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3篇)第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以成为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小学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对做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如今,作为信息处理工具的计算机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逐步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因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就需要从小学习相关知识及应用方法,小学阶段是人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启蒙阶段、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时期,做好小学的信息技术工作尤其重要。目前全国各个由条件的小学都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但是对于开展现状如何、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这两个问题,作者进行了思考。2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及应用方法,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科学技术带来的影响。目前,我国对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近几年使其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发展的同时,还存有着很多问题和不足。首先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平衡。要做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就必须要有齐全的硬件设施。经济发展良好的大中城市一般可以具备这些条件,但是对于农村或山区的学校,不能提供这些设施或勉强能够提供一部分,老师就只讲理论部分,必要物质载体的缺少增加了信息技术教育的难度。其次是师资力量不足。因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工薪有限,很多有能力的信息技术人才不愿局限于小学教育这一行业,而教育部门又一般不愿接受非教育专业或非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就导致相关教育人才缺乏。有些学校该门课程老师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因为没有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直接导致老师教不好,学生学不好。最后是家长和老师对此课程的不重视。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和老师只重视孩子语文、数学、英语等需要参加考试的课程的学习,多与信息技术的学习则认为学得好坏都无所谓。还有部分小学在临考试前就把这门课用来上其他要考试的课程,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的教学。3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议3.1增强硬件设施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结合进行教学:要增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就要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农村和山区政府应增强对这方面的重视,可发动个人、企业等社会力量对其进行捐助。硬件设施齐全的学校应经常对计算机进行升级更新,努力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在良好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教师就要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因为小学生对理论的接收能力有限,增强实践的教学显得尤其重要,应在理论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开机、关机、打字练习和基本的Windows操作等,鼓励孩子对计算机界面上的内容进行操作。3.2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强小学信息技术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做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关键。教育部门应改变之前不接受非教育和非信息技术专业出身人才的单一做法,大胆放开条件,公平、公开、公正地向社会招聘既有专业技术经验又懂教育的合格人才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鼓励专业教师经常参加社会上的各种信息技术培训,以提升和更新现有技能,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更好开展创建有利的软件条件。面对农村或山区信息技术人才比较紧缺的条件,学校应自力更生,立足本校,通过对教师开展培训等方式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技术的师资队伍。3.3转变观念,重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家长和老师应转变之前信息技术学习不重要的观念,重视孩子信息技术的学习。信息技术对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孩子以后顺利地适应科技发达的现代化社会。首先老师应对此引起充足的重视,认真上好自己的每一次课,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其次老师应让家长知道学习信息技术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让孩子掌握一门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帮助的技能。3.4让孩子有快乐有成功地进行学习:面对感兴趣的东西,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高。依据兴趣进行教学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大法宝。小学生大多对游戏感兴趣,因此可利用打地鼠的小游戏让孩子学会鼠标的使用,通过拼图、打字、赛车游戏等使学生掌握回车键、空格键、上下左右等功能键的使用。在“写字板”使用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先做好一幅精美的图片,告诉孩子做出来的方法,孩子就会很积极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利用写字板作图从而掌握写字板的使用。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教学,不仅让孩子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还可以在快乐中成功掌握知识和技能。4结语信息技术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虽然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存有着如硬件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不足和老师和家长对这门课程不重视等方面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硬件设施、师资力量、重视度和教学方法等会进一步地改进和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路还很漫长,我们要坚信只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人人都尽一份力,就可以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做好,中国就会成为一个信息强国。参考文献:[1]袁彩平.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感与思[J].信息技术与应用.2006(3):38-39.[2]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27,239-276.[3]薛元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现状及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0(8):11-12.[4]庄明娥.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点尝试[J].新课程(小学),2011(2):33.[5]曹小丽,李勇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改进研究[J].教育科学,2011(1):95-97.第二篇: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我们把信息技术纳入到新课改的教学大纲范围内。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自身对未知的探索。怎样在课堂45分钟内有效提升教学效率,逐渐成为教学工作者重要关注的话题。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小学引言信息技术可以说是一项面向社会、面向时代的工具性课程。而打造高效课堂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产物,是一种时代潮流。高效化课堂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说教式教学束缚,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能在知识技能、社会情感、价值观等方向得到充裕的发展。从学生的兴趣培养、行为习惯出发,以基础操作、技能训练、多种软件为教学重点,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打造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1备课是打造高效化课堂的前提备课并不是简单的准备教案,或者说划出教材大纲内容。教材是备课的一项参考,首先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深刻的研究,明确教材提出的具体要求,认识到总体教学目标。从每一个章节出发,落实好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培养,做好广度与深度的双重的准备。在课堂上可以熟练掌控全局,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引导下,做好课时学习。既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要掌握学生的大致动态,从根本上保障信息技术高效化课堂的构建。2坚持理论与实践二者相结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方向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体系。在信息技术的相关理论内容上,相对高年级学生来说都还比较薄弱。因此,教学效果往往见效慢,这就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上做好两者之间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我们通常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在连续的两节课进行,理论课在普通教室内,实践课则在机房中完成。这样学生才能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见证实践的操作,更容易让学生获得信息技术的亲身体验,从而对该课程产生浓烈的探索兴趣与求知欲望。像我们可以在人教版教材“认识计算机”这一课时的学习过程中,先让学生通过教材认识计算机基本构造,后在机房中实地考察各种计算机构件。同时,教师也可以将主机打开,让学生关注其内部构造,更好的认识硬件组成。这样一来,有利于打破学生对计算机所怀有的神秘感,也淡化了纯理论教学的乏味性。3将小组教学与差异化教学联系起来高效化信息技术课堂所面向的是班集体中的每一位学生。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在小组教学实施的同时,密切关注不同阶段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以科学合理的教学形式,尽力配合所有学生。在小组搭配的同时,我们通常以3-5人为宜,分配好学生之间的具体职责,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其充分认识自身专长,增强信息技术学习的自信心,并对该课程保持充足的动力。不可忽视地,教师也要在小组合作进行的同时,关注成员之间的动态发展,适当作出调整与引导。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给予积极鼓励性评价,对基础扎实的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加大挑战力度,尊重学生的主观差异性。4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打造高效教学课堂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有自己最擅长的教学形成。不过,打造高效化信息技术课堂则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上,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其最大限度地结合在一起。像我们在最基础的打字指法操作训练的过程中,就应该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来说,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并不算长,所以准确的打字手法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产生影响。小学生的思维认知在很大水准上还没有完全形成,针对其认知特点在打字指法训练上,我们往往用金山打字王、word文字等软件来让学生练习。可以以竞赛的形式,在一分钟内打一定量的字符,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学习动力,改变本身枯燥乏味的打字训练。在多样化形式与多种教学方式的共同作用下,有效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5利用多重软件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性格特点上基本都属于活泼好动型,极易对某些未知事物产生探索欲望。像上面我们提到的指法训练过程中,就借助了金山打字王与word文字。同样地在其它课时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多重益智类教学软件。这样长期下来,就可以让学生摆脱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厌倦情绪。同样,益智类软件不单单能提升学生自身的操作能力,还能强化反应力与思维力,也在一定水准上培养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能真正的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发展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养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与行为习惯,进而实现高效化课堂的构建。6结语信息技术的学习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素质教育要求从小学阶段开始接触信息技术,有利于奠定多方面综合性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我们要想打造一堂高效化的信息技术课,就必须在广大师资的共同探讨下,发现更有优势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在学生兴趣培养的基础上,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参考文献:[1]王文燕.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差异研究和衔接方法[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5期.[2]贾正伟.游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2期.[3]刘晔.兴趣叩响信息技术大门———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兴趣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29期.[4]李晶亮.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J].学周刊,2014年07期.[5]戴宇辉.浅析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05期.第三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引言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有着重结果轻过程的严重倾向,防碍学生的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在课堂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兴趣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大量的调查表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却仅仅对“电脑”本身的兴趣,他们的目的在于———玩游戏、上网等,而对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就出现了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却不喜欢信息技术老师的现象,当然原因只有一个:老师不允许他们玩游戏、上网。针对这种教学现象,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做了以下尝试:1.1课堂“引入”要精彩。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文字编辑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不过很多学生认为,文字编辑不就是“打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