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共68学时,其中理论学习50学时,课堂练习18学时)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和发展演变(2学时)一、教学目标:1.比较:语文课程发展史上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不同认识和历史发展。2.明确: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二、重点难点:1.重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系。2.难点: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一、基本性质。课程与课程论教学与教学论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研究对象: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问题等。基本任务: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演变历经:国文教授法——国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思考与练习:1.解释:课程课程论教学教学论2.课程问题是_______和_______的问题;教学问题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问题。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从______年钦定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开设《教育学》起,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阶段。4.什么是语文教学现象?它表现在哪些方面?5.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对象和基本任务是什么?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一、教学目标:(2学时)1.识记:三百千千、四书、五经、语文、“红领巾”教学法2.理解:古代、近现代、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特点;古代语文教育经验、近现代语文教育思想、“工具说”理论二、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古代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继承优良传统;了解近、现代复杂多变的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2.难点:有许多问题至今难有公认的结论。第一节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基本特点: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后学“四书”、“五经”儒家经典;文选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三、百、千、千”、“五经、四书”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经验(三大经验)识字教学:集中识字;韵文化;正确处理“文道”关系联系生活;激发兴趣阅读教学:熟读,精思,博览;评点法写作教学:注重基本功;多读多写多改;模仿入手先放后收三、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和弊端三大问题(p.23.)1.教学的性质和目的——科举考试2.教学内容——识字、读古文、作古文3.教学方法——记诵、模仿四大弊端: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第二节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一、语文单独设科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名为“中国文学”。1912年,第一个正式名称:“国文”。1920年,小学设“国语”,教白话文;中学设“国文”,教文言文。中国教育史上,现代文第一次进入语文教材。二、现代文教学的初步研究教学方法的研究:讲解内容、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技巧、精读和泛读结合、指导自学第三节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一、语文学科的定名语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二、“红领巾”教学法即教师从学生和教材实际出发,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师生谈话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其核心是启发式与谈话法三、“工具说”理论的确立四、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特点内部活跃、东西方教育思想碰撞激烈、教学改革层出不穷思考与练习:(自行转换题型;各章均此。)1.解释:“三百千千”:语文:“红领巾”教学法:2.简述:1.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三大问题和四大弊端;2.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特点。3.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发生了巨大变革,最突出的三件大事是____、____、____。4.论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的背景和意义,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一、教学目标:(6学时)1.识记: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目标。2.了解:语文单独设科以来关于课程性质的争论。3.理解:语文课程的价值转型与目标重建;新课标中体现的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和目标的教育新思想。二、重点难点:1.重点: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2.难点: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语文单独设科以来一直争论的问题。第一节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一、语文课程名称的歧义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体文语言文化言语华语二、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有二)语文教育的四次转型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第二节语文课程的价值转型与目标重建一、语文课程的价值转型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新课程理念二、语文课程的目标重建1.目标重建的表现:确立新的知识观、学生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2.语文课程目标重建后的主要特点:确立三个维度和五个领域、存在明确性和模糊性、重视连续性和阶段性。三、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导向、推进、控制、评价、管理第三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简析一、总目标共10项。前5项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后5项侧重“知识与能力”二、阶段目标(学段)每一个目标都是三个维度、五个领域的交叉点第四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简析通过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在五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项目标)思考与练习:1.简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内涵。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语文课程目标是_____________。4.简述: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新课程理念内容;语文课程目标重建的表现及其重建后的特点。6.简述语文课程目标在语文教育活动中的作用。7.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领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分为哪几项表述?第四章语文课程设计(6学时)教学目标:1.识记: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设计、语文教材。2.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和教材建设情况。3.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和作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语文教材的功能和使用。重点难点:1.重点: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和作用;语文教材的功能;语文教科书的内容要素系统。2.难点:研究与新课标准相适应的实验教材。第一节语文课程标准的历史发展要求自学理解:1.语文单独设科以来,有哪几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2.语文课程标准及其性质、作用。3.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的原因。第二节语文教材建设一、语文教材的功能和要素德智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助读系统二、语文教材的发展1.古代:三百千、文选;2.近代:文选、语文基础知识;3.建国后:统编语文教材五套—综合型、分科型、“政治化”、综合型按文体组元、“政治语文”、统编与实验教材;4.改革开放:一纲多本;5.21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四种)第三节使用语文教材的科学与艺术一、统观全套教材,了解编辑意图任何一项教学内容都要从编辑体系和整体结构中确定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二、熟悉整册课本,明确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单元制订学期计划、处理三类课文间关系、设计篇章处理三、钻研教材内容,研究教学策略目标导向式比较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突出特点,加深理解利用插图,增强效果四、灵活运用,适当调整历史性教材注入新观点;自组单元,显示新意;适当抽换思考与练习:1.解释: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设计、语文教材。2.简述:1.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和作用;2.语文教材的功能和语文教科书的要素系统;3.使用语文教材的科学与艺术。3.我国古代语文教材的基本形式是:______;最有代表性的是(1)_________(2)_______。4.我国20世纪30年代语文教材发展的明显趋势是:__________最有代表性的两套教材是:(1)_____(2)________。5.论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的原因及意义。第五章语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6学时)1.识记:学校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板书、教案、素质教育。2..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掌握:教学设计的实践技能。重点难点:1.重点: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新的学习方式引起的语文教学过程的变化;教案的主要内容。2.难点:教学目标陈述要求和设计中信息化技术。第一节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一、发挥师生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二、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校、社区、家庭语文课程资源三、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涵四、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规律第二节语文教学设计的内容一、确定教学目标1.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①课程总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②教学实际水平;③改革要求。2.教学目标设计要求: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②体现语文性质和特点;③适应社会需要。3.教学目标的表述:①行为主体是学生;②行为动词可测量、评价、理解;③行为目标陈述方式:结果性、体验性或表现性;④必要时附行为条件;⑤有具体的表现程度;⑥目标表述要素。二、安排教学内容(三个维度、五个领域)1.教学内容设计原则:①内容和形式统一原则;②发展智力原则;③五个领域全面训练,各种能力协调发展原则;④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三、设计教学过程1.必须遵循两项基本原则: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②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2.理解:自主学习特征合作学习因素探究学习语文教学过程的构成3.教育信息技术对教育施加影响的表现。四、选择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教学规律和原则、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学生特点、组织形式及时间条件。多样性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优化组合2.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3.单元教学理解:单元教学及其主要特点、基本方式。五、创设教学情景现代课堂教学情景有: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多媒体教学、自主性教学、课外活动教学等。六、设计板书或演示1.板书图示的功能、内容和形式2.板书图示的能力要素3.板书图示的美感要素七、编制教学方案(常规教案)课题计划:1.课题(或课文、作文、单元)题目2.授课年级、班别3.教学目标4.教学设想(教学内容性质特点、重点难点、学情估计、拟采取的教学过程、方法、教具、教学时数)5.课时安排(各课时对上述目标和内容的分别安排)课时计划(分课时写)1.课型(依教学设计中各课时安排来确定)2.教学目标(上述课题目标中安排在本课时达到的部分;要与教学内容的安排结合起来写)3.教学内容(本课时要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的内容;要明确本课时内容的重点和难点)4.教学步骤(具体的教学操作安排)5.板书设计(本课时教学内容部分的板书)6.教具使用(分别在各教学步骤中使用时说明)7.教学后记(下课后反思实施情况,将教学效果与目标做比较,分析得失原因,记下反思结果)八、组织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的涵义2.评价的功能:测定学习成绩、鉴定教学效果、检验管理水平、获取反馈信息、预测发展方向。3.评价的要求:①考查学生实现目标的程度,检验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完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强调甄别和选拔;②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客观性和形成性评价)③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④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⑤注意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结合;⑥根据学段目标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4.评价的方式:目标检测、水平考查、选拔考试教学评价一个应注意的问题思考与练习:1.解释:学校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板书;教案;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