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职能的转变【摘要】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础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规定了国家行政活动的基本方向,是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保障社会利益的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在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环境下,各种竞争和挑战层出不穷,传统形式的政府职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的需求。政府机关必须在其本身职能的某些方面做出转变,以适应现代政府职能的需要。【关键词】政府职能经济人政府失灵宏观管理间接管理【正文】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公共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行政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职能,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处理国家大量的日常公共事务,根本目的是为所有社会群体和阶层提供普遍的、公平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政府职能转变,是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政府政策的低效率,也即公共决策失误公共决策主要就是政府决策,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相对于市场决策而言,政治决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存在着诸多困难、障碍或制约因素,使得政府难以制定并实施好的或合理的公共政策,导致公共决策失误。2.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政府失灵理论认为政府机构低效率的原因在于:(1)缺乏竞争压力。由于官僚机构垄断了公共物品的供给,没有竞争对手,就有可能导致政府部门的过分投资,生产出多于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另一方面,受终身雇佣条例的保护,没有足够的压力去努力提高其工作效率。(2)没有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行政资源趋向于浪费。政府财政来源主要是税收,由于没有产权约束,他们的一切活动根本不必担心成本问题。官员的权力垄断性提供了无穷透支的可能性。(3)监督信息不完备。理论上讲,政治家或政府官员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权利让渡,因此他们并不能为所欲为,而是必须服从公民代表的政治监督。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这种监督作用将会由于监督信息不完全而失去效力。再加上前面所提到的政府垄断,监督者可能为被监督者所操纵。3.政府的寻租寻租是投票人,尤其是其中的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的努力,促使政府帮助自己建立垄断地位,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可见,寻租者所得到的利润并非是生产的结果,而是对现有生产成果的一种再分配,因此,寻租具有非生产性的特征。同时,寻租的前提是政府权力对市场交易活动的介入,政府权力的介入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和分配格局的扭曲,产生大量的社会成本。寻租也会导致不同政府部门官员的争夺权力,影响政府的声誉和增加廉政成本。4.政府的扩张政府部门的扩张包括政府部门组成人员的增加和政府部门支出水平的增长。对于政府机构之所以会出现自我膨胀,布坎南等人从五个方面加以解释: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政府作为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者,利益集团的存在,官僚机构的存在,财政幻觉政府职能发展趋势1.政府职能逐步扩大,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认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公共事务不断增加,为满足较高的社会发展,政府活动也随之增加。这就是“瓦格纳法则。2.政府职能体系中政治职能相对减弱,在早期的政府职能体系中,政治职能占有重要比重,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通过对内阶级镇压,对外扩张或防卫,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资资源的大幅增长,统治阶级可以为社会各阶级、阶层提供更多的分配份额,使阶级矛盾和阶级对抗相对缓和。尽管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依然存在,但它以更隐蔽的形式体现出来。由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增多,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不断增强和膨胀,从而使政府政治职能呈现出弱化的趋势。3.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社会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社会成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为他们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可能;公共事务的激增,政府的管理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在许多方面感到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被迫把某些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权交还给社会,集中精力管自己应该管、有能力管、也管得好的事情。政府通过宏观协调,将一部分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交还给社会,由社会组织代替政府进行管理,实现社会职能社会化,是当代政府职能发展新特点、新趋势。现在许多西方国家实行公共事务管理民营化,将公共服务或部分政府职能委托给民间团体或私人管理。4.宏观调控与综合协调职能增强,西方国家政府在实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社会化的同时,十分注意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综合协调职能。各国政府普遍加强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部门,建立和完善综合协调机制。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和中国加入WTO。由于经济体制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原来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与之相适应的政府职能配置、政府机构设置和政府行政运行方式,完全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转变。由于中国加入了WTO,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职能配置、政府机构设置、政府行政运行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所以,中国政府的职能配置必须与WTO要求相适应,凡是不相适应的,必须按照WTO的要求进行调整和转变。1.政府职能重心转变,政府工作重心的转变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变化决定的。我国建国初期,阶级职能是政府职能的重心。其后,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政府职能重心便由阶级职能逐步转向社会管理职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从发展趋势看,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将逐步从以经济职能为主向以经济和其他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并重的方向发展,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有序地发展。2.政府职能内容转变,政府管理内容的调整变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政府职能优化及管理科学化的客观要求。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应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交还给企事业单位及社会中介组织等,防止政府职能的“越位”;将属于自己的职能收归政府,避免政府职能的“缺位”,实现政府与其他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职能重新调整与组合。通过这样的职能转变,找准政府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位置。3.政府职能关系转变,即政府系统内部纵向层级和横向部门之间的职能重新划分和配置。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划分和配置,应按照必要的集中和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凡属国家事务和全国性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应由中央政府行使,与之相应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支付等也应由中央政府负责。凡属地方性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应归地方政府行使,与之相应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支付等均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横向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和配置,应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合理划分和配置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能,形成协调配合、完整统一的部门职能体系。4.政府职能作用方式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是市场经济提出的要求。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政府的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以产品为对象的部门管理转向以行业为对象的行业管理,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转向主要依靠经济、法律手段管理,由重计划轻市场转向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由单纯管理转向管理服务通过这样的职能转变,真正做到政企、政事、政府和社会职能分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政府机关主要通过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检查监督等方式,管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做到宏观管住,微观放活。当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一些新的、需要政府出面管理的社会公共事务时,政府必须要增加一些新的职能,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职能转变的措施(1)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政府部门不再直接管理企业,不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投资决策。同时,政府要承担从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事务,解决好企业办社会的具体问题。(2)裁减政府的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发展社会中介组织,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行政性公司,是从根本上取消管理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使企业成为无主管企业。(3)在过渡时期,可保留部分专业经济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制定行业规划和引导行业产品结构调整。(4)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将来企业的行业发展和行业自律等,应主要由行业协会来管理。(5)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在国有重点企业实行稽察特派员制度,在有些地方或有些领域派代表参加企业监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