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编制时间:2001.1-2002.8获奖情况:2003年度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项目三等奖项目负责人:范钟铭、余晓东主要参加人:张文、王广鹏、徐建杰、梁峥、郭启华、陈郊项目简介:一、项目概况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莞城市发展逐步出现转型的需求,为实现其从出口加工基地型城市向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转变,与广州、深圳和惠州协调发展,共同构筑珠三角组合城市群的目标,东莞市提出了“建设以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应对空间发展策略,提出了把位于东莞市中部大郎、寮步和大岭山三镇镇区围合的松山湖区域,总面积59.43平方公里,建设成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实现东莞市以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莞城、松山湖、同沙生态区“三位一体”主城区空间格局的发展战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面临着两大任务,之一是提升城市产业结构。通过激发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的集聚与稳定;之二是建立东莞市“三位一体”的主城区。形成中心城区的极化功能,拉动城市化向高质量提升。本次《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需要从发展战略提升到具有法定意义的总体规划,在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建立新的规划支撑体系。规划首先协助完成了规划选址意见书和选址的环境保护评价;其次,研究论证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在市域产业布局和主城区的地位,确定了市域产业核心和城市“三位一体”主城区的发展定位;再次,分析了国内外高新园区和新城的实践经验和设计理念,结合松山湖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含盖了发展策略、总体规划及实施建设等内容。二、技术路线规划的技术路线设计为:以区域分析为基础,以城市空间整合为目的,以资源合理利用为宗旨,以产业布局为主线;理论演绎与实证研究互动,纵横对比与定性定量互补。工作方法上强调以下几点:①从东莞市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高度分析入手,提出在现有资源条件下,集聚和扩张地域经济活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方向和动力;②在全市范围内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高新园区和新城建设的实践经验和设计理念,围绕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生态资源、地景资源和自然资源,确定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定位、开发时序、首期启动、建设模式等;③进行土地利用、生态保育、景观设计、城市形象等多方面的空间布局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基础上的空间管制和政策引导;④强调可实施的基础设施的近远期安排。三、主要规划内容1、园区定位根据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开发的基础背景及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结合其选址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土地容量,综合研究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性质为:具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强烈科技创新能力的以先进工业、高新科技产业和大学园区为主的综合性生态新城,与东莞、同沙组团共同构成东莞市“三位一体”的主城区。功能定位体现如下特点:①成为东莞市未来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推动器;②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当今世界高新园建设的示范新城;③成为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技术中心;④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卫星城镇,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⑤松山湖组团与莞城、同沙共同构成东莞市“三位一体”的主城区。2、规划构思生态型新城是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主题,它既是以产业为核心的产学研集聚区,更是具有一定规模和中心职能的城市功能区。因而规划将城市的生长过程:“生息环境—劳动发育—城市繁荣”与产业链生长过程:“产—学—研”置于松山湖特定资源环境下,将人工空间有机融入自然空间,创造生态型新城。遵循①自然生态核心—把握原始生态的脉络,以松山湖为中心,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的生态型城市;②自由富于秩序—融于自然的人工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与规划的城市空间的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③滚动开发模式—落实时序推进的空间。采用多组团、系统化布局模式适应项目引进与滚动开发;④弹性布局原则—赋予整体统一的主线。简洁的交通体系与组团式的结构模式便于弹性开发。3、空间布局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是一个以生态为核心的城市,其城市形态将是围绕生态核心逐步向外生长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相互渗透,且递级增长,由内到外,自然环境效果逐步削弱,相反城市环境逐步加强,城市形成一个内疏外密、内核式的圈层结构形式,规划以松山湖为核心按三个圈层进行空间布局:①生态核心区:生态核心绿地及水源保护区;②内圈层:中心区、科教研发区、居住区、休闲娱乐区;③外圈层:高新技术产业区,属生态影响区。针对这种形态与结构,园区三条类环状的主要城市干道更加强化了这种结构形式,环路内侧基本为生态核心区和内圈层用地,环路外侧为外圈层用地,内外圈层用地通过三条主要干道分隔,使得园区功能更为明确,结构更为清晰。四、创新和特色1、本规划从区域产业发展和东莞市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域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分析入手,结合当今国内外高新区建设的模式探讨论证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区域地位和功能定位,奠定了东莞市主城区“三位一体”的空间结构及职能分工。2、规划对“生态型新城”概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构筑了一个以松山湖为核心的“内疏外密、递级增长”内核式的结构形式,有效地保护了园区自然生态特征,将人工环境对自然的影响降至底限。3、规划本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出发,在与中心区城市设计和市政详规的交叉反馈、调整深化下,设计出“依山环湖、自然环绕、等级分明、客货分流、人车分流”的具有特色的道路交通系统,从道路线型、断面形式、竖向处理等各个方面表现出对自然地表地貌的尊重和利用。4、规划突出了人与自然共处的绿地系统设计原则,设计出以生态核心绿地为主体的绿地系统和体现不同特征的景观体系的融解即为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体,自然生态景观与城市整体景观相互烘托的城市景观格局。5、规划提出了园区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生态安全、废水排放和处理、环境保护、综合防灾等各项保障规划和措施,达到乃至超越了《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各项环保要求,为园区保育性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6、规划提出了园区土地经营策略、开发指引和开发时序,满足政府基础设施投入与土地收益基本持平管理,保证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7、规划提出了园区一系列开发建议,包括投融资方式、管理与机制、服务体系、园区形象等,为园区开发建设提供参考。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从概念提出、区位选择、方案比较到内涵深化;从虚拟的“楼阁”变为真实的“桃园”,其内涵深刻,外延生动,无时不凝聚了规划设计人员的创新和艰辛。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