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发展战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天津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发展战略对策研究(讨论稿)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04年1月天津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发展战略对策研究1目录前言一、课题背景二、研究思路三、研究意义第一部分天津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一、现有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评述二、天津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三、天津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香港、新加坡的比较分析第二部分天津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调控指标体系一、构建经济与社会发展调控指标体系的目的和思路二、经济与社会发展调控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三、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调控指标解释与预设目标四、对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调控指标的具体分析第三部分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环境分析一、滨海新区面临的世界大环境——全球化、区域化双流奔涌二、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新契机——国际加工制造业转移加快三、滨海新区的经济增长新动力——投资驱动转向投资和创新共同驱动四、滨海新区的区域竞争新格局——经济增长重心北移,北方最大的经济增长极第四部分天津滨海新区资源的优劣势分析一、滨海新区资源的优势二、海新区资源的劣势第五部分天津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发展模式分析一、城市空间扩展的基本模式二、我国城市新区与中心市区之间关系的一般特征三、国际典型复合城市发展的经验借鉴四、国内外经验对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启示第六部分滨海新区发展战略对策天津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发展战略对策研究2一、实行网络化发展,力争在2010年内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先进的国际化的天津市第二中心城区二、依据国际经济发展新趋势,实现区域资源的战略整合,打造中国北方最强的加工制造业中心和国际化物流中心三、加大港口、空港建设力度,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海陆空运输交汇中心四、超常规的加速文教、科技发展,推动研发中心形成,优化高新技术发展的环境五、实行产业移民政策,建设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加速人口和资源的集聚,形成最具活力的新产业区与新社区六、提高经济发展的应变能力,构建和完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调控机制,建设学习型政府和社区天津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发展战略对策研究3前言一、课题背景新世纪引领人们进入了新一轮竞争浪潮,全球化、信息化风起云涌,人才、资金、信息、物质在全球快速流动融合,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紧张探索如何更好地“全球接轨、本地行动”。中国正沿着新型工业化道路稳步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迈进,东部各城市提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国内各类经济区和新型产业集聚区纷纷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和远景规划,致力于寻求创造、巩固和持续增强本区内在潜力、提升本区聚集力的持久竞争力。新环境的地区竞争,是品质、创意与速度的竞争,传统的成本与数量竞争退居次位。因此,创新网络、劳动者和管理者的素质以及政策、法律、社区文化等软环境因素,与企业的运筹效率、产业高值化关系重大,成为地区持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1994年天津滨海新区建区之初天津市委市政府拟定了10年基本建成天津滨海新区的战略构想,如今,这一构想已于2002年提前一年实现。经过九年来的艰苦拼搏,滨海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区的凝聚力显著增强,成为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新型产业聚集区,在全国各类经济产业区中立于潮头。党的“十六大”和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天津滨海新区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使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够适应天津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发展需要,早日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尽快成为信息交汇、技术先进、服务一流、人才聚集的地区,天津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委托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对滨海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进行专项研究。“研究院”组织有关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本课题的目的、研究范围等进行了广泛讨论,并就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趋势、新区在天津整体发展中的地位、滨海新区自身竞争优势和劣势以及滨海新区未来发展战略中政府调控面临的任务等达成5点共识。特别提出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应该更为深入,并与政府战略行动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贯彻落实。为此,滨海新区的发展战略需要以一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作为战略控制工具。天津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发展战略对策研究4目前,对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无一个统一的标准。有些研究设定了9大类100多项指标,操作复杂。有些研究对于指标的选取不够典型,权重的设定不够客观,造成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不可比性。有些研究对滞后指标过于注重,只看重以往的成就而忽略了未来的发展潜力评价,无法正确反映地区的综合发展情况。这几类指标体系都有一定缺陷,难以作为滨海新区的战略控制体系,用于指导行动。鉴于此,滨海新区办公室与南开大学的专家们提出了构建新指标体系的设想。新的指标体系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由一组核心指标构成,指标的数量应该尽可能少,以便于战略控制的具体操作;(2)以区域经济竞争力为主线,能够客观反映经济竞争力的真实水平和潜力;(3)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相结合,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相结合,能够把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由此,本课题研究将以构建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客观评价滨海新区现状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薄弱环节——“水桶的短板”进行识别,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战略对策。二、研究思路本课题对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不同于以往的战略研究,遵循的技术路径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即:以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各种指标的具体分析为核心线索展开研究。首先为滨海新区设计一套可以用于评价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从而为滨海新区建立一个评价标尺,找出新区现状和未来发展与国际领先地区之间的相对差距。在此基础上,对滨海新区的战略定位的定性分析就更具有科学合理性。其次,构建一个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调控指标体系,从而为滨海新区提供一个发展战略控制工具。在此基础上的定性分析,则主要揭示出政府针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可控制指标提出战略发展目标,并对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机制解构,根据前述研究将新区发展分解为若干维度,识别其相互关系,把战略调控做到实处。再次,分别就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新环境、滨海新区资源现状优劣势、滨海新区与中心市区发展模式等进行具体分析,找出滨海新区的天津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发展战略对策研究5关键“短板”,提出战略对策。三、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是把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战略研究相结合的一次有益探索,它将丰富区域与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并深化这个领域的研究。定量的分析得出一个参照系(标尺),为一个城市发展提供明确的战略目标。同时,不仅提出标尺,还进一步提出调控指标,使得战略制定在定量分析基础上得到一个定性的发展战略目标,又可以分解出一系列政府可以操作的领域。因此,发展战略的研究具有更加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本课题成果提供的一套战略控制工具,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调控路径,使得战略研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推进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研究的具体实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天津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发展战略对策研究6第一部分天津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一、现有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评述为了有效的测度和反映一个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可以从多种角度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分成一般统计年鉴体系、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城市投资环境体系、知识经济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等,这些指标体系均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或脉络,全面评价这些指标体系,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建立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一)城市一般统计指标体系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此类统计指标,比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天津市统计年鉴》、香港统计署统计报告、新加坡统计局之新加坡社会经济年度统计报告等等,统计年鉴或统计报告的特点或者说优点是内容庞杂、数据丰富,往往统计指标数百上千个,事无巨细、全部罗列,能够较为准确的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水平,但是统计年鉴和统计报告的劣势在于由于数据庞杂所以需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才能从比较浩瀚的数据海洋中得到研究所需的数据;由于指标繁杂、缺乏典型与分析,不易操作甚至不能操作;由于中外统计口径的差异,有些数据往往没有可比性。(二)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测度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1960年日本箱根“国际现代化会议”上提出的八项指标;现代化研究的先锋者布莱克于1966年提出了现代化的10项标准;另一位学者坎特里尔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著作《人类事务模式》中提出了由11个“结构变量”构成的复合指数来测量一些国家的现代化程度;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提出了度量现代化的11项标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11项指标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城市人口占天津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发展战略对策研究7总人口的比例、成人识字率、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例、每名医生服务的人数、婴儿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预期寿命,可以把这11类指标分为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两大类,前5个指标构成经济指标、后6者指标构成社会指标。英克尔斯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全面地刻画了工业社会现代化特点,但是这类指标体系没有能够反映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发展的新特点,没有认识到现代化的阶段性,由于对生态环境指标的忽视,英氏的指标还不能反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表1英克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指标评价标准美国发展水平(年份)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3000美元以上3243美元(1964)2、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15%以下11%(1929)3、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5%以上48%(1929)4、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30%以下21%(1929)5、成人识字率80%以上6、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比例10%—15%16%(1945)7、每名医生服务的人数1000人以下780人(1960)8、婴儿死亡率3%以下2.6%(1960)9、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1%(1965)10、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70岁(1960)1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0%以上66%(1960)我国对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的当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推出的中国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他们的指标体系包括三个指标群:经济现代化指标、社会现代化指标与城市建设现代化指标。与英克尔斯的现代化指标体系相比较,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更能反映出中国处于经济发展天津滨海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发展战略对策研究8和转型的时代特色和城市作为一种集聚形态的特点,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经济现代化指标包含了R&D指标、进出口额指标和信息化指标,这三个指标能够突出的反映研发、基础产业部门和信息化对于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在社会发展指标中,此指标体系设计了反映社会公平的指标基尼系数,强调了社会公平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城市建设现代化指标中,城市便利度和城市生态环境都得到反映。表2: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指标基本现代化标准现代化标准90年代发达国家水平下限或平均水平90年代国际现代化城市水平一、经济现代化指标1.人均GDP(美元)600015000600010695(汉城);15023(巴黎)2.R&D占GDP比重(%)121.931.1(新加坡);2.6(美)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5706465(新加坡);72(巴黎)4.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506067.250.9(巴黎);63.5(汉城);80.4(纽约)5.信息化指数(%)200以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