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学前儿童的个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章学前儿童的个性第一节个性心理特征概述心理学中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一、气质概述(一)什么是气质气质俗称“脾气”、“性情”,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很大程度上受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和人的解剖生理特点直接联系。→人的个性中最为稳定的特性,表现为两方面:1.无论从事何种活动,一个人的气质特征总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不会因活动目的、动机或内容不同而有所改变。2.气质特征不会随个人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很大的变化。(二)气质类型及其表现古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对气质的分类胆汁质:易激动,好发怒,不可抑制多血质:热情,活泼好动抑郁质:敏感、抑郁黏液质:冷静、沉稳巴甫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三种基本特性的结合划分气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的三种基本特性:1.神经过程的强度。2.神经过程的平衡性。3.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级神经活动基本特性结合的不同,可以形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人和动物共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弱型: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弱。兴奋型:是强而不平衡的类型。安静型:强而平衡,但不灵活,反应迟缓。活泼型:强而平衡又灵活的类型。高级神经活动特性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的表现:1.敏感性。即对刺激物的感受性。2.耐受性。即对外界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的耐受程度。3.敏捷性。包括不随意动作的反应速度和一般心理反应及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4.灵活性。即对外界环境适应的难易程度。5.外向或内向。反映了神经过程平衡性问题。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二、性格概述(一)什么是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1.性格是人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个性品质,它经常与个体的价值观、信念、需要等个性倾向性相联系。2.性格是一组能展示个人独特风格的心理特征之总和人的个性的个别性(差异)首先是性格的差异。3.性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性格与气质性格与气质彼此有区别又有联系。★联系:(1)不同气质可以使各人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色彩。(2)某一气质会比另一气质更容易促使个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3)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区别:(1)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较难改变,也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有可塑性,可以按照一定社会评价标准分为好的或坏的。(2)气质与性格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同种气质类型的人可以有不同性格特点;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有类似的性格特点。(一)什么是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才能就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才能的高度发展即天才。1.运动、操作能力和智力(1)运动和操作能力(2)智力2.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1)一般能力(2)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就是一般能力在具体活动中的具体化。三、能力概述(三)能力与知识、技能能力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1.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2.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速度和程度,并影响对知识、技能的运用。3.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能力与知识、技能虽然关系密切,但并非存在绝对因果制约性。第二节学前儿童的气质一、学前儿童气质发展特点(一)婴儿气质即表现出个别性布拉泽尔顿(Brazelton,T.B.,1969)根据婴儿的活动水平、生理机能的规律性等指标,把婴儿分成三种气质类型活泼型:“连哭带喊”地来到人世安静型:从出生开始就不活跃一般型:介于前二者之间(大多数儿童)。(二)幼儿气质的变化而学前儿童的神经系统正处在发育过程中,气质的形成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气质的掩蔽:有时,气质类型并没有变化,但是受环境影响而没有充分表露,或改变其表现形式。(一)成人对儿童的抚养和教育措施,必须充分考虑每个儿童的气质特点(二)善于理解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不足之处(三)巧妙利用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四)注意和防止一些极端气质类型儿童的病态倾向发展二、根据幼儿的气质类型进行教育第三节学前儿童的性格一、儿童性格的萌芽(一)儿童性格的最初表现是在婴儿期母子关系在婴儿性格的萌芽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两岁左右,出现了最初性格差异,主要表现:1.合群性2.独立性3.自制力4.活动性还表现在坚持性、好奇心及情绪等方面(二)成人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有决定性意义儿童的气质类型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较大影响。父母亲对待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幼儿最突出的性格特点:(一)好动→勤快、爱劳动;(二)好奇、好问→思考、探索、勤奋好学、进取心强;(三)好模仿→善学习、不模仿不良行为/受暗示性强,信心不足(四)好冲动→善思考、坦率二、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儿童最初形成的性格特征是未来性格形成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性格比较容易沿着最初的倾向发展下去。但是,如果环境和教育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幼儿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三、学前儿童性格的塑造(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二)树立良好榜样(三)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四)重视家庭的因素和发挥家长作用第四节学前儿童的能力(一)学前儿童的能力初步形成并进一步发展新生儿已表现一定的智力活动,而且具有巨大的潜能。婴儿期内,儿童智力各方面发展很快。幼儿前期,儿童双手动作、躯体动作的发展,对智力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言语发展使儿童的智力活动更精确,更有自觉性质。幼儿期儿童在接受教育和参加游戏、学习等活动的过程中,积累了知识,学会了一些技能,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能力。一、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二)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1.学前儿童智力结构的变化与发展:(1)智力分化论主要观点:儿童的智力最初混沌不分化。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起先是一般化的智力,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些智力因素群。代表人物:格雷特(Garrett)斯皮尔曼的“二因素”→婴幼儿,塞斯顿的“群因素”或吉尔福特的大量智力因素→年长儿童或成人。(2)智力复合论主要观点:儿童的智力最初已是复合的、多维度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复合性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代表人物:霍夫斯塔特(Hofstatter)婴儿智力结构变化的三个时期:20个月前20个月~4岁左右4~13岁占最重要地位的是感知运动能力和感知敏锐性,包括感知活动中的高度注意力、运动行为敏捷性、感觉协调和运动准确性。占主要地位的是坚持到底的能力,包括坚持性和刚强性。理解和使用象征性符号的能力或抽象行为,即语言思维能力占主要地位(2)智力内容变化论主要观点:同一智力因素本身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同是智力的一般因素,在婴儿期,其内容是感知动作性质的,以后则是认知性质的。麦柯尔等人认为各年龄儿童智力的共同因素是:六个月,视觉指导的知觉接触。一岁,感知运动和社会性模仿的混合物、最初步的发声语言行为。两岁,语言命名、语言理解、语言流畅、语法掌握。早期智力发展的五个阶段:(麦柯尔等人)第一阶段(0到两个月)第二阶段(3到7个月)第三阶段(8到13个月)第四阶段(14到18个月)第五阶段(18个月以上)主要是对某些有选择的刺激作出反应;更积极地探索环境,但还不能作出客观的探索;根据事情的结果区分活动方法;能够不用动作而去把两个物体在头脑中联系起来;掌握符号关系。2.儿童智力发展曲线儿童智力的绝对水平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的,但是各年龄的智力增长并不是等速的。(1)智力发展的高原期。人的智力发展到一定年龄会停止或接近停止。在这个年龄之后,智力趋向衰退。由此形成一条智力发展曲线,其中最高的一段称为高原期。★不同智力因素成熟的时间不同,各种智力因素下降或衰退的年龄也不同。(2)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速度人生头几年是智力发展非常迅速、甚至是最迅速的时期,由此形成先快后慢上升的儿童智力发展曲线。★布鲁姆(Bloom,B.,1960):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曲线各年龄儿童智力发展的百分比:一岁,20%;四岁,50%;八岁,80%;十三岁,92%;十七岁,100%。★评价:可参考不可夸大①布鲁姆所提曲线只是假设的、理论的曲线。②智力数量化只在一定程度上有参考价值,不能绝对化。③布鲁姆的曲线没有充分估计环境对智力的影响,夸大了智力发展的稳定性。(三)学前儿童能力的差异1.能力类型的差异:普遍2.能力发展水平差异:处在中间位置上,即中等水平的人数居多,处在极高或极低这两个极端水平上的人数较少。★韦克斯勒根据智商分布所列的智力等级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属于能力发展水平超群的儿童虽然是少数,但却时常因为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卓越的成就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并着力加以特殊培养。★“早熟”与“天才”(一)正确了解儿童能力发展水平智力发展水平可通过智力测验获得。智力测验是能力测验的一种,主要测验人的一般适应能力。传统上使用最多的有比奈智力测验与韦克斯勒智力测验。二、学前儿童能力的培养智力测验存在哪些问题?无标准/不完善/干扰(二)指导儿童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三)激发兴趣(四)能力与个性其他品质的良好配合第五节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概述(一)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根本分界线。(二)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由三种心理成分构成:1.自我认识(狭义的自我意识)①自我观察;②自我分析;③自我评价。2.自我体验,包括:①自尊感(也称自尊心);②自信感(也称自信心);③成功感与失败感。2.自我监控,表现为:①自我检查;②自我监督;③自我控制。(三)自我意识的作用1.对态度和行为的调节、控制作用2.对自我教育的推动作用我国婴儿自我认识的发生、发展趋势与性别差异:1.自我认识出现的时间大约在二十一到二十四个月间;2.趋势:戏物(镜子)/(镜像)“伙伴”游戏/相倚性探究/自我认识出现;3.男女婴幼儿自我意识出现时间无显著差异。二、学前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一)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特点:1.依从性和被动性。2.表面性和局部性。3.情绪性和不确定性。(二)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1.成人对儿童评价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2.通过交往活动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3.加强儿童交往中的个别指导三、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一)学前儿童自信心发展概况:(二)学前儿童自信心的培养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2.给予儿童自由权和自主权;3.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4.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儿童是在生理不断成熟的条件下,在成人的指导教育下,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不断交往发展各种心理能力,并逐渐克服其冲动性,学会控制自己的活动的。四、学前儿童自信心的发展五、学前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1.什么是个性?2.气质的内涵是什么?不同类型气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性格?如何塑造幼儿的性格?4.什么是能力?怎样培养幼儿的能力?思考与练习ToDO:解孩子的父亲才是明智的父亲。——【英】莎士比亚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