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结合我校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海滨中学新的发展规划。本《规划》涉及的时间从2006年9月至2010年9月,将对学校这一段时间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及主要措施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和做出适度超前的计划,以促进学校工作的开展,保证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一、面临问题(一)学校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积淀了优秀丰富的传统和文化个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待我们认识、整合、把握、总结和提升,并抓住课程改革的历史机遇,趁势而上,要在传统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基础与目标之间,确立起具有时代特征、彰显学校特色的主流文化。(二)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较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和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研究的改革意识,缺乏足够的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学科教学质量发展不平衡,教师整体素质要进一步提高。(三)学校的管理比较传统,校内管理机制改革推进缓慢,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考核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激励竞争机制,激发办学的活力。(四)学校的办学规模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转化为办学效益优势不够。二、办学理念努力践行“三个代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智育为重,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科研兴校”的治校方略,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办学目标-2-通过五年的努力工作,把海滨中学建设成为教育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教学环境人文化,师资队伍高素质,管理体制科学化、人格化,具有优势学科和名牌教师,教学质量一流,家长满意度高,社会认可度强的兴城市知名学校。即达到办学综合实力的四个一流: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的育人环境。(一)管理目标坚持依法治校。由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而科学管理最根本的就是变“人治”为“法治”。学校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校情,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使学校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超越规范,达到刚性管理(法治)与柔性管理(德治)的有机融合,达到师生自律自觉的高层次境界。(二)核心目标提高教师素质。切实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造就一支思想素质高、教育理念新、文化底蕴足、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身心健康的教师群体。(三)成果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成为:会做人(具有较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的地球村意识),善求知(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利用书籍和现代信息工具获取新知识),能合作(具有团队精神,能够与人协作),有特长(文化修养好,并在音、体、美、劳、文学或其他方面有特长),肯创造(具有较好的创新品格,自觉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创新思维,一定的创新能力)。(四)基础目标构建显性与隐性、感化与强制相结合的校园文化系统。不断-3-改善办学条件,建设一所教学设施现代化、校园环境人文化的学校。四、具体措施(一)依法治教,创学校管理一流。“依法办学、以德立校”是学校实现科学管理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是进行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涵。根据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学校的管理和制度建设是实施目标的有力保障。学校通过强有力的管理和制度建设,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从而使教师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1、完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监督保证作用。完善校级领导、职能处室、年级组和教研组三级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2、逐步建立一支步调一致,职责分工明确,高效务实的中层管理队伍。3、实行年级组、教研组并行的体制,发挥他们在学校管理中的中坚作用。年级组负责组织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处理好年级的日常事务工作,协调任课教师搞好教学工作;教研组负责学科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课程开发、质量把关、教师培养等工作。年级组和教研组在各处室的组织协调下,相互配合工作。4、在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管理体制下,完善教师听证会形式,施行校务公开制度,畅通民主管理渠道。5、健全、完善、修订学校工作各方面的在关规定和制度,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工作局面,使学校各项工作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做到学校规章制度汇编人手一册,加强监督,及时反馈和调控。6、建立和完善学校工作的评估体系。如《教师工作量化考核-4-方案》、《班级工作量化考核方案》等。7、学校所有工作必须围绕“学校发展规划”规定的目标,逐年制定学年度工作计划及实施的具体措施。各职能部门、年级组、教研组要有学期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检查计划落实情况,写出书面总结。8、加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员积极关心和主动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讨论,党员教师争做师德高尚、业务过硬、乐于奉献、勤奋工作的榜样,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二)勤奋学习,创师资队伍一流。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熟悉现代管理规则,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干部队伍和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1、干部队伍建设(1)结合新一轮的课改实践及领导干部岗位培训,自觉学习,精通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业务,要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做专家型的领导干部。(2)坚持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是指在校长领导下的所有校领导的分工负责、集体领导制度,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力协作,实行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提高管理效能。(3)按照岗位职责,严格自律,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保持班子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以领导集体的高尚的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全校教师一道工作,实现“以德治校”。(4)实行双周工作例会制,领导值周制,互通情报共同协商,根据校学期工作计划,具体确定双周工作重点,真抓实干,做出成绩。-5-(5)建立“领导干部责质和工作业绩考评”制度,实现领导与教师的互评互动。2、教师队伍建设(1)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推行“教师读书计划“。因为教师的读书爱好,决定着学校的校风乃至教学质量,所以学校要组织中青年教师有目的系统的读书活动,按规定完成一定数量的必读书目。鼓励教师做:“学习型的教师”,使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2)立足校本培训,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按照市进修学校对教师继续教育内容的统一安排,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充分利用好“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时间,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层次清晰的培训。帮助教师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3)建立校本科研制度。确立以反思为前提,把学校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转化为课题,以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以教师的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为特点的教科研思想。(4)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致力于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教导处每学期都要积极物色思想端正、业务精良、有创新精神的中青年教师,做为培训对象,并为其成长搭建平台。首先,帮助教师选好导师,实施跟踪培养;其次,在教学活动中锻炼,反复雕琢;第三,搞好对外交流,提供增长见识的机会。第四,向上级教科研部门推荐创造成材的机遇。(5)改革教师管理体制,健全教师评价制度。实行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领导评价与教师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对教师进行德、能、勤、绩的综合考核。鼓励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激励、竞争的机制。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步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全员-6-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增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对教师职业的危机感。(三)锐意改革,创教育教学质量一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每个学生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既使学生生动活泼、和谐的发展,又使他们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这是实现“学校办学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更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1、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为基础,全面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质量。(1)健全以校长为统领、分管校长负责、政教主任组织实施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2)针对目前班主任队伍现状,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在职班主任和后备班主任培训。以班主任为主体,实行全员管理,全员教育。让学生从进校门到出校门,无论在学校内何时何处都能严格按照基础文明的要求办事,形成习惯,受益终身。(3)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育,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在社会实践锻炼中,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突显学校在育人质量的特色。(4)加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把心理教育列入课程计划,采用上课、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把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矫正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的心理承受能力。(5)加强对共青团、学生会的领导,放手让他们独立、自主的开展各项活动。加强周值勤工作,让学生在维护校园卫生和生态环境的公益劳动中,增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社会责任-7-意识,实现全体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6)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对家长进行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开办讲座,使家长懂得如何正确教育子女。经常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努力使学校与家庭教育配合默契,互相促进,使家庭教育落到实处。(7)建立并完善与德育目标导向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将学生的行为规范具体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中去,结合学生的“三好评优”和“三好班级”评比,修订学生个人和班集体的评优体系。2、教学工作以教育科研为主线,以建立学科教学特色为基础,以教育手段现代化为辅助(CAI),全面提高育人水平。(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齐学科,开足课时,凡开设的课程必须规范认真的上好,达到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2)确定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用教育科研促进教研和教改。以语文科研课题为切入点,全面启动科研工作,完成一批省级科研课题。(3)加强教研组建设,建立五环节教研模式,教研活动中采取五环节链式活动法,即“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研课”模式,轮值中心发言人即为特定章节的说课、上课的主讲教师,其他成员参与评课和研课。(4)规范教学常规、强化对日常教学流程的全程控监管力度。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教改的突破口,围绕备课环节引入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在备课过程中主动上网查询资料,搜集信息,迅速准确的将搜集来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采用微机生成教案,自制较高水平的课件。(5)培养特色学科,各学科都要用一种教育理论,指导一个课题,实践一种新的模式,特别是语、数、外三个基础学科,要-8-在学科特色和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发挥“龙头”作用。(6)以设疑激趣为先导,构建和完善“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使之在自主研究中学会学习,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7)加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及实用性的研究,建立动态的学生学习状态数据库,为教师的针对性教学,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8)严格考试流程管理,在命题、审题、监考、登分、反馈、分析方面严格把关,以好的考风带动好的学风的形成。(四)提升品位,创校园文化建设一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实现学校发展规划的必然,脱离了校园文化行为的配合,学校发展很难达到最终目的。所以,必须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学会学习和学会生存能力的育人环境的高度构建校园文化。1、设计文化情境,创造文化氛围。(1)整合、把握、总结和提升学校的传统和文化积淀,确立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把“三风”建设目标上墙,使文字醒目,增强艺术性和观赏性。(2)对校园的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绿化和美化,以期实现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加强宣传栏、阅报栏、光荣榜等橱窗设施的管理与使用,完成走廊的艺术化设计。(4)动员全体师生共同构建温馨倡导性的校园提示语体系,增加校园的人文色彩和人情味,使校园提示语成为校园文化的一-9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