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节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概述第三节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第二节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花花活泼开朗,很愿意帮助小朋友。有一次,班上睿睿的衣服没有塞好,花花站在一边看看老师又看看睿睿,仿佛在问:“我能帮他吗?”这时,老师走到花花身边轻轻地说:“你看,睿睿皱着眉头那么着急,怎么了?是不是有困难呀?”花花说:“我去问问他吧!”“你怎么?”“我不会塞衣服。”花花便蹲下身帮睿睿塞好了裤子。睿睿高兴地说:“谢谢花花。”花花不好意思地说:“不用谢。”案例导入第一节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概述亲社会行为是指合作、分享、谦让、同情、助人等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亲社会行为按发生的情境可以分为两类:紧急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和一般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从动机出发,亲社会行为还可以分为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亲社会行为和自私的、期望得到奖赏的亲社会行为。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第一,具有亲社会行为的儿童可以从对他人的帮助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第二,亲社会行为可以成为儿童学习的范例,促进儿童对自我行为的调节。第三,亲社会行为可以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群体意识。三、亲社会行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第二节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3—4岁幼儿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大多是平行或独自活动和游戏;4—5岁幼儿开始出现合作行为,合作的目的性和稳定性逐渐增强;5—6岁幼儿自发的合作行为较多,合作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一、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12—24个月婴儿的分享行为随年龄增加加快,24—36个月婴儿的分享行为则随年龄增长而下降。3—4岁儿童的分享处于“自我”和“不会”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4—6岁儿童的分享处于“均分”和“慷慨”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二、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的安慰行为之所以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主要与他们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知理解力有关。因此,一般情况下,个体的安慰行为是随着个体理解力的发展而发展的。三、幼儿安慰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在0—3岁阶段就开始出现了帮助行为,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帮助的相关技能还较缺乏,幼儿帮助行为往往受到情境和成人的暗示。助人行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变化,表现出特别的发展趋势。四、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诚实和爱惜物品与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亲社会行为对社会有积极影响,换言之就是对社会有帮助。四、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3—6岁幼儿普遍具有同情心,同情的对象包括父母、教师和同伴,甚至陌生的他人和动物等。再者,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同情观念的发展水平有显著差异。大班明显好于小班,但两者仅在同情父母和同伴上有显著差异。五、幼儿同情心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三节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一)为儿童创设同伴交往与合作的机会(二)教给儿童合作的方法一、幼儿合作行为的教育分享行为是把自己的快乐和需要与他人联系在一起,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学会把自己的快乐分给他人,与他人共同享用属于自己的东西。二、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安慰是人类的一种经常发生的行为,也是人类社会生活所必需的。首先,要为儿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儿童充分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情感,并想象自己在类似情境中的感受。其次,让儿童学会安慰他人的方法。三、幼儿安慰行为的教育所谓助人为乐,就是指个体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行为。应当从小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行为。四、幼儿助人行为的教育(一)增强幼儿互相帮助的意识(二)教会幼儿助人的行为方式(三)为幼儿提供助人为乐的好榜样四、幼儿助人行为的教育同情心的产生基于两个条件:一是对各种事物的经验;二是丰富的想象。五、幼儿同情心的教育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