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核医学科所进行的各种检查和治疗项目均要给病人使用放射性药物,也称放射性示踪剂。给药方法:静脉注射、皮内注射、口服、腔内注射、敷贴等。多采用静脉注射法。在核医学工作中,会产生许多放射性废弃物,按其物态分为:固体废物、液体废物、气载废物,简称“放射性三废”。主要包括:带放射性的手套、废注射器及针头、棉签、棉球试纸、敷料、安瓿、碎玻璃、实验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主要包括:含放射性的废液、用药后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器械清洗液、污染物洗涤水等。包括放射性碘蒸气、放射性气溶胶。放射性废物不能以普通废弃物的方法进行处理,要根据废物的性状、体积、所含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半衰期、比活度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放射性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放置于周围加有屏蔽的污物桶(铅防护桶)内,不与非放射性废物混在一起。内置黄色塑料袋,外贴有电离辐射标志。▶储存室符合卫生防护要求,具有自然通风条件和安装通风设备。▶出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标志。固体放射性废物储存室避开工作人员作业和经常走动的区域。存放时在污物桶显著位置标上废物类型、核素种类比活度范围和存放日期。长半衰期的固体放射性废物定期送交区域废物库最终处置,主要用焚烧法或埋存法处理。焚烧法是将可燃的放射性废物充分燃烧,产生的放射性气体量小者直接排入大气,量大者可用冷凝法吸附剂捕集。燃烧应在特制的焚烧炉中进行,周围有足够的隔离区,烟囱应足够高,并有过滤装置,以防污染环境▶埋存法是将不可燃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及可燃废物燃烧后的残渣埋在地下。地点应选择没有居民活动的地方,不靠近水源,不易受风雨侵袭扩散。短半衰期核素废物主要用放置衰变法处理半衰期小于15天为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放置10半衰期后放射性比活度降到7.4*104/kg以下即可按非放射性废物处理。长半衰期的液体放射性废物应先用沉淀凝集、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有效减容,固化之后按固体放射性废物收集处置。放射性废水处理主要有稀释法、放置法及浓集法。稀释法:是用大量水将放射性废液稀释,再排入本单位下水道。适用于量不多且浓度不高的放射性废液。放置法:适用于短半衰期核素。浓集法:是采用沉淀、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措施,将大部分不具有放射性溶剂与其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质分开,溶剂可以排入下水道,浓集的放射性物质再做其他处理对于注射或服用放射性药物的患者要用专用厕所,对其排泄物实施统一收集和管理。储存10个半衰期后排入下水道系统。吸131碘患者的排泄物处理,必须同时加入NaOH或10%K2I溶液,然后密闭存放待处理。气载放射性废物主要包括放射性碘蒸气,放射性气溶胶,经高效过滤后,排入大气,滤膜定期更换,并作为固体放射性废物处理。我科目前所用放射性核素有三种:99锝半衰期6.02小时;18氟半衰期109分钟;131碘半衰期8.04天。以上三种均为短半衰期核素,采用放置衰减的方法。所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放置10个半衰期(3个月后)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并进行详细登记及签字。恳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