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新特点与中国经济发展南京大学商学院张二震2010年9月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在我国加入WTO之前,很多人担心中国经济经受不住外来冲击,“狼来了”的讨论很是热烈。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的优异表现,逐渐打消了人们的疑虑。自从2001年12月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开放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我国利用外资额和对外贸易快速攀升,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引进国和第一大外贸出口国。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增长速度2001年469亿美元增长15.1%2002年527亿美元增长12.5%2003年535亿美元增长1.4%2004年606亿美元增长13.3%2005年603亿美元增长—0.5%2006年695亿美元增长14.6%2007年748亿美元增长13.6%2008年923亿美元增长23.58%2009年950亿美元,增长3%(仅次于美国)2010年1—7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459家,同比增长17.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83.54亿美元,同比增长20.65%。7月当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082家,同比增长12.8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24亿美元,同比增长29.2%。对外贸易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200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000多亿美元,2002年6200亿多美元,2003年8500多亿美元,2004年超过1.1万亿美元,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1.4万多亿美元。•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1.7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全年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2007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出口大于进口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2008年外贸额达2.56万亿多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出口1.42万亿多美元,增长17.%;进口1.13万亿多美元,增长18.5%。贸易顺差295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5%,净增加328亿美元。•据中国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下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减少34.2%。•2009年中国外贸完成了保市场、保份额的既定任务,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维持在9%左右,全年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海关总署8月10日发布今年1至7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170.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9%。其中出口8504.9亿美元,增长35.6%;进口7665.6亿美元,增长47.2%;贸易顺差为839.3亿美元,减少21.2%。•海关统计显示,今年7月份,我国进出口值2623.1亿美元,增长30.8%。其中出口1455.2亿美元,增长38.1%;进口1167.9亿美元,增长22.7%。从环比来看,今年7月份进出口较6月份环比增长3%。同时,这也是继上个月后,月度出口值及进出口总值再次创历史新高。•自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以来,我国和东盟的贸易往来激增,为我国金融危机之后的复苏打开了一个较好的突破口。•外汇储备。2001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为2000多亿美元,到2005年底达到了8000多亿美元,到2006年末,中国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5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一。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4542.75亿美元。经济增长•库兹涅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加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30年多来,由于中国政府采取了正确的渐进式的改革开放战略,努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成就。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96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203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5823亿元,同比增长10%。按照当时汇率计算,人均超过1000美元。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59878亿元,增长10.1%。2005年中国GDP总值为1830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4年增长了10.2%。2006年中国GDP总值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2007年,中国GDP为249500亿元,增长11.4%。2008年,中国GDP为314050亿元,增长9.6%。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按照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7%估计,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8.7%,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大约0.6个百分点,直接减缓了世界经济衰退的幅度。2001年占世界份额超过70%的中国制造产品产品产量占世界份额VCD视盘机2000万台70%收录机4.4亿台70%钟表15亿只76%丝7.33万吨70%日用陶瓷120亿件70%拖拉机210万台83%集装箱153万TEU83%金属打火机6亿只80%中国产品产量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728万辆,2007年,中国汽车总产量为888万辆,2008年是960万辆,2009年突破1300万辆。•中国人均GDP,1981-1987年始终停留在300美元以下。1988-1994年,上升至300-400美元的水平。20世纪中期以后,每年不断提高,1998年突破800美元,2001年突破1000美元,2008年超过3000美元。2009年超过3600美元。•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中国是目前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经济社会生活会出现一些新特征:经济结构上,三次产业优化升级,服务业将加快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都会明显提高;消费结构上,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消费呈现多样化,社会事业将全面发展;社会结构上,生活宽裕人群将成为社会主体,社会总体收入分布形态向“橄榄型”转变。社会学认为,这是比较成熟、稳定的社会形态。•这是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数据。世界银行1999年的分类是:人均GDP为755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756至2995美元为中下等收入国家;2996至9265美元为中上等收入国家;9265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中共十六大提出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而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人均GDP翻两番”。依2000年人均GDP计算,2020年应达到人均GDP3500美元。这个目标已经提早实现。中国虽然堪称经济大国,但还远未成为经济强国。中国的经济总量高,但200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700美元左右,仍居世界百位之后。中国是贸易大国,但加工贸易占据我国贸易的半壁江山,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为主,利润率低。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在精密仪器、高精度零件、新材料等领域仍主要依赖进口,出口行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不足20%。虽然中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1美元的贫困线标准,我国有1.5亿贫困人口;按照中国2009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农村贫困人口为3597万人,相当于法国人口的一半多。•我国的科技、教育、社会保障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9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远远落后于创新型国家的相关比例;我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40多美元,美国的相关数字是中国的几十倍之多;中国的残疾人口约8300万,相当于德国的总人口。在200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我国仅排第九十二位,被划归中等发展程度国家之列。现代管理学中有个“木桶原理”,即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是最长的木板。中国经济、科技等实力发展迅速,但城乡和区域发展水平仍很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制约发展的“短板”不少。发展经济学认为,当一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3855美元之后,如果经济能继续发展、产业结构能顺利升级,那么,该国就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但历史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恰恰是中等收入国家需要应对诸多复杂的技术、经济、社会和政治挑战的关键阶段,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的境地,故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例如,拉美一些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它们仍然徘徊在人均GDP3500—6000美元的发展水平上。为什么这些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难以实现持续增长呢?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城市化与工业化脱节。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化,而城市化则缺少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财力的支撑,因而随着农村居民大量盲目涌入城市,就业问题、住房问题、收入问题及社会保障问题凸显出来。第二,城市各行业和各阶层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悬殊,存在着“增长性贫困”。美洲开发银行一项研究报告表明,本世纪初,拉美地区城市人口的平均实际收入已退回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贫困人口陡增了2000多万人,总数达到2.27亿,占总人口的44%;其中赤贫人口约一个亿,占总人口的将近20%。第三,受新自由主义影响,实施全面市场化,导致社会保障过分依赖商业保险和个人储蓄。这虽然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和压力,却使穷人和社会下层人民的生活更加艰难。例如,在这种体制下,养老金、退休金等社会保障更多取决于参保人的收入水平和个人市场投资的回报额,这当然对富人有利;而社会下层的失业者、待业者和低收入者则基本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大门之外。第四,一些国家政府为避免下台,不得不出台对大企业和富有阶层有利的财税政策,以缓解资金外逃、支撑经济景气。同时,为缓解财政赤字,增加生产性、福利性投入,不得不开足印钞机,增加流动性,结果导致通胀严重。还有的国家政府为了摆脱财政困境,不得不寅吃卯粮,大量举借外债。第五,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内需萎缩,从而使粗放的增长方式和失衡的产业结构长期得不到改善。经济失衡又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政党斗争加剧、政府更迭频繁,国家经济社会政策缺乏连续性、有效性。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恶化,贪污腐败严重,也严重恶化了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可见,拉美一些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没有处理好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是一个重要原因。200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600美元,已处于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临界线。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我国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长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经济发展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当前,应特别重视深化收入分配及相关领域改革。北京大学刘方棫、哈尔滨工业大学李振明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与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全球传递路径•一是从美国向在美国有更多金融投资的国家传递,即从美国到北欧、西欧国家;•二是从衍生金融向基础金融传递,即从投资银行亏损到商业银行信用紧缩;•三是从发达国家到新兴市场,主要渠道是股市融资功能降低和出口下降。对新兴市场经济的威胁主要是股市下跌和出口增长间接影响实体经济。危机的传递路线•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下游消费品企业——上游资源装备型企业经济危机的理论解释•马克思:生产过剩(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凯恩斯:需求不足理论•熊彼得:商业周期理论•熊彼得的商业周期理论,主要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来解释经济波动和商业周期。追求高额利润的企业家的创新是造成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创新”之前,经济体系处于均衡状态。当创新浪潮出现时,对银行信用以及生产资料的需求扩大,引起经济高涨。新产品不断涌现—竞争加剧—企业盈利机会减少—信用收缩—转入衰退。然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