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形容词和副词ppt7-人教版优秀PPT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我小时候生活在长江南岸,马衙金鸡山脚下,北望长江一览无余,海阔天空,南边却横亘着高大延绵的群山,感觉自己正置身于大山与平原的交界处,总好奇山那边是什么,特别是兀立于金鸡山顶一块孤零零的巨石,每天抬头便能望见,于是这块巨石刻进了童年的记忆。我就读的小学就在金鸡山北面的脚下,那时候每年学校都要组织高年级学生砍柴,一方面是劳动实践,同时也能为学校食堂添置柴禾。那砍柴的地方叫坦洼,在一个半山腰上,离金鸡山较近,记忆中那里是成片的翠竹林,郁郁苍苍,阳光穿过竹林轻洒在树叶间,或斜照在地面上,山间荫凉舒适。有一条小道直通山上,记得有几个同学砍柴时登上了金鸡山顶,看到了金鸡石,下来后绘声绘色地描述金鸡石之大。我和没有上去的同学只是羡慕,从此对金鸡石更加神秘而又向往……大约十多岁时,大姑姑出嫁到四岭村,出嫁那天,我作为送亲友第一次去大姑父家。记得那天是坐着大货车上山的,上山时天色已黑,大货车在山间盘旋而上,看着半山腰村庄里家家户户的灯火,那种感觉记忆尤深。在大姑父家住了几天,大姑父便步行送我下山回家。大姑父家在原四岭村部旁,我们从四岭水库(现为九华天池景区)尾端出发,沿水库腰一直往北,再登山,接近山顶处,深山里藏着一个叫许家冲的小村庄,穿村而过,很快就到了山顶。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登临大山,眼前突然出现一片广阔的天地,那浩浩的长江、一片片田野、一座座村庄,历历在目。远远望见自己家所在的小村庄,感觉是那么亲切和激动。大姑父手指东边,告诉我金鸡山就在那边,相隔不远。那一年我与金鸡山只是擦肩而过。时光一过就是三十多年,近日,机缘成熟,与好友登临金鸡山,走近金鸡石,终于圆此一梦。经向老乡打听,金鸡山北面,我小时候曾经砍柴叫坦洼的地方,荆棘丛生,难以登山。老乡建议开车上四岭,将车停于金鸡队,再从南面登山,那儿已修了一条简易的山路可直达山顶。早晨九点,从城区出发,到马衙,再转而向南,经九华天池景区外围,沿上山公路行驶。一路景色秀美,空气清新,万物柔顺地沫浴在冬日暖阳中,静静地接受阳光的滋养。闭上眼睛,你都会感受到这优雅之境的温馨慈祥!参观新四军七师沿江团团部旧址纪念馆是我们此行计划之一。山路边一块指示牌将我们带进一个古老的小山村——院冲杨,这里四面青山环抱,竹海茫茫,环境十分清幽。1945年春夏之交,新四军七师沿江支队沿江团团部及其主力大部驻扎在院冲杨,眼前这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杨氏祠堂就是当年团部办公的场所。说来也巧,在这里竟然遇见了我的大姑父,他正在这儿砍毛竹。在他的帮助下,负责管理纪念馆的乡亲打开了大门,让我们进去参观。纪念馆里陈列着新四军七师沿江团当年抗战使用过的一些实物,包括军用品和生活用品,墙上悬挂着沿江团的革命事迹和人物介绍,让人非常直观地感受那个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同行安先生,从头到尾细读金鸡山阻击战的故事,那样认真、投入……告别院冲杨,继续向山中进发。山路蜿蜒曲折,途经九华天池尾端,整个天池呈现在眼前,还能隐隐约约望见远处的大坝。沿途零星散落着几个小村庄,静谧安祥,几个年龄较长的村民正在忙碌着农活。路过沈家冲,前面就是金鸡队。我们将车停在金鸡队一块空地上,开始步行上山。当地一村民向我们介绍,推土机已推出一条山路直达金鸡石,步行大约需要一小时。在不远处一叉路口,几个正在砍毛竹的村民告诉我们,左边通向山顶,右边往山下可达墩上许桥。越往上攀登,视野更加开阔,在一块空地上,我们停下来俯瞰山南面的风光。对面的船峰山拔地而起,矗立在广阔的原野间,船峰山那边就是巍巍大九华了。脚下的许桥、罗城两村尽收眼底,那村村通公路像一条条彩带飞舞在山野间,勾勒出一幅人间诗画。同行荣先生与我一起认真辨别那一条条公路,终于找准了脉络,明白了方位。沿着推土机推出的砂石路,看眼前翠竹轻轻摇曳,山间红绿相间,同行们边走边聊,很快就到了一处小山颠,此地可以俯瞰山北面的风光了。远方的长江、平天湖、池州城、江南产业集中区,脚下的马衙集镇,还有那偏居一隅我曾经生活成长的小村庄,一切仿佛在梦中,不可言说。正在大家疑惑金鸡石在哪时,发现脚下是一个小山谷,山谷对面是一座更高的山峰,那应是金鸡山的主峰。主峰上兀立着一块巨石,那定是传说中的金鸡石了。穿过山谷,继续攀爬,砂石路的尽头,金鸡石就像一位敦厚的长者,默默守望着我们的到来。三十多年前的遥望,今天终于能近前一睹其尊容,轻抚其身躯,此中真意难辨,欲言词穷。眼前的金鸡石好像是多块巨石巧妙组合而成,但其更像是一个整体,那缝隙、那凹陷、那不平仿佛是其身体的形态构造,鬼斧神工,天然造化。在金鸡石面南岩壁上,我们惊奇地发现有一处摩崖石刻,石壁顶端刻有一个“佛”字,佛字下面是“观世音菩萨”五个大字,右侧是“金山福地圣号无期”,左侧是“信解顶礼圆证菩提”,最左侧还刻有“万历戌午年立”字样,最下面有一尊莲花宝座图案。经查,万历戌午年乃公元1618年,此石刻距今正好四百年,虽历经风雨沧桑,仍然清晰可见,字里行间透着一种灵气。队友们赞叹不已,纷纷在此留影纪念,作为此次活动的倡议者,我总算轻松释怀。据史料记载:金鸡山系太朴山脉,山势高耸,奇石怪状,环境优美,海拔高度550米左右,原来沿山边有一条石板路可通往九华山方向,山上大约有六七座寺庙,香火旺盛,每逢雨后,金鸡山云雾缭绕,宛若仙境。今天,除了眼前的金鸡石和这壁岩上的摩崖石刻外,石板路与寺庙已无踪迹。在下山的路上,一个在山间劳作的村民,绕有兴致地向我们介绍金鸡山的故事:此前这里庙宇很多,香火兴旺,山腰上还有很大的一块田地,很多出家人在此劳作修行,只是现在被林木覆盖,看不到了。以前九华老爷到九华山之前曾在此修道,但由于金鸡山地基太软,不够牢固,载不动九华老爷,因此九华老爷才去了九华山。对此传说,我等不置可否,也许当年新罗王子金乔觉真的到过此地,实在难说。金鸡山地理位置优越,北面正对长江,东眺青阳、铜陵,向西俯瞰池州城,东南与船峰山、九华山相望,西南有太朴山相依,脚下更有天池作伴,风景秀丽,极目四望,心旷神怡。金鸡山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愿有更多的人来这里休闲、散《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副对休息的节假日,虽然关了闹钟,仍然在生物钟的作用下早早醒来。中秋佳节,独在异乡的我,亦有倍思亲的乡愁。在这种愁思下,内心有点焦躁,惯于宅在家里的我,有点想出门的冲动。出了门信步而行,大部分的商铺都放假停止营业,一些服务性的店铺还是开门迎客。走过了两个红绿灯路口,车辆还是挺多,行人倒是很少。被一栋青砖外墙,深红窗框的复古建筑物吸引,拐进街道,看到全貌古色古香,有部分细节还在建设中。放眼望去,整条街道其他楼房也大多是这种复古的格调,但并不统一。有部分是在旧楼的原基础上改造,有一栋楼又有点西式的洋气,整条街看过,有点又中又洋的混搭强烈视觉效果。还好,虽然没有统一中式风格,但大方向还是复古。整条街道还有大部分围蔽施工中,有部分建好的商铺还没有营业。一家香烛店门前挂满了火红色的灯笼,映衬出一片喜庆之色。公众假期,大部分人都在休假,又是佳节,街道虽然还没有完全建造好,但人流很多。一些小贩拉着三轮车出来开摊,推三轮车的小贩车上多是水果,提子为首,石榴、柿子等当季的时令水果也不少。现在是提子成熟期,味道新鲜,也是大家中秋贺月,亲友聚会聊天时吃的休闲水果最佳选择之一。看着车上逐渐减少的水果,就知道生意不错。一些大爷大叔大妈大婶挑着箩框,直接铺开一块彩条雨篷,从箩框中拿出一袋螺丝、一把豆角、几把青菜、几梳芭蕉、一小堆红薯芋头,几条竹笋,又或者是一些新鲜中草药之类的,就开始叫卖。摊挡简单,卖相也一般,但胜在东西新鲜。中秋佳节,每个地方都会有一些特色的应节食品。这里的应节特色代表食物有:柚子、螺丝、芋头、栗子、柿子。卖螺丝的小贩还搭配了炒螺丝用的调料,紫苏、辣椒等。看到有好几个大爷大妈出售螺丝,用一个大塑料袋或者是蛇皮袋装着,但量都不多,有的大概有十来斤,有的不知道是不是卖出去部分,只有几斤左右,感觉像是自己去打捞回来直接拿来市场出售的。有部分卖自家产瓜菜的大妈们显然并不在乎赚不赚钱,不然不会和旁边的大妈聊天这么起劲,起劲得有人询问价钱几次都没有听到。似乎出来卖菜,只是为了找点事情打发时光。手机是现代人出行的必备品,可以不带现金,但一定得带手机。一机多用,既是照相机,也是钱袋子。我手持手机,偷偷把这些大爷大妈卖的农产品拍进了镜头中,但没有拍人,因为晒朋友圈,拍人会侵犯他人的肖相权。更多是因为卖的这些东西和乡下集市上的有些相像,看到它们勾起了我的乡愁,在这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中秋佳节里,拍下来以慰藉这份思亲之情。拿着手机慢悠悠的逛着,时不时的拍张照片,倒也乐也融融。走着走着,街道边的一条小巷里涌动的人头吸引了我,好奇的随着人流拐进去。是一个自建房的小区,楼与楼之间有一条窄巷,楼房的一楼都开辟成商铺,卖肉的,卖鱼的,卖鸡鸭的,卖菜的,卖水果的,卖花的,在窄窄的巷弄中,形成了一个小市场。叫卖的,叫买的声音此起彼落,热闹非常。本人路痴一枚,对于太过复杂曲折的道路总是会迷糊,没有敢太过深入,折回大街继续探寻着,希望能有一些新奇的发现。走了一小段路,又发现了另一条藏在窄小巷弄中的差不多的街道。又带着好奇心拐了进去,走不远却发现此路是和大市场相连。正规的大市场里更是热闹,月饼还没有下架,搭配上饮料一起出售,商家还在卖力的做着促销,应是希望在佳节过去前能把货沽清。卖牛羊肉和卖海鲜的老板更是忙得停不下手,喜欢自己动手的都在选购着自己喜欢的食材,从市场出来的人们都大包小包的离开。我并没有太多的购买欲望,只是纯粹的闲逛,更多是想感受一下人群中的热闹劲,驱逐为异客的孤独。慢慢的走,慢慢的看,作为一个懒宅党,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休闲的逛一逛市场,细细的去看看这个城市。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美,每个地方都能成为不同的人的乡愁,今日他乡为异乡,明日或者他乡变故乡。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窗外云卷云舒。”每每想到这两句话,都会觉得心里的烦躁被洗涤一空。有一种心境,叫随遇而安。世事总有不如人意处,但总有能够坦然面对悲喜和无常、时时修持一颗平常心的人。得也好,失也罢;顺境也好,逆境也罢,都不是绝对的状态,所谓的绝境,换个角度去看也许就能逢生。遇人别纠缠,遇事别强求,委屈自己,不如随遇而安。以前总想着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很多事,总觉得只要努力就没有得不到的东西,现在却越来越觉得,其实我们都是万千世界、芸芸众生里普通地不能再普通的一个。很多时候,你的力量微乎其微,你的固执微不足道,没有几个人会因为你而改变主意,也没有几件事会因为你而改写结局。想得太多,就注定逃不开庸人自扰。谁说俗尘不能有清净,全看你怎么想,在该努力的时候就拼尽全力朝前冲,在该放下的时候绝不一味贪图留恋。当然,放下和放弃决不等同,瑞卡斯说过这样一句我特别赞同的话:“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人贵在自知且真实,与人交往也好,与事交道也罢,知道自己该什么时候上台很重要,但更要明白,自己该什么时候谢幕。杨绛先生在百岁感言中说:我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是啊,他人的生活与你何干,他人的看法与你何干,他人的计较与你何干,做好自己已是不易,哪有那么多精力去看管别人呢。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牵挂来担忧去,最终受累的还是自己的心,倒不如顺其自然,没事早点睡,随遇而安,把一切交给时间。《诗经》中写: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余生很贵,患得患失不如顺其自然,纠结遗憾不如随遇而安。最好的发生,永远在当下,学会看淡,学会释怀,平和自己的心态,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是初读这句话,“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是在《明朝那些事儿》这书上读到的。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拾到一本书,书本是红颜色的,很薄。打开书,三书合在这一本书里,在第一本书里,就又读到过了这句。那时,读完后便被这本书那气势磅礴的语言、古文言惊呆了,着迷了,一下子就记住了这本书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