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可内外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16.(1)(2分)(2)(2分)(3)从两小儿的身上,明白了从孔子的身上明白了(4分)(4)(4分)一、写字与习惯(共4分)1.全卷书写行款整齐;卷面整洁、美观。(2分)2.请用正楷体,在横线上书写一句你最喜欢的孔子的名言,书写时字不能压住横线二、语言基础知识(请将答案填入相对应的题号下,本大题20分)三、经典诗文及名著阅读积累(本大题10分)14.下列对名著及经典诗文内容表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⑴.()⑵.()⑶.()⑷.()15.经典诗文背诵与默写。(6分)⑴.。⑵.。⑶.。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答题卡姓名:班级:考号:4.①②③④5.①②③④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11.ABCD12.ABCD13.ABCD17.课外阅读。(18分)腊八粥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全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一一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1.保持答题卡卷面清洁,不折叠、破损、污染,不能在非填涂区域乱写乱画。2.选择题用2B铅笔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缺考考生标记,由监考员用2B铅笔填涂。)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果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种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1)迁徒:泫然:(4分)(2)文章中交待了腊八粥的做法,请用“”将有关句子画出来。(3)(5分)(4)这篇文章共涉及“我”家代人;写到煮腊八粥的人有(5)(6)整篇文章的线索是。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三件事串联了起来。五、语文大课堂(6分)18.看图,按要求做题。(3+3分)(1)图片所描述的是作家笔下名篇《》中的场景。⑵。六、作文(本大题30分)19.请按照下面的提示,写一篇作文。生活中一张彩色的照片,一个远游的纪纪念品,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份难得的牵挂,一滴真诚的泪水......这点点滴滴的人间真情,都能荡起心海的涟漪。这种体会如荷花映水,高贵而美丽;如桂花绽枝,优雅而馨香。请以“点滴真情”为话题(也可以以《一件难忘的事》《一个难忘的人》为题)可自拟作文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文面整洁;②不得抄袭试卷的阅读材料;③文章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