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关于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学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关于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学说第一节成熟学说成熟学说强调儿童心理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成熟支配着个体发展的每一个方面,包括所有的能力的学习,甚至包括道德的发展。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1880—1961)格塞尔受胚胎学研究的影响极深。他认为婴儿出生后,其发展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从头到脚、坐站走等)。个体发展顺序受神经系统的影响,而归根结蒂受决定遗传特性的“基因”的控制。儿童的学习与成熟是分不开“双生子爬梯”试验→成熟在儿童动作发展中的作用,儿童的生理器官的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条件。对成熟学说的评价:片面的观点个体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前提,不是决定性因素;对于儿童年龄段的研究有重大启示:年龄常模的临床价值。思考:是不是儿童的教育越小越早就越好?第二节行为主义学说一、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华生(J.B.Waston,1878—1958)1913年,发表《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诞生。行为主义学说(环境决定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环境中的刺激引起的反应。人类的行为来自学习,而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因此,人的行为也是可以控制的。遗传只决定人的身体结构,不决定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是一系列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儿童的行为是在环境刺激中学习而得。也可以在环境中改变,环境决定着儿童的行为。环境决定说:刺激-反应联系→应答性反应操作行为主义:反应(不被了解)-强化-反应(被人控制)→操作反应区别:华生:有刺激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反应;操作主义:外界刺激只是前提条件,不一定会连续引起反应。二、斯金纳的操作主义说操作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人的行为是由活动的结果决定的,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具有重要影响→强化。强化比练习本身更重要,建立特定的强化是行为学习的关键。→解释和培养儿童的行为,解释儿童语言的获得。思维也是一种行为形式,只不过这种行为形式更微弱和更隐蔽。由于隐蔽,心理学无法测量,因此,思维在心理学中没有地位。控制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三种:(1)正强化:某一行为如果带来使行为者感到愉快和满足的东西(食物、金钱、赞誉、爱等),行为者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2)负强化:某一行为如果会消除行为者的不快和厌恶(消除严寒、酷热、电击、责骂等),行为者也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3)惩罚:如某一行为会带来使行为者不快乐,或会使行为者感到快乐的东西被取消,行为者就会倾向于终止或避免该行为。现在行为学家倾向于把强化归纳为四种: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剥夺,在斯金纳的基础上,把惩罚的又分为惩罚和剥夺。对行为主义学说的评价:是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论。强调行为的客观测量,推动了心理实验的发展。强调环境的决定意义,否认遗传的决定作用,对抨击遗传决定论、反对种族歧视具有作用。总结出来的一系列学习的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实践上,对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纠正不良行为是有效的(尤其是斯金纳的操作主义)。否认意识,反对研究思维,不可能真正揭示心理的实质;过于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了儿童作为主体的主动作用,具有片面性。第三节认知发展学说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Piaget,1896—1980)创立的认知发展学说树立了新的旗帜。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1.成熟。这一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2.物理环境。包括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向儿童提供了一个现成的交际工具——语言,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4.平衡化。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什么是平衡化?儿童认识世界、适应环境,有同化和顺应两种过程。平衡化即是通过自我调节作用,使同化与顺应之间相互协调达到相互平衡的过程,形成主体对环境的适应。皮亚杰根据认知结构的变化把儿童认知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零到二岁)。天生的反射来适应环境→逐渐有整合的动作反应,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间的共同活动→儿童的感觉运动智慧开始向表象过渡。2.前运算阶段(二到六七岁)。儿童出现了语言,同时能用表象进行思维活动,出现了“表象思维”;进行“延迟模仿”,出现“象征性游戏”。3.具体运算阶段(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能在具体事物或具体形象的帮助下运用各种方法进行逻辑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十二三岁以后)。这一阶段的儿童逐步摆脱具体事物或具体形象的束缚,开始根据各种假设对命题进行逻辑运算。这四个阶段相互联系又有区别;顺序不会颠倒,也不能省略。对于具体的儿童,发展速度或高度不一样,但经历的发展阶段一样。教育可以影响发展速度,但不可能飞越某一阶段。认知结构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对皮亚杰认知发展学说的评价:认知理论对心理学以及认识论的研究有巨大贡献。在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影响划时代,用新的发展观取代了传统发展观。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相互作用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认知学说庞大深奥,独特的概念系统+独创的研究方法。第四节社会学习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1925—)突破了传统的行为主义理论框架,从认知和行为联合起作用的观点上解释人的学习行为。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临床行为矫正,建立了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特点:三位:个体的行动或行为、周围环境以及个体的认知、动机及其他因素。一、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儿童的许多行为并未直接受到强化,而是在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到的强化影响儿童去学习或抑制这种行为。强化只能影响行为的出现率,而不影响行为的模仿。行为的获得不是由强化决定,而是由观察(认知)决定的。观察学习并不是机械地模仿或复制模式的行为。两种观察学习:①直接的模仿(准确复制)和反模仿(指导自己不准做)②抑制(第一个儿童的行为后果可以抑制第二个儿童产生同一类的行为)和抑制解除(原先受到抑制的行为被解除抑制)二、替代强化(间接强化)三、观察和模仿模式可以影响儿童和成人的自我强化自我强化:儿童已经建立了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当儿童的行为符合这个准则时,就自己奖励自己;违反了这个准则时,儿童就会自己惩罚自己。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从儿童个体行为、认知以及周围环境所提供的范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作用。对儿童教育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社会、家庭、学校该怎样创设一个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模型,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发展,极具参考价值。知识不是客体的复制品,也不是主体心中既存之先前形式的意识。由生物的观点来看,它是有机体和环境间之互动形成的知觉建构;由认知的观点来看,它是思维和其客体间之互动形成的知觉建构。——【瑞士】皮亚杰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