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托起明天的太阳嫩江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纪实驿站嫩江,文脉恒昌。教育盛史,源远流长。在黑龙江西北部,小兴安岭脚下,松嫩平原,这片巨变的热土上,有一轮伴随着朝阳一同升起的绚丽多彩的太阳,她充满活力,充满希望,那就是32万嫩江人民托起的嫩江教育的辉煌。在各级领导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嫩江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曾先后被国家和省授予教育“两基先进县”、国家级课题实验先进单位、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优秀组织单位、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地方课程实验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先进集体、全省幼儿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特别在“十一五”期间,嫩江教育在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中,以其创新的教育理念、灵活的办学机制、均衡的发展态势和强人的发展后劲,服务于嫩江经济建设,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教育发展的新篇章。辉煌“十一五”,改革创新为教育科学发展助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当时嫩江教育与这种需求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由于计划生育国策实施多年,人口素质普遍提高,但出生率却逐渐降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学生随父母异地就学现象增多。2出现了教学网点多生源少的局面,造成教育资源极大浪费。由于教学网点多,师资力量分配不均衡,城乡大部分学校很难开齐开足“三级课程”。当时出现了教师既多又少的现象。农村一些家长为了自己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纷纷把孩子送到县城学校读书,造成县城学校大班额,农村生源短缺,教育资源闲置浪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嫩江教育现状,深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嫩江县委、县政府本着为人民办好教育,让人们共享优质教育成果的执政理念,克服各种困难,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强县战略。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率教育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一线调研,走村屯、访百姓、征民意,倾听百姓呼声。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调研论证,拟定了《嫩江教育重新审视与发展规划》。先后召开八次会议,专题讨论研究教育改革工作。嫩江教育资源整合,确保教育均衡、优质、和谐发展大幕徐徐拉开。县委、县政府根据城乡学校现有布局及全县未来人口走向,审时度势,用战略的眼光,前瞻的思维,科学谋划,绘制了嫩江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在县城内构建五个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教学区。一中、一小、中心幼儿园教学区;二中、二小、青少年活动中心、第二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学区;高中、四小、特殊教育学校、第四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学区;三中、三小、第三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学区;铁东学校、职教中心、铁东学校附属幼儿园教学区。农3村划分南北两个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南部以伊拉哈中学为中心,辐射九个乡镇场;北部以海江中学为中心,辐射七个乡镇场矿。撤并所有乡镇村屯小学或教学点及薄弱初中,每个乡镇建一所标准的中心幼儿园,形成“一乡一校一园”的教育新格局。第三小学与第五小学合并,校址迁移到第三中学现址,职教中心整体搬迁到原铁西学校,进行改扩建,把现职教中心校址合并给二中,第四小学与第六小学合并,校址迁移到高级中学南侧,并新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教育资源整合不是简单的撤并和重组,而是与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结合起来,与全县学校均衡发展结合起来,与学校内涵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与人民满意、学校安全结合起来,努力把全县每一所中小学建成标准化安全学校。2008年,第四小学新选校址建设破土动工。校园占地面积3.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2009年底,新建的第四小学竣工并投入使用。在新建第四小学的西侧建成一所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购置了配套的康复设备,招聘了专业教师,配齐了生活教师,设置5个教学班,使全县聋哑、智障孩子都能享受与健康孩子同等教育。2010年为原第四小学校园投资700万元扩建一所示范幼儿园,可容纳500多名学前儿童入园。在原校址扩建的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866万平方米的第二小学校,历时两年建设,于2010年底投入使用。同年与二小毗邻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全县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已投入使用。将原4职教中心校园纳入第二中学的扩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职教中心整体搬迁到原铁西学校,新建了实训楼,扩建校园占地面积6.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可招收容纳3600名职业高中学生,为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成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招生1:1的目标奠定基础。异地新建第三小学工程,校园占地面积4.229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工程将于2011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2007年以来,全县撤并了全部乡镇中心校和123所村小学及教学点,撤并7所薄弱初中,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在每个乡镇建立了一所“寄宿制”学校。彻底消除了“盲目建、建了闲、闲了拆”的现象。县政府投资2.9629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了15所学校,拆除、改造D级危房1.0121万平方米;同时还对全县所有校舍进行排查鉴定,抗震加固改造。利用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对农村学校校舍、供水、教学设备、安保设施进行了改造;投入远程教育和更新设备经费873.8万元,配齐了教育教学信息资源。随着场县共建的不断拓展,投资扩建了与农场毗邻的科洛学校和双山学校,使乡镇和农场的中小学生共享优越的教育资源。在全县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中,伊拉哈中学、海江中学、第四小学、北方英语学校分别通过省级验收。通过有效地教育资源整合,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和小城镇建设,促进了第三产业、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的蓬勃发展,拉动地方经济近20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县新增校舍面积58.2008万平方米、新增教学班233个,吸纳农村中小学生进城上学10480名,农户进城购房定居的17500人,农民土地流转八十多万亩,劳动力转移58600余人,农民增收1千多万元。深化教育内部改革,打造高素质教育队伍是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8月,嫩江县出台了《嫩江县学校竞聘工作实施方案》,取消了校长行政级别,实行职级制管理,明确了中小学校长任职程序和落聘人员分流办法。在学校内部设置了管理、教学、教辅和工勤四类岗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核定人员编制。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共竞聘选拔38名正职校长、108名副校长、195名中层干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落聘的31名正副校长服从组织安排到其他学校工作,确保了改革顺利进行和平稳过度。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理顺人事关系,全面清退临时人员,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严格按照“公示岗位、考核积分、积分排序、双向选择”的模式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同时为落聘教师设置了多种人性化的分流途径,对符合提前退休和病退条件的教师自愿提出申请,经组织审核后即可办理离退手续。对有工作能力却又不能担当一线的教师划拨到后勤中去,管理学生的衣食住行和学校安全,为教育教学一线提供良好服务,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向社会公开招聘短缺学科教师200名,充实到急需岗位。改革后,管理体制更加顺畅,管理职责更加明晰,使校级班子6结合、教师专业搭配、学科结构更趋均衡合理。教育资源的整合,大力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由整合前的一名教师教多个学科、多个年级转变为独立学科的专职教师,每个年级都有了平行班,教师有了专业发展的同伴,有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为教师的教学研究、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他们立足校本,根植课堂,融研于学。大力开展“对话式互动研讨”、“一课两讲三研五思”等教学研讨活动。本着“区县互动、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促发展”的原则,建立了哈市南岗区与嫩江县建设学习共同体学校,区、县两级共同体学校互派专家和教师进行讲学和学习等活动。使我县教师拓展了教育视野,提高了培训层次与品位,同时县教育局还为九三分局学校培训教师680人次,通过培训、研讨交流、互动等形式,逐步缩小区域间教育差距。整合教育资源,使“三级课程”在学校得到具体落实,开齐开足课程,实施素质教育有了保障,学校借助整合教育资源带来的优势,依据新课改的思想和要求,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全县教育资源整合,各学校配齐了学科教师,有了活动场所,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内涵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倾力打造书香校园,人文校园,生态校园,激情校园。组织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举办文学社、广播站、书画大赛、演讲比赛、开展“跑操”、“大课间体育”等活动,给学生搭建张扬个7性,施展特长的舞台,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形成。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两千多人次。通过教育资源整合,各学校初步达到均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及教学监控得到强化。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方法得到优化,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中考升学成绩逐年提升。为高中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推动了高中教学改革的深化,实施了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高考成绩连年上升。2010年高考全县文、理科本科一表进段考生达115人,上线率9.98%,较2009年提高1.38个百分点;普本进段考生达347人,上线率30.12%,较2009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高级中学普本以上上线率高达50.59%。第一中学为哈工大、复旦、南开、中央美院等重点大学输送艺体特长生100多人。教育资源整合,职业教育得到发展,开拓了职业教育办学视野,转变了办学方向。为提升市民素质,促进嫩江经济社会持续腾飞,嫩江县创办了市民学校,聘请了满足不同市民需求的教师,以丰富市民的文化品位。职教中心学校还采取了一体两翼的办学方式:调整专业设置,对口升学和就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与大连华录集团、北京速录公司、哈尔滨铸业有限公司等省内外多家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打通职教学生就业难的通道。现职教中心学校,职高在校生406人,电大在籍学员902人,成人中专在校学员2183人;在校生总数已达到3491人,为历年来8之最。教育资源整合也使全县中小学学籍管理网络化,规范了学籍变更手续,加强了对全县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的监控,掌握了各年段学生在全县学校的分布情况。对全县教育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取得了规范办学行为的显著成效。嫩江县教育资源整合,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这些成绩得力于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鼓励,嫩江教育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关注,曾多次来嫩江视察,并得到领导的高度评价与社会认可。同期声:(学生:我是农村学生,原来在村小学读书,我们那成天上语文和数学课,再就是上自习,玩溜溜。其他课都没有老师上,我感到很枯燥,很压抑,不愿意学习,后来学校撤并了,我来到乡直学校,我班学生可多了,我还能学习英语,练习书法写字,学习音乐,唱歌,上体育课,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我非常快乐。家长:自教育局实施撤并学校以来,叫什么资源整合,我们得到了很多实惠,虽然我们孩子上学远了,需要住宿,但孩子有了好的上学环境,我看到学校有了运动场,有了跑道,有了保安,学生在校学习更安全了,现在,学校开的课程可多了,有音乐,体育、美术、还有什么技术和生命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与以前大不一样了。我们农村学生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同样平等的教育,感谢政府,我们学生住宿还给补助呢,我们家长没有了后顾之忧,放心的做自己的事了。)“十二五”,嫩江教育托起明天的太阳9(刘局长同期声),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教育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完成第三小学、第五小学合并异地重建工程;完成二中、二小、特殊教育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校园续建工作;启动县域高中资源整合异地新建工程,扩建职教中心,整合农业、农机、劳动等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职业教育一体化管理,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按省级示范校标准打造黑宝山学校,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高质量完成联兴学校食堂宿舍楼建设项目和今年全县校舍抗震加固工程任务。多方争取资金,完成中心幼儿园、第二小学、第三小学、第四小学附属幼儿园标准化幼儿园改造建设任务。筹措3000万元资金,建设两所独立的幼儿园。完成全县乡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工作,重点打造前进、长福、临江三所乡镇学校附属幼儿园。鼓励和支持民办园发展。迎接全省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