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德国油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9世纪德国美术弗里德里希(德)《秋日石墓》19世纪,德国经历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结束了长期的领土分裂与专制制度的小国割据,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从而由19世纪上半叶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园,在政治、经济、精神生活的各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大变革也促进了美术界的变化,艺术家由主要服务于教会和贵族逐渐转为自选题材进行创作。自18世纪末至1840年,28个德国城市成立了艺术协会。通过协会的活动与举办展览,为艺术品开拓了销路,也扩大了观众的范围。大变革时代的种种冲击、一系列改革与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使得德国19世纪艺术家的思想十分活跃。各种风格流派彼此共存、相互竞争,继而迅速更新。卡尔·施皮茨韦格《学院漫步》(布上油画)一.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艺术在19世纪前半叶德国绘画艺术中,浪漫主义流派占主导地位,可将其视为典型的德国流派。德国艺术家在浪漫主义绘画方面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自这一画派产生之日起,它就存在着两条不同的创作道路。在北方以德累斯顿为中心聚集了一些信仰信教的画家,他们的创作以风景画为主,因此称为早期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在南方维也纳有一些信仰天主教的年轻画家组成了路加兄弟会,他们后来到了罗马,被意大利人称为“拿撒勒派”。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尔希纳《林间小路》(布上油画)卡尔·施密特·罗特卢夫《河滩小舟》(布上油画)弗里德里希前者以绘画大师卡帕斯帕尔·达维德·弗里德里希(CasparDavidFriedrich,1774~1840)为代表。他与英国著名风景画家康斯太勃尔、特纳一起被称为风景画新道路的开拓者。他描绘的风景决不是对大自然景物的单纯模仿,也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而是将自然的真实写照与艺术家的内心感受融为一体,赋予风景画以深沉的内涵。1808年圣诞节,弗里德里希公开展出了他的代表作《台岑祭坛画》,此画可以视为其创作风格的宣言书。作品立即引起了保守派的公开指责,并掀起了一场保守派与坚持浪漫主义创作原则的革新派之间的争论,最后以弗里德里希的胜利而告终。台岑祭坛画(又称《山中十字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两个望月的男人》(布上油画)1819年前后卡帕斯帕尔·达维德·弗里德里希《JunotempelinAgrigent》菲利普·奥托·龙格早期浪漫主义的另一位著名艺术家是菲利普·奥托·龙格(PhilippOttoRunge,1777~1810)。他追求的是内容与形式都适应当代需要的艺术。他画的风景蕴藏着新的生命力,此外他还画了不少亲属肖像。在弗里德里希画风的带动下,19世纪20年代和19世纪30年代出现了风景画创作的繁荣景象,出现了一批优秀风景画家如卡尔·古斯塔夫·卡鲁斯(CarlGustavCarus,1789~1869),约翰·克里斯蒂安·克劳森·达尔(JohanChristianClaussenDahl,1788~1857),卡尔·布莱辛(KarlBlechen,1798~1840)等人。菲利普·奥托·龙格《The_Hulsenbeck_Children》菲利普·奥托·龙格《大海上的彼得》菲利普·奥托·龙格《伟大的早晨》拿撒勒派“拿撒勒派”的代表画家有弗里德里希·奥韦尔贝克(FriedrichOverbeck,1789~1869),彼得·冯·柯尔内里乌斯(PetervonCornelius,1783~1867),威廉·沙多夫(WilhelmSchadow,1788~1862)等人。这派画家的作品大多从宗教故事、圣经和古诗中取材,在选材与表现手法上都有复古倾向,十分尊崇古老的的意志艺术。作品表现了他们虔诚的宗教情感,并寄托了他们的浪漫主义理想。弗里德里希·奥韦尔贝克《意大利和德意志》弗里德里希·奥韦尔贝克《基督教徒Jairu的女儿》弗里德里希·奥韦尔贝克《基督和玛丽和玛莎》19世纪30年代,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社会现实生活,于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了德国现实主义美术的复兴,19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经历了繁荣期,产生了不少颇有影响的艺术家。二.19世纪德国现实主义美术门采尔《轧铁工厂》门采尔现实主义绘画大师阿道夫·冯·门采尔(AdolphVonMenzel,1815~1905)在绘画领域的众多门类里都做出了接触贡献,既作版画插图,也绘制油画,他的素描、速写更是生动传神。1839年,门采尔开始为《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历史》作插图,在这套精心创作的组画中再现了弗里德里希大帝时代的历史风貌,作者也因此蜚声画坛。门采尔选取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反映了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真实而深刻地表现了他所处的时代。在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三月死难烈士的葬礼》中,画家真实记录了1848年的革命事件,并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敬意与哀思。1875年完成的《轧铁工厂》是以油画形式反映现代工业生产最初阶段的代表作,歌颂了产业工人的创造力,也揭示了紧张劳动的艰苦与残酷,反映了德国工业革命生机勃勃的一面,也揭露了劳资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意义。弗里德里希大帝二世门采尔《MenzelAdolphAbreiseKonigWilhelmI》门采尔《Balkonzimmer》威廉·莱布尔《教堂中的三个妇女》其他现实主义画家南方的慕尼黑历来是德国重要的艺术中心,威廉·莱布尔(WilhelmLeibl,1844~1900)在那里接受过正统的学院派美术教育。他后来去巴黎留学8个月,1870年返回慕尼黑后,转向现实主义,并在他周围团结了一些有共同理想与追求的青年画家,如威廉·特吕布纳(WilhelmTrubner,1851~1917),卡尔·舒赫(CarlSchuch,1846~1903),汉斯·托马(HansThoma,1838~1924)等人。1873年莱布尔离开了慕尼黑,此后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巴伐利亚的农村度过。他的作品细致入微的描绘了农民,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代表作为《教堂中的三个妇女》。弗里茨·冯·乌德(FritzVonUhde,1848~1911)1880年定居慕尼黑,由于受到利伯曼的影响,画了一些外光画,其中一部分作品生动的描绘了农村劳动与日常生活,如《早晨》、《秋天》都具有清新、质朴的特点。这些青年画家热情描绘了农村的美丽风景、恬静的农家生活以及周围真实生功德人物形象,为现实主义画坛增添了光彩。弗里茨·冯·乌德《宽限期》威廉·特吕布纳《奥登瓦尔德的利希滕贝格城堡》三.19世纪德国其他流派德国-罗马派19世纪60年代和19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了一个画派即“德国-罗马派”,以安泽尔姆·费尔巴哈(AnselmFeuerbach,1829-1880)为代。当时由于工业发展,德国国内出现了富有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日益影响美术创作。一些艺术家不愿适应资产阶级观众的欣赏口味而逃避德国的现实,他们迁居罗马,认为在那里仍然存在古代文化的气氛。他们喜欢选取古希腊神话为绘画题材,创造了具有古典色彩的、高贵自尊的理想人物。安塞姆·费尔巴哈《伊菲革涅亚》安泽尔姆·费尔巴哈《在井说书》安泽尔姆·费尔巴哈《保罗和弗兰切斯卡》象征主义19世纪80年代,欧洲出现了象征主义文艺思潮,强调艺术家的主观创造,德国象征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事阿诺尔德·勃克林(ArnoldBocklin,1827-1901)。此派画家多用象征、比喻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想象,许多作品都表现幻想与梦境,甚至描绘黑夜与死亡,具有神秘色彩。这些作品脱离现实,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欧洲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不满,感到无出路的世纪末精神状态。阿诺尔德·勃克林《海浪》阿诺尔德·勃克林《圣木》阿诺尔德·勃克林《别墅由海》外光派19世纪下半叶,德国画坛出现了一些新流派、新风格,尤以外光派绘画成就突出。马克斯·利伯曼(MaxLiebermann,1847-1935),洛维斯·科林特(LovisCorinth,1858-1925),马克斯·施勒福格特(MaxSlevogt,1868-1932)并称19世纪德国三大外光派画家。利伯曼是一位优秀的外光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大师,许多作品都以普通劳动者为主人公,表现出鲜明的民主倾向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相当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社会现实。科林特的作品特别富有活力,尤其在晚年还大胆探索新的表现方法,与早期表现主义画派具有内在联系。《马克斯·哈尔伯像》、《瓦尔辛湖风光》都是他的代表作。施勒福格特多才多艺,其绘画题材十分广泛。他的风景画体现出德国外光画派的独特成就,着色鲜明,笔法灵活。除了风景画之外,他尤喜描绘戏剧与舞蹈场面,代表作有《香槟酒之歌》、《法尔次风景》等。洛维斯·科林特《马克斯·哈尔伯像》马克斯·利伯曼《沙滩诺德韦克》马克斯·施勒福格特《夏天的早晨》四.19世纪德国雕塑与画坛风格多样、流派纷繁的状况相比,19世纪德国雕塑领域的情况则单纯得多:基本上古典主义雕刻占主导地位,出现了一些大型纪念性雕塑。1871年之前,德国长期处于分崩离析的众多邦国统治之下,这严重地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一些古典主义的雕塑作品歌颂了德国历史上与当代的伟大人物,赞美了中央集权的王权统治,在一定程度上以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普遍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当时,最有影响力的雕塑家是克里斯蒂安·丹尼尔·劳赫(ChristianDanielRauch,1777~1857),他早年曾经在卡塞尔接受艺术教育,1805年至1811年在意大利随著名雕塑家卡诺瓦和托尔瓦尔德森学习,回国后取得很大成就,有众多学生追随他。《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纪念碑》是他晚年的力作:弗里德里希二世纪的这一骑马像立于一个多层花岗岩底座上,高达雄伟,稳定庄严,体现了古典主义的特色。劳赫的影响贯穿了整个19世纪。19世纪后期,德国雕塑风格由古典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在劳赫众多的学生中不乏成就卓著的雕刻家,恩斯特·弗里德里希·里彻尔(ErnstFriedrichAugustRietschel,1804~1861)就是其最优秀的学生之一,1832年成为德累斯顿美术学院的教授,代表作有《歌德与席勒纪念碑》,《莱辛纪念碑》,《劳赫胸像》等。另外他虽是劳赫的学生,却并不僵化地遵从古典主义的传统,而是转向了现实主义。1857年完成的《歌德与席勒纪念碑》即是他创作生涯中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塑造了两位智慧崇高、站在时代前列的文学巨匠的形象,充满了时代气息。著名雕刻家奥顾斯特·卡尔·爱德华·基斯(AugustKarlEduardKiss,1802~1865)和阿尔贝特·沃尔夫(AlbertWolff,1814~1892)也是劳赫的学生,前者的代表作为《阿马松人》,后者的代表作为《斗狮》。里彻尔《歌德与席勒纪念碑》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二世塑像克里斯蒂安·丹尼尔·劳赫《女王刘易斯》PowerBar中国专业PPT设计交流论坛感谢您的观看!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