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如何听评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任教师如何进行听评课摘要:关键词:引言:一、听评课的功能1、教研科研功能听评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它既是一个验证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操作、升华为理论的过程。在听评课中可以学习吸收大量的教学理论、经验和先进的教改信息,在执教中去运用。也可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概括形成理论。如此循环反复,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另外,听评课也是教育同行进行教材分析、教法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的一种好形式。一位哲学家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是两个思想。”所以,教师之间开展听评课活动,就能达到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艺的目的。2、激励发展功能通常就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来说,可能有两条路可走(从相对意义来说)。一条是磨道式的循环,是走一条自我封闭的教学发展道路;一条是螺旋式上升,采取的是对外开放,对内改造的策略,是教学能力发展的道路。听评课对开阔教师的视野,激励他们上进,发展他们的教学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引导教师走教学能力螺旋式上升的道路。3、教学诊断功能学校领导抓教师的教学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临床指导。所谓临床指导是指学校领导深入到教室中去,诊断教师教学中的毛病,评估教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具体技术。这里的“床”是指教室,“临床”是指深入到教室中去。“临床指导”的操作技术包括观察前活动、课堂观察、观察后材料分析与交谈等三个阶段。二、听评课的一般组织方式1、常规性听课通常采用随堂听课、推门课等形式,了解常规状态下真实的课堂,真实的教学;了解教师真实的教学状态和教学能力。具有不打招呼,不做安民告示,教者不需要特别的准备,保持平时教学的本来面貌,不需要刻意去“伪装”和“作秀”等特点。2、实验性听课所谓实验性听课是指利用集体备课后再听课的方式进行共同研究教材,探讨教改新路。如:专题研究课(模式研究、课型研究、一课多式或一题多解的研究等)3、观摩性听课通过展示性听课,观看彼此的成绩,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互相研究,互相切磋。反映某一研究成果的课堂教学,或者展示研究成果。4、示范性听课其目的在于提供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机会,学习优秀教师的某种教学经验或风格。5、比赛式听课开展优秀课评比活动,以评比为导向,以评促教,评选教学优秀的教师(如:教学能手、教学标兵等)。6、提炼性听课为了总结、提炼某位优秀教师的典型经验(别人、听课组、或专门人员)。7、扶持性听课为了自我提升,执教者主动邀请领导或有经验的教师、专家听课。8、听自己的课通过录音录像手段把自己的课记录下来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反思。9、跨学科听课通过跨学科听课拓宽教师知识领域,开阔教法视野。三、怎样去听课那么,作为新教师应该怎样去听课呢?学会听课,首先就是要用辩证的头脑看待各种各样的观摩课,要以鉴别和挑剔的眼光学会筛选。不管多么优秀的教师的课,课堂也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要神化别人,那实际上就是愚化自己。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鉴别,不能全信,不能照搬,应该创造性地吸收,有选择地学习。(一)、听课应该有准备的去听听课的时候,我们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听课前要有充分准备: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3、听课教师本身的素质准备。素质准备包括心理准备、态度上的准备;把授课者的理解、感悟及教法与“我”作比较(我怎样去上这一节课?我怎样设计这一节课?根据自己的经验或理解,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4、情绪上的准备。情况准备:了解班级情况、了解教师情况。角色准备:学生→教师→指导者→管理者。(我作为学生臬怎样听这一节课?作为教师怎样上这一节课?作为指导者怎样评议这一节课作为管理者怎样指导“研究”这一节课?)5、听课还要具备五心:诚心、虚心、专心、细心、公心。我们应该是审美者而不是批评家,要多学习老教师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从这个角度讲,新教师不仅要用美的眼光去感受老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直观教具美等外在的美;还要去领略老教师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更要用心去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这是更高境界的美,值得我们去永远追求。(二)、听课听什么?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过程。一节课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教师讲了多少,更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所以听课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注重观察。1、听教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了。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2、听课讲的是否清楚明白。目标采用什么方式实现,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回顾什么,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如何;3、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那些活动;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设计那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设计活动步骤);4、听学生的讨论和答题。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安排哪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课堂教学氛围如何。5、听课后学生的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者应该关注:①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②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③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④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由于教学是一种学习活动,本质是学而不是教;而且教师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听课不但要听,还要看。一看教师,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看教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师运用教具是否熟练,看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实验的安排及操作,看教师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一句话,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二看学生,看整个课堂气氛,学生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看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看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的练习、板演、作业情况;看学生举手发言、思考问题情况;看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得当;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一句话,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三)、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1、怎样观察?观察什么?2、怎样记录?记录什么?一是记录基本的内容(时间、学校、年级、科目、课题、授课人)。二是记录教学的主要程序(课的导入、主要教学过程、指导练习、重点、难点、板书、师生交流情况)。三是记录教学“亮点”及自己触景生情碰撞出的“火花”或感想(情景创设、提问、教学活动、师生互动)。如教师的精彩情景创设,是生硬还是自然?是作秀还是生成?如教师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动作,是勉强还是真心?是死板还是娴熟?如教师采用的教法,是引导探究还是讲解灌输?是“教材二次|开发”还是“照本宣科”?是“激发情趣”还是“死气沉沉”?是“思维挖掘”还是“简单浮躁”?都要简单记好评语、感想或记下重点符号。四是记录教学的一些常规(如普通话、粉笔字、操作示范、作业设计、多媒体操作等)。对于这些教学的基本常规,听课时要针对授课教师的实际情况或年龄的大小,酌情给予评价和建议的记载。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研讨与评价的依据,它应该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能使听课者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合理想象与“填空”,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听课时,不仅要关心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应关注的是:(1)、教学目标。即:①、课堂教学目标是怎样确定的(学生要学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②、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课前、课中、隐含、直示)。(2)、教学环节设计。即:①、情境的创设(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②、新课的导入(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③、新知的探究(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是如何探究的);④、新知的巩固(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知识进行整合)等。是否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课堂,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教学环节,是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安排得是否有条不紊?关注课堂上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的效能。(3)、关注重点,突出难点。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怎样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纵横联系,其方法是否充分、灵活、简便、有效。①、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②、如何运用比较、类比、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③、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④、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4)、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①、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②、怎样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关系的(使哪些知识系统化,哪些知识得以巩固,哪些知识得以补充;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或程度)。③、如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④、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质疑与比较,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学会概括、归纳与总结,学会操作与演示,学会讨论、辩论,学会调查、探究等。(5)、辅助手段的应用与板书设计。听课时,还要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辅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要关注教师如何设计板书,看其是否做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提纲挈领、整洁美观。(6)、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渗透哪些教育思想?(8)、课堂气氛如何?(9)、从三个角色介入。另外,我们应该注意到,课堂教学过程随着时间而进展。在一节课中,有些细节转瞬即逝,忽略某些细节,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整体认知。因此,听课时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应从三个角色介入:一要进入“教师”的角色。要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自己来上这节课,该怎样上,这样既可以避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随意挑剔,看不到长处,不理解执教者的良苦用心,又可以避免无原则的同情与理解,看不到不足与缺点。二要进入学生“角色”。要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从学生的角度去反思教师怎样教或怎样处理教学内容、怎样引导、如何组织,学生才能听得懂、才能探究、能应用。三要进入“学习受教”的角色。在听课中更多地去发现教者的长处,发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以及对自己有启迪的东西,做到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的是:①、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②、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③、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