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的教材为:杨云彦主编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本课程共16课时。2其是我国第一本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材,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权威的教材。另有张象枢和刘昌明也各编著了一本。杨最先学习计算机,研究生与博士学习的是人文地理,研究方向是人口地理。后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副校长,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现为湖北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已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3篇。3要求:1、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2、按时按量认真完成作业;3、上课时不许讲小话及影响他人学习。考试成绩构成:1、平时成绩占学期总评20%,期末占80%;2、平时成绩(100分)主要由作业、课堂点名及遵守课堂纪律等组成。缺交一次作业扣平时成绩10分,课堂不定期点名缺勤一次扣25分,违纪一次扣10分,直到平时成绩为0分止。4主要参考书:1、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2、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3、马传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4、王伟光,《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5、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5学习本门课程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在学的过程中主要学习方法,当然在学方法的同时对一些最基本概念和观点要求逐步深化与理解。首先,我们思考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1996年、1998年或者更大范围地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安全濒临告急,致使经济、社会遭受巨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在亲临灾区视察与抗灾的过程中,不得不反思我国解放以来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不得不思考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在反思。因此,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也就应运而生。当然这种思考与反思,仍然在继续,科学发展观就是例证。6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7年在理论经济学下设置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硕士、博士点。至此,我国已有北大、人大、中国社科院等二十几所高校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点,硕士点更多。仅湖南就有湘潭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南大学。用中南财大刘思华教授的话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目前还没有成为主流学科,但在5-10年后必将成为经济学的主流学科。希望在座的同学能领会出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刘老师是我国著名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家,已在《中国社会科学》和《经济研究》发表论文4篇。其专著有2本是我国的开山之作。7第一章、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第一节、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理论的演进一、人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发展前景关注的深度与广度是一个逐步丰富的过程。在马尔萨斯(1798年)之前,主流的观点认为人口是国力和财富的象征,人口的增长受到了鼓励,可以将这一阶段看作是乐观主义或浪漫主义的时代。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以及人们认识上的逐步深入,人口增长的合理性受到了怀疑。马尔萨斯即为其代表他始终认为,人口的增长呈几何增长,而财富是呈级数增长。故人口增长应受到抑制。8令人遗憾的是马氏理论在生前就遭到了马克思的反对,而死后的很长时间里也遭到了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教条的人及国家尤其是我国的反对。我国就因此而吃尽民苦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一句赞语“他未必有一个私敌”。我想马克思在处理马氏理论问题上,对这一句话应予以深思。如果两马不是因为私人矛盾的话可能因此而改写人类历史,至少可改写新中国的人口史。马克思对马氏从一开始就有敌意,认为马尔萨斯是剽窃了他人的观点,确实,人口需要抑制的观点并不是从马氏开始的。我国洪吉亮就曾有过这一观点。9从二战以来的半个世纪,是人口悲观论和人口乐观论呈针锋相对的时期。可以说喜忧参半。对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忧,对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喜。当然,人口经济学在这一阶段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正因此,人口经济学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中起步较早、其理论和方法比较完备的分支之一。特别有意义的是在人口面临悲观之后的不到半个世纪里,资源与环境也濒临告急。据2004年的最新研究,资源以1988年为界,此前资源净消耗为负值,此后,全球资源消耗呈正值化方向发展。而此时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已诞生。我国亦大致如此,可能稍微推后一点。但随着科学发展观的逐步贯彻与实施,情况将有很大的改观。10正如教材第3页所说,由于人口在经济发展中常常被作一个外生变量,因此,在主流经济学中人口经济学长期处于一种无足轻重的地位。也即“人口出了问题”并不在人口本身,而在社会经济的其他部分。也就是说,人口的多少无好坏之分,在一定阶段,人口多是好事,而在另一阶段,人口少是好事。正因如此,在全球范围内,有提倡人口增殖的国家,也有提倡人口控制的国家。关键是看其人口是否适应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意义的是人口研究往往是一些经济学家的业余产品或者说是其经济研究的副产品,但正是这个副产品让其名垂青史。真有点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但这又是必然中的偶然,偶然中的必然。11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表层的资源分布和环境状况。环境改变明显提高了人类福利。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人类将对自身发展前景的关注从单纯的人口与经济关系扩展到人地关系、资源的稀缺性和有效利用,环境问题等。且其问题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广泛。由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有限自然资源,到六、七十年代的生产和消费的副产品,一直到八、九十年代的全球环境变化。12此外,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生态系统破坏导致的动植物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挑战的问题,以及环境污染而可能导致的生物性病理变化,都可能构成若干年后环境问题的第四次浪潮的内容。从马尔萨斯开始,人口经济学就开始关注人口——资源关系,特别是人口与土地、粮食等的关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在发达国家的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震憾了各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环境污染和治理成为热点问题。1962年和1972年的《寂静春天》与《增长的极限》成为“生态学时代开始”和环境运动的标志。13环境经济学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得以兴起,而且在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范围划分方面也存在多种意见。如资源是环境,环境是资源,彼此无法完全分割开来。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自然资源方面的政策问题,力图分析这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优化配置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而环境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发展的学科。关于其研究对象,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环境的污染与治理,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与恢复。14三、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生态经济学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由于当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对立,已经威胁到人类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生态经济问题成为牵涉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近年来,国际上大致有三种具体形态的生态经济模式:采取放弃发展经济来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始生态经济模式;通过牺牲生态环境来实现经济发展的传统生态经济模式;通过限制资源消耗和放慢经济增长来求得人类社会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的现实生态经济模式。其在本质上都属于消长互损型的生态经济模式。均不能很好地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15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是我国理论工作者提出的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该理论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出发,对传统经济学发展观进行了较全面的重新阐述。其主要理论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人的二重性(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理论奠定了生态经济二重性(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理论的基础;第二,考察了现代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趋势;第三,提示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形态及其协调论的基本范畴。第四,阐明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16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学观念,建立起现代的、完整的生态经济社会观、需求观、生产观、价值观、财富观、循环观、战略观,从而提出和阐明了生态经济学的七条基本原理。一是生态经济两重理论;二是生态经济有机整体理论;三是生态经济全面需求理论;四是生态经济生产理论;五是生态经济价值理论;六是生态经济循环理论;七是生态经济战略理论。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理论体系,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是统一的。当代中国学者创立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实现了几百年来缺乏生态理念或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永续利用的传统经济理论向生态与经济内在统一的经济理论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理论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17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当代人类对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验证、丰富和发展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学说的理论结晶。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学说,为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我们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为核心,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体系,是历史的必然,是现代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并由此使人们对现代经济发展规律性的认识进入一个新阶段。18四、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传统发展观以追求经济的无限增长及追求物质财富的无限增加成为终极目标。这种发展观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具有无限性,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增长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在数量上是不会枯竭的,因而对它的开发可以不受约束;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具有无限性,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排放不至于对自然环境构成非可逆性破坏。这就是传统的发展观。其片面地强调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数量,并严重忽视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保护增殖、忽视对污染的认真防治、忽视自觉地调整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关系,这就使得人们的发展行为和发展方式越来越脱离人、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轨道。19传统发展观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忽视了现代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要维持自然生态财富(即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否定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即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违背了经济不断增加和物质财富日益增加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的法则。所以传统的发展观已经完全不适应当代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与它相对立的可持续发展观便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以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为标志,一直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可持续发展观深化与完善时期。20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对传统发展观、财富观的扬弃,是对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反省,是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追求。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怎样更持续、有效发展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的人口仅占全球的25%,但却消费着世界上80%的自然资源;只占世界总人口5%的美国,每年却消耗世界25%的商业能源。这就是说,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21五、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说,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都不是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首创。22但是,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概括为新的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则是这次中央全会的一大理论贡献。新的科学发展观涵盖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发展、人和自然和谐等多重关系,构成了一个新型的综合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23提出新的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和超越。无疑,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以GDP为基本指标的经济增长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纠正简单、片面的思维方式同样是很重要的,在今天是至为重要的。那种认为发展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