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独资企业在华持续发展探讨——以瑞泰遮阳制品(台州)公司为例作者:王翠玲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参考文献(17条)1.AnjaSchulzeAppliedknowledgemanagementininnovationprocesses20012.BarrickMR.StewartGL.NeubertMJ.MountM.KRelatingmemberabilityandpersonalitytowork-teamprocessesandteameffectiveness19983.MichaelParent.RBrentGallupe.WmDavidSalisbury.JayM.HandelmanKnowledgecreationinfocusgroups:Cangrouptechnologieshelp?20004.DLMorganFocusgroupsasQualitativeResearch19885.MarkWeiser.JolineMorrisonProjectmemory:informationmanagementforprojectteams1998(04)6.JohnWSatzinger.MonicaJGarfield.MurliNagasundaramThecreativeprocess:theeffectsofgroupmemoryonindividualideageneration1999(04)7.JeffreyBSchmidt.MiniMMontoya-Weiss.AnnePMasseyNewproductdevelopmentdecision-makingeffectiveness:comparingindividuals,face-to-faceteams,andvirtualteams2001(04)8.CWHolsapple.KDJoshiDescriptionandanalysisofexistingknowledgemanagementframeworks19999.MichaelParent.RBrentGallupeKnowledgecreationinfocusgroups:Cangrouptechnologieshelp?200010.Rose·Dieng.OlivierCorby.AlainGiboin.MyriamRibiereMethodsandToolsforCorporateKnowledgemanagement11.胡大立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分析200512.蒋学伟持续竞争优势200213.Hahn.SubrimaniAframeworkforKMS200014.贺小刚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期刊论文]-经济管理2002(14)15.张文松企业战略能力研究200516.马浩竞争优势:解剖与集合200417.李世成企业竞争优势2005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张贤在华跨国企业的物流战略分析2006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商业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知名跨国企业纷纷进驻中国,将在华企业作为其全球价值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获取整体的竞争优势。由于跨国企业经营的特性以及其在华企业经营职能的日趋完善,物流战略设计及物流运作管理逐渐成为在华跨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点之一。企业的物流战略服从于企业的经营战略。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今以供应链竞争为主的市场竞争环境特点,进而提出有竞争实力企业的经营战略:创建一个更有效的供应链体系,并成为其中的权威企业。本文第二部分在回顾跨国企业在华发展的市场战略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对其经营战略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同时分析了其特有的供应链结构以及在供应链中的权威性。在华跨国企业的经营战略决定它必须从选择、构建本地化的供应链体系与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两个方面进行努力,本文第三部分就从上述两个角度分析了在华跨国企业的物流战略导向,即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构建物流战略,成为供应链体系物流集成商。在此基础上,本文描述了企业物流战略的整体架构,提出用物流系统效益评价物流系统,取代传统的用成本考核的做法,并给出了测算的具体方法和详细步骤。文章最后一部分,以某在华跨国制造企业物流整合的实例对该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证与说明。2.学位论文江辉中国跨国企业持续竞争力研究2006中国要发展强大,从贸易大国成长为贸易强国,首先中国跨国企业要发展强大,即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尽管我国跨国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有的已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但是我国跨国企业发展前景依然令人担忧,因为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而我国跨国企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保持我国跨国企业持续发展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提出持续竞争力理论,探索保持我国跨国企业持续发展的途径。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对持续竞争力理论进行阐述,然后结合我国跨国企业的实际来研究持续竞争力,充实持续竞争力的内容。本文力求完善持续竞争力的定义,在竞争力的研究的方法上,扩展到了社会学领域。在结合核心竞争力的对比中,提出了持续竞争力的特征和研究的意义。跨国公司经营的环境具有复杂性,我国的跨国公司当前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本文论述了持续竞争力的培育对我国跨国公司的作用和意义,并从企业管理体制角度,对竞争结构性因素进行了重构,建立培育持续竞争力的途径。本文创新意义在于,比较系统的研究了新的理论:持续竞争力理论。并把这个理论应用于我国跨国公司的管理实践中。本文分为七章,首先从理论上对持续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然后结合我国跨国企业对持续竞争力做出进一步研究。本文在研究我国跨国企业的现状时,引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目的。然后对企业竞争力的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竞争力学说的发展历程:从波特竞争战略到核心竞争力,在肯定它们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提出了它们在理论和应用上的不足,最后引出持续竞争力概念,对竞争力学说加以补充和完善。并对国内外研究持续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完善了持续竞争力定义,总结了持续竞争力的特征,提出应该把社会学和经济管理学结合起来研究持续竞争力。最后在对持续竞争力测评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初步探索。文章在论述了持续竞争力对我国跨国公司的意义时,从两个方面来论述,首先从持续竞争力对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意义,然后从我国企业对持续竞争力的缺乏而削弱了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来阐述。笔者从企业管理过程角度提出我国跨国企业如何培养持续竞争力,充实了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内容。本文从长虹集团从困境中走出,所做出的一系列变革措施出发,结合本文所论述的持续竞争力理论,评价了长虹变革的积极一面和不足,证明了培育持续竞争力的正确性。最后提出了本文对持续竞争力研究的不足,说明本文虽然想建立起研究持续竞争力的体系,但是毕竟是初步的探索,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3.期刊论文谭群鸣.冯章霞.王玲.魏琼焕跨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及其对策-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5)全球经济一体化及跨国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使跨国企业主要面临的是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因为跨文化冲突现象频繁发生,跨文化冲突已成为跨国企业经营过程中不能回避的核心问题,面对跨文化冲突的风险,对跨文化冲突进行特征、成因分析,寻找跨文化融合的途径,提出跨文化管理对策,将有助于跨国企业推进深层的跨文化管理,对于吸纳先进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4.学位论文房德智中国彩电企业基于价值链的核心竞争力模式研究2007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能力或核心专长,它是企业所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并使企业获得长期而稳定超额利润的独特性资源。核心竞争力理论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提出。文章一发表就受到学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当前主流的战略管理思想,指导着众多跨国企业的战略实践。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之下,频繁进行着大规模的战略重组和业务外包,其主要目的归根到底就是要获取互补性资源、集中精力提高企业在核心业务领域的竞争力水平。与跨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有效提升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之中,是我们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可喜的是,以彩电行业为代表的中国家电行业在20多年的发展中,凭借着在技术、管理、营销等领域的创新,成为了家电全球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具有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它们的成功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经验与启示。本文在国内外核心竞争力理论和价值链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彩电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战略群组彩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1、详细回顾了中外学者在核心竞争力理论和价值链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他们的研究现状作了简单评述。2、介绍了中国彩电市场的历史发展、市场目前的竞争态势、彩电全球产业价值链的现状和彩电行业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彩电独特的产品属性可能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影响。3、建立了中国彩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对不同战略群组彩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4、探讨了不同战略群组彩电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选择。5.学位论文戴波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经济学分析和应用实践20081990年,GaryHamel和C.K.Prahaoad在一篇名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了“外包”这个词。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专业分工的日渐细化使得外包的应用逐渐被企业所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也成为企业降低管理成本、集中有限资源强化核心竞争力、实现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等一系列战略优化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成为跨国公司,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面对这两样新课题,国内的学者在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取了两者的结合点,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某跨国企业的国际外派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运用交易成本,博弈和委托代理理论分别研究了外包项目实施过程中关于外包决策,外包商的监督以及外包商的激励问题。分析和总结了案例中外包主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成功实施的要点,期望能对日益国际化的国内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6.学位论文王汝先新市场环境下跨国IT与通信企业竞争研究2007自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战略概念被第一次提出后,市场环境已发生了一系列较大的变革。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能获胜的是那些能够不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有更合理和清晰的战略定位,能更快为市场提供新产品和服务,并为客户带来更大价值的企业。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新市场环境下的跨国IT与通信企业(在华跨国企业和中国本土的跨国企业)如何在超级竞争(hyper-competition)市场环境下创造并维持持续竞争优势。同时结合跨国IT与通信企业的研发技术优势的打造、知识管理、全球知识共享及知识转移、生产转移和本地化学习,研究跨国IT与通信企业的研发、生产、市场、销售战略等相关竞争战略。本文的主要结论及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构建了以企业竞争战略、战略定位、知识管理和全球知识转移四种理论基础以及有效竞争市场为主体的理论架构。论文提出跨国IT、通信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准确的战略定位和有效的竞争战略,同时也需结合IT、通信企业本身的知识管理,全球知识共享等,几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二,本文对跨国IT、通信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展开。理论部分,分别从战略理论视角和产业经济视角对跨国IT、通信企业进行探讨,并总结出跨国IT、通信企业的战略逻辑:战略定位~差异化一核心竞争力一产业创新。国际经验研究显示企业竞争战略要根据不同行业、行业发展的阶段及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适时地作出调整,即战略的动态性和时序性,也就是企业竞争策略的组合问题。实证部分,主要对诺基亚(NOKIA)、摩托罗拉(Motor01a)、爱立信(EricSSOll)和华为等在通信市场,思科(CiSCO)、谷歌(Google)、微软、英特尔(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