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论十大关系》在本学期学校开展我们修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同时,我精读了毛主席写的《论十大关系》。虽然文章较长并且其中的某些专业术语,句子我还难以看懂并加以理解,但读完之后还是为毛主席这一代伟人的先进思想及睿智思考所折服,让我有不小的感触。首先来看看《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时间以及时代背景。这篇毛主席的会议报告——《论十大关系》在1956年4月25日发表,刊登于《人民日报》1976年12月26日第一版。追溯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及时代特点,我们可看出:1956年初,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进展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开始把国家工作的着重点向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转移。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我们的国家在摸爬滚打中已经具有了3年多的实践经验。对于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再是一味地效仿,而是逐步找到,了解苏联在经济建设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借鉴,总结自己的经验,着手准备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它是由毛主席听取前前后后34个中央部委的汇报,经过中央政治局几次讨论集中总结出来的心血之作。总的说来,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讲话文稿中,深刻着重提醒大家以苏联的经验为鉴,并且总结了我国近几年来所积累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地基本思想。毛泽东同志对于我国在1950年以后那个时期提出的十个主要关系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从这些关系中可以看出,它们主要针对当时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建设,内部政治,整顿风气以对外态度及国家安全等方面,可以说覆盖面十分广泛。全面的为当时尚处于社会主义初期发展阶段的共产中国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其中对于国家经济建设方面,毛主席主要在第一组关系——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中着重涉及。为如何适当的安排国民经济,如何合理调整轻、重工业与农业做出了重点论述。其中毛主席特意提出了苏联以及一些东欧国家在农业、粮食基础不稳的情况下片面的发展重工业,最终导致一系列因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的前车之鉴。指明了它的借鉴价值。从而更坚决的阐释了“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注重农业、轻工业,使粮食和轻工业原料更多些,积累更多些,投到重工业方面的资金将来也会更多些”等方针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为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指明了大方向。充分体现了毛主席一直以来所提倡的“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的特色理论。以我愚见,毛主席的这种“欲速则不达”“厚积而薄发”有远见的长期发展态度也是符合中国古人长久以来的传统思想的。另外毛主席提出的最后一组关系——中国与外国关系也让我有了不小的触动。毛主席先是在这一段承认了(也建议大家承认)处于社会主义初期的新中国要积极借鉴、学习外国的发展经验。放下架子,做一个学习者的谦虚态度也贯穿了始终。但在强调学习的同时,主席又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一切照抄,机械搬用”“对任何事物都不加分析,完全以风为准”的不可取性。而是提倡“洞察事物的两点”“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的学习态度。这也体现出了他“与时俱进”“批判吸收”的先进思想。毋庸置疑,《论十大关系》提出的发展方针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起着导夫先路的重要作用。也对如今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都与毛主席所提出的平和轻重农的布局极为相似。足以看出《论十大关系》具有的跨时代的意义。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而我们的国家,也正是站在毛主席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