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验中心建设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学实验中心建设方案建设意义和必要性: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工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以“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教学目标的工程训练,对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其他课程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工程训练实验教学中心可以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和质量工程,培养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和具有创造性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实践基地;各类工科专业在学校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新成立的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首届招生500多名学生,建立一个能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工程训练实验教学中心就显得尤为迫切。为了适应和满足苏州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信息产业、现代制造业高速超常规发展对于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苏南各高校机械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些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水平,也和苏南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苏南的其他高校进行辐射和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区域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推进和提高苏南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和整体管理水平,对于江苏省特别是苏南地区高素质的机械设计及制造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十分必要的。现有建设基础(包括管理体制、实验教学、实验教材、实验队伍、仪器设备、开放管理、环境与设施、保障机制等方面):1、管理体制工程训练中心是校级直属教学支撑单位,也是校级实验教学中心,由分管校长直接领导,独立处级建制,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工程训练中心是面向全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实习教学环节的组织和安排上,严格遵循课程指导委员会的相关要求,保证实习质量。目前接纳全校8个学院28个专业50个自然班的学生进行为期2-5周的工程实践训练和2周的电工电子实习,年均接待学生2600多人,实习时数达31.5多万人时。同时也为学生技能培训提供场所,特别是为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和教师科研提供平台(面向学院、专业、班级情况见附表二)。1)中心设备条件建设及各项规章制度建设由学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实习教学任务由教务处直接下达。中心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并组织实施。中心下设一个办公室、三个教研室和一个科研与培训部。2)学校对中心的日常实习教学运行经费、设备维护费以及其他专项建设经费实行单列,保证中心正常运行和建设发展的需要。3)中心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所有实习教学资源统筹调配,实现资源共享,向全校师生开放。在保证完成实习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面向校内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面向其他高校学生开放,面向社会服务,使用效益高。2、实验教学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工程训练中心以“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课程实验与教学实训有机结合,工程训练与创新设计相互促进、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并行,课内计划教学和课外预约开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利用中心资源进行课内外科技创新,把知识传授、能力提高、素质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始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理念:以现代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需求为背景,以贴近现代工程实际的实践训练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实施综合性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和科技创新训练,为培养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服务。工程训练中心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人文与理工贯通,实践与理论并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良好工程素质、工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由“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动手能力”的传统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教学目标,向“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工程训练教学目标转变。改革思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实现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三个转化即:由传统的金工实习和电工电子实习向现代工程实践教学方向的转化;由单机单技能培训向部分局域网络条件下技术集成的培训方向转化;由操作技能培训向技能与综合实践、创新实践相结合方向转化。2-2.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在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上,中心在准确把握现代工程内涵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以工程认知训练为基础,突出认知能力培养;以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为重点,突出关键能力培养;以工程创新能力训练为核心,突出创新精神培养;树立“机械制造大工程”的意识,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扩展和提升,按三个实践平台、四个训练教学层次将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成具有涵盖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内容的工程训练实验教学体系,成为学生的“三个实践平台”:“工业系统认知实践”的平台:让学生了解工业发展过程,激发学习兴趣,确定学习方向和今后努力的目标。“技术实践”的平台:了解和掌握传统和现代制造加工方法,金属切削原理等,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安全、质量、群体、环保、经济、竞争、市场、管理、社会、法律、创新”等大工程意识。“综合创新实践”的平台:学生进行课内外科技创新、自主研学的基地。组织、引导并鼓励学生利用中心资源进行课外科技创新,参加各级相关创新设计大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优秀生拔尖生脱颖而出。自中心成立以来,每年结合省级和国家级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举办学生创新设计竞赛、创新成果展示、创新体会宣讲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新实践的热情和潜能。学生在中心构建的“三个实践平台”上,结合教学任务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展开“四个训练层次”:工业系统认识训练:刚进校的学生通过工业系统认知训练,了解工业发展过程,工业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管理。激发学习兴趣,为以后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传统制造技术训练:学习传统金属加工方法、工艺知识、各种加工设备的使用及其基本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基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制造技术训练:主要学习以数控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制造技术基本原理、工艺知识、各种数控加工设备的使用及其基本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应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自行设计、仿真、制作等。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CAD/CAM设计、仿真及制造技术,了解先进测试仪器的应用,提高对各种制造设备的应用能力,开阔知识视野,提升学习兴趣和热情。创新思维综合训练:主要采取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加工装配和调试、教师适当引导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经过需求分析、资料查询、发散思维,提出创新构思;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创新设计方案,经讨论分析、方案论证、确定设计方案;再完成设计、仿真、制造、装配、调试和分析总结全过程的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更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实践的能力,激发发明创造的潜能,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工程训练中心共设置9个实验室,根据工业系统认知训练、传统制造技术训练、现代制造技术训练和创新思维综合训练四个教学层次共设置25个教学模块,96个工程训练项目。(具体训练内容见附表三)2-3.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软件仿真技术。中心具有较好的CAD/CAM设计、仿真软硬件设施件和网络系统。在进行现代制造技术实习教学时,要求学生根据实习要求先进行设计仿真,再进行数控加工训练,软硬件结合,掌握现代信息化制造技术。采用网络教学技术。学生从中心网站上可以浏览有关课程的多媒体CAI课件和实习操作技能CAI课件等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了解实习教学安排和教学大纲,可以了解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有关信息和学生创新成果作品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重。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实习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实习项目。以“发展个性、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以“分层培养、启发创新”为基本教学思路,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开放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传统制造技术实习教学采取教师现场授课和指导的教学方法;现代制造技术实习内容实行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实践的教学方法;综合创新实习项目主要采取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加工装配和调试、教师适当引导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实物、模型、多媒体、CAI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工程训练中心配备了多套多媒体投影设备,充分利用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条件、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将有关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紧密结合。通过生动的图像、形象动画、来自于工程实际的视频文件和中心的实际工程环境,生动、形象、快速地引导学生理解课程知识,有利于理论与实际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学生可以先进行CAD设计、NC编程仿真、再进行数控加工训练,实现了远程设计、网络制造的现代机械制造理念。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成绩,引导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协调发展。工业系统认知实习不作考核的具体要求,主要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过程,激发学习欲望。传统制造技术实习的考核主要依据:实际操作,实训报告和基本技能应会应知考试。现代制造技术实习的考核主要依据:设计仿真的正确性,产品制作效果和实习报告及应会应知考试。综合创新训练的考核主要依据:选题的合理性和难易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项目作品、论文、及竞赛获奖。并依据苏州大学创新实践学分条例计入相应学分。3、实验教材中心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室和专业教师的理论优势,调动教学指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教材建设成绩较好。编写了《金工实习》、《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等教材8部,编写了钳工参考手册2本,实习讲义6本,各工种教案讲稿1套和现代制造PPT课件1套.教材:1.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2007年12月第二版2.数控技术与应用2008年8月第一版3.数控机床及其使用和维修2003年10月第一版4.《金工实习》2004年第二版2008年第7次印刷5.《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2005年1月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6.《电子线路实验指导》2006年8月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7.《电子线路CAD》2006年7月北京大学出版社8.《电路与信号系统实验指导》2005年11月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参考手册:1.工具钳工实用技术手册江苏科技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2.钳工实用技术手册江苏科技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讲义:1.数控机床操作指南2.可编程程序控制器实验指导书3.计算机控制实验指导书4.电机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讲义5.单片机实验系统实验指导书6.数控机床维修与操作教案讲稿:各工种讲课教案及讲稿教学课件:现代制造PPT视频课件1套4、实验队伍中心成立之初,学校通过校内师资整合和岗位公开竞聘,对原实习总厂人员实行竞岗分流,以提高教学队伍整体素质。在充分发挥专职教师作用的基础上,将与本中心实践教学相关学科的校内教学科研骨干聘为中心兼职教师,一方面带领中心的青年教师和拔尖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在中心不定期地开设专题讲座,并结合科研和工程实际对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指导。中心主任,全面负责中心的教学和管理。中心的师资队伍共有专兼职人员47人。该队伍主要由实验教师、实验指导老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三部分构成。人员中有教授9人(其中兼职6人)、副教授7人(其中兼职4人)、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5人,工程师13人、技师8人,另高级技术工人2名和2名中级技术工人。副高以上职称占总人数的46.8%,中级技术职称占总人数44.7%,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占36%,45岁以下的占总人数的45%。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较合理的、具有奉献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教师队伍。兼职实验教师不定时的听实验实习指导人员上课,每年还利用空闲时间集中对实习指导人员讲课评比,以帮助实习指导人员提高实习教学水平。中心实习指导导老师爱岗敬业,治学严谨,团结奉献,勇于探索创新,积极投身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中,取得了优异的教学科研成绩。通过教学督导与教学检查,开展教学观摩、教学比赛活动,建立与完善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每年的教学质量测评中,学生对中心教师的满意率都在90%以上。在中心建设过程中,全体教师勤勤恳恳,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充分展现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