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都市新城镇发展特点比较分析《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要把发展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聚散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为此,21世纪上海将实施以新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的城镇化战略,通过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努力构筑特大型国际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确定了松江、芦潮港海港新城等9个新城和安亭等22个中心镇。“十五”时期,上海将重点发展“一城九镇”,即松江新城和朱家角、安亭、高桥、浦江等9个中心镇。世界上许多大城市于20世纪50年代便实施了“大城市、大郊区”的城市发展战略,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对于上海实现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大有裨益。一、国际大都市新城镇发展的阶段性分析大城市新城镇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之为“卧城阶段”。第二阶段可称之为“卫星城”阶段。第三阶段可称之为“新城镇”阶段。大城市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集中与疏解是城市发展的两大作用机制。城市经济效应表明,当城市全部经济的总产出增加时,城市综合生产成本下降。其基本原因是“因企业(或活动)设址接近另一个企业(或活动)而产生经济活动的成本节约”。所以,经济规律说明,无论是工业经济时代还是信息化时代,企业总是离不开城市而生存,企业越集聚,越需要城市空间集聚效应来保证。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城市的核心作用越来越明显,它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病不是固有的,大城市病的关键不在于大,而在于大的形态结构和投资结构。只有结合乡村与城市的优势,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城市才能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城市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产物,小城镇是城市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二、国际大都市新城镇的特点比较分析(一)新城镇发展的原因与目的1、英国伦敦政府支持大规模新镇开发的原因,一是战后伦敦和英国东南郊地区急剧增加的城市人口需要疏解;二是英国中部工业发达地区产业结构需要调整;三是政府根据当时的趋势估计,需要预创居住、就业条件和预留规划用地。英国的新镇开发可分为3个阶段:(1)1946-1955年。目的为了吸引大城市的过剩人口,主要特点是城镇规模较小、密度较低、功能分区清晰、较多考虑社会效益而较少考虑经济效益。(2)1955-1966年。主要特点是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功能分区趋向于综合功能分区格局。(3)1967-1976年。这一时期的新镇大部分由在老镇基础上开发新的工业区和居住区形成,对于不适合单独扩展的小镇进行了成片合并。2、韩国政府发展新城镇主要基于以下4个方面理由:一是解决汉城的住房问题,二是在绿带地区以外获得便宜的住宅用地,三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新住宅和郊区生活的需求,四是缓解汉城的拥挤状况。新建卫星城镇主要是卧城,致使城郊铁路、公路车流拥挤。3、法国巴黎自1910年成立第一个扩建委员会始,就开始了巴黎城市发展的不间断研究,特别是二次大战后,巴黎的规划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一二十年的酝酿,逐步明确和完善,从规划思想到具体的规划手法都有独到之处。他们认为,大城市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以人为的强制手段压制大城市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实际的。1965年,由保尔德鲁弗里主持制定的“巴黎区域指导性规划”提出了“保护旧市区、重建副中心、发展新城镇、爱护自然村”的构想,以建设副中心缓解城市中心区的矛盾,沿城市切线方向建构两条由东南向西北平行的发展轴,布置新城解决城市发展问题,使巴黎的发展纳入规划控制的轨道。4、日本东京是世界大都市之一,具有典型的单核中心的结构特征。对于1000万人口的大城市,向心放射型的单核城市结构是无能为力的,必须寻求一种更为开放、更适合成长和变化的新的地区结构。他们于1960年提出了“以城市轴为骨干”的城市结构改革方案--“东京规划-1960”,将东京的城市中心功能展开在城市轴上,建设副中心、新城市、新镇,构成具有发展潜力的开放结构。(二)新城镇发展的开发机制与政策措施1、国际大都市城镇开发机制的3种类型(1)基本由政府包揽--以伦敦和汉城的新城镇开发为代表(2)“公办商营式”--以香港的新城镇开发为代表(3)基本以私人开发商为开发主体,但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以东京的新城镇开发为代表2、国际大都市新城镇发展政策的6个共同点(1)注重区域指导性规划的制订(2)鼓励规划理念创新(3)土地一般按未开发前的价格收购(4)制订若干法规,以优惠政策吸引人口和产业流入(5)基础设施建设先行(6)融资渠道多元化(三)新城镇发展的趋势与意义世界人居学会认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是世界上第六个重要城市链。而上海小城镇是依托长江三角洲的城市链而发展的,因此,分析把握城市链的特点对于上海新城镇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城市链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洲际经济铰链作用2、高密度的交流联系3、社会经济的多样性4、创新的孵化器5、网络是关键三、国外经验对上海新城镇建设的若干启示参照国际大都市经验,上海的新城建设有下列几点可以借鉴:(一)将新城开发作为上海城市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结构的调整应综合城市空间发展结构的调整和城市产业经济的调整等多方面的结构调整。新世纪开发的新镇要能在实质性意义上起到3项作用,即吸纳农业剩余人口,提高被吸纳人的稳定度,平衡大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城市空间发展结构。(二)控制好生态敏感区和建设敏感区绿带以公园和农田为不可侵占的自然带,阻止了城市无休止地向外蔓延。因此,通过绿带对建设进行严格的控制成为伦敦新镇建设的重要手段。1938年,英国绿带法以立法的形式赋予地方当局购置伦敦周围土地的权力,以控制它的发展。但是由于通过购置土地来实施绿带的代价太大,昂贵的地价使得计划受挫。直到1947年城乡规划法将开发权力“国有化”以后,绿带建设计划才真正得以大规模实施。(三)新镇开发要有合适的规模国外新城规模,一般有3种预测方法,一种是根据开发商投资能力进行预测;一种是根据适用土地大小和市中心疏散人口计划进行预测,一般以20-25万人作为最优化人口规模;第三种是根据三种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而推测总人口。国外新城发展经验证明,大城市发展新城规模要适度。1965年巴黎新城原规划为7个,后归并为5个,平均每个新城规模为30万人,占地100平方公里。他们认为新城合理规模为25万人左右,并认为城市规模应根据就业岗位而决定,适当考虑一部分流动客流,即住在新城,工作在巴黎市区或其它地区的居民。新城镇距巴黎市中心约20-40公里,并有广泛的铁路和公路交通与中心相联系。建议上海新城今后和中心城一部分住房建设综合统筹开发,促使新城早日形成适度规模。(四)新镇开发要有生态环境“门槛”限定新镇开发要体现一个全新的规划理念。要把城市的生态的问题列到城市规划、开发、建设的首位,并且要有一个围绕这一新的规划理念制订的整套的实施计划。新镇生态环境的“门槛”限定有两层意思,一是量的限定,二是质的限定。(五)营造优美而富有特色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包括出行环境、居住环境及休闲环境等。国际化大城市在建设郊区城镇中特别重视人居环境的营造。如伦敦密尔顿凯恩斯在布局上改变了传统的邻里单位的概念,将商业服务设施、学校等设置在街区边缘和交通干道附近,为各街区居民提供多个选择的机会,同时还将无污染的小工业设于街区内,形成“环境区”,极大地方便了居民。上海郊区城镇建设应实现5个结合:1、与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相结合2、与本地区的文化内涵相结合重塑“水体环境”、诱发“街巷魅力”、发扬“水乡之柔”、利用“历史空场”、维护“整体韵味”、发挥“绿的优势”、实现“跨时代嫁接”3、与本地区的功能定位相结合4、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5、与地区生活方式相结合(六)立体经营立体经营是一种以快速公交为主的网络经营,核心思想是以技术创新节约利用土地等资源,创造高效、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如离华盛顿国会山16公里的巴尔斯顿镇,在1979年地铁车站建成以前,商业设施十分缺乏。1995年,该镇的商会发起重建镇中心,在地铁上方兴建28层商业中心,该中心是旅馆、办公楼、零售商店和宿舍的综合楼。附近79个街坊兴建了2500套住宅,37万平方米的商业建筑,3座豪华旅馆。3平方公里的重建区,有2万工作岗位和6000户居民。取得上述成就,主要是规划理论创新,实施了立体经营,紧凑发展,疏密相间的公园旷地与体量匀称的建筑广场、步行天堂等均反映了城市的新思想,使该镇富有生气。该镇商会还获得发放产业债券的机会,兴建有3200个车位的停车场和换乘枢纽,该枢纽建造了高档餐馆、旅馆、时装店、酒吧、咖啡厅等设施,吸引其他投资客商前来。80年代,联邦政府的科学基金会、环境污染研究中心、美军立法机构、联邦保险公司等国家机构纷纷从华盛顿市中心迁至巴尔斯顿镇。上海新城镇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规划竞赛带来许多新的思潮,也出现许多新的矛盾。如新城镇规划竞赛,有些缺乏GIS信息供应,以致设计方案缺乏自然景观评估。如新城镇规模需否从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入手,形成20-25万人以上的优化规模,并严格地按照国外和香港地区经验,保留现有村镇的优秀文脉,创造性地塑造国际一流的新城。如新城建设要否研究生态城镇的开发,以及智能城市等21世纪新城发展新理论。又如新城镇规划竞赛正在逐个审批过程中,往往只有2-3天的专家评审后就进行设计合同的签订,这与规划管理法规将会产生一定矛盾。因此,从健康地发展上海新城镇角度出发,亟待制订上海新城镇开发条例或规划导引,以更好规划发展上海新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