化常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人的日常行为离不开手的运动,手势能表达不同的情感,被视为人的第二表情。袖头在服装中也被视作继领之后的第二视觉中心。袖头处理得好,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袖头的基本形状是直条形,对这一直条的变形,可以获得各种袖头的式样。袖头的设计,要从功能性和装饰性两方面来考虑。A.图3-3是功能性较强的袖头;B.图3-4是装饰性较强的袖头。在袖子的设计中,如果将袖山、袖管、袖口同时变化,或将其中的某两部分加以变化,就可以得到更多种袖型。如图4-1所示,是将袖山、袖管、袖口同时变化的灯笼泡泡袖。总之,无论袖子怎样变化,都是由袖山的高低、袖山弧线的长短;袖管的肥瘦和长短;袖口规格所决定的。只要我们掌握了其变化的基本规律,再配以合理地运用各种装饰方法及工艺手段,那么不管多么复杂的袖型都能够迎刃而解。第二节圆装袖结构设计一片圆装袖也称两片袖第三节连袖结构设计第四节插肩袖结构设计第五节衣袖款式式实例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