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魏晋六朝部分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汉末魏晋六朝的文化与文学宗白华《美学散步》:“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解读一:•这一时期是我国思想上大放异彩、文学上众彩纷呈的伟大时代,以老、诗思想为核心充满着哲学思辩色彩的玄学,围绕着“本末有无”问题的讨论,要为天地万物、政治人伦找出一超时空的根据。解读二:•这种看似远离社会、不关世务的哲学思潮,冲毁了两汉封建统治赖以维持的政治制度、人才配合以及礼乐教化等在内的“名教”统治,尤其对汉代繁琐的经学以及董仲舒以来“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以巨大的冲击,给整个魏晋六朝时代以思想上、精神上的启迪。资料:•汉末的社会动乱,冲毁了儒学统治:“从初平之元,至建安之末,天下分崩,人怀苟且。纲纪既衰,儒道尤甚。”“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一、人的觉醒的社会思潮兴起原因:1.汉末社会动乱、动摇了汉帝国的统治基础。2.老庄思想流行、玄学兴起,冲毁儒学统治。3.曹操“唯才是举”的提出,转变了社会的人才观念。人的觉醒的表现:1.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2.人的尊严重新被发现;3.人生价值重新被审视。对人生无常的感伤:《古诗十九首》:“人生无几时,颠沛在其间”(《悲与亲友别》)“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今日良宴会》)对享乐意识的肯定:《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酿美酒,炙肥牛,请呼心所欢,可用解忧愁”(《西门行》)李泽厚《美的历程》:“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运命、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念。……它实际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二、文学的自觉鲁迅指出:“他(指曹丕)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ArtforArt’ssake)的一派。”(《魏晋风度及药与酒之关系》)文学自觉时代的表现:1、冲击两汉以来以颂功德、寓教训的功利文学观念。2、净化文学观念:要求文学“缘情”,抒发真实情怀,并注重文学内在规律的文学观念。3、文学创作:以描写人的觉醒为内在主题,以讲求艺术美为外在形式的美文学。文学自觉的结果:1、饱含诗人满腔热血和真实情感的“慷慨”诗赋取代了两汉“润色鸿业”的大赋。2、文学最终摆脱政教的附庸地位,从儒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展示出独立的价值,开始进入自觉时代。三、文学发展概况(1)•(一)诗歌•1.建安诗歌:三曹、建安七子、蔡琰•2.正始诗歌•3.太康诗歌•4.东晋:玄言诗•5.陶渊明:田园诗歌•6.谢灵运、谢脁:从玄言诗到山水诗•7.鲍照:七言诗•8.永明新体诗•9.庾信: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文学发展概况(2)•(二)散文•1.曹魏:文多通脱,骈散俱呈;•2.正始:文多恣放•3.西晋:骈体文形成并臻于鼎盛•(三)小说•1.志怪•2.志人(轶事)文学发展概况(3)•(四)文学批评•1.曹丕:《典论·论文》•2.陆机:《文赋》•3.葛洪:《抱朴子(外篇)》•4.钟嵘:《诗品》•5.刘勰:《文心雕龙》第二章表率风气的建安文学一、建安文学的盛况建安是东汉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刘协的年号(196—220)。我们所说的“建安文学”是指建安前后(从汉末时代到曹魏建立)三、四十年时间里以魏国为主,而极少吴、蜀作家参与创作的文学。建安文学的盛况:•建安时期是我国中古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中心,还包括建安七子和蔡琰等著名作家在内的文学集团,和盛极一时的邺下文风。•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创作的高潮。建安文学繁荣的原因(1):•汉末作家大多亲自经历了汉末动乱,亲眼目睹了军阀的残酷杀戮、人民的痛苦呻吟以及他们的种种不幸,看到了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建安文学繁荣的原因(2):•这一切深深地打动了他们,激起他们无限的创作激情。•再现汉末社会的惨景,表现那个社会的悲剧,唱出那个时代的悲歌;同时在他们的慷慨悲歌中,蕴积着一种催人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乐观人生态度,这便是整个时代的共同呼声:希图治世,崇尚建功立业。建安风骨:•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悲愍民生疾苦,渴求治世早日来临,直抒对现实生活、社会人生的真情实感,并用准确、朴素、明朗、刚健的言辞表达出来,使内容与形式达到谐美统一。•这便是后世所称道的“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的实质。二、曹操•苍凉悲壮、雄健沉郁,情感强烈。以四言为多、而五言杂言兼有。全用乐府旧题,能被之管弦。1、生平关于曹操的生平: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他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一方面凭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广泛地搜罗文士,提倡文学,造成“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学局面;另一方面他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开创了文学上的新风气。2、诗歌创作曹操的诗全都是乐府歌辞,史家说他:“御军卅余年,……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这些乐府歌辞虽沿用汉乐府古题,却并不因袭古题古意,而是继承了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用乐府旧题写时事,反映汉末的现实,表现出时代的新风貌。曹操诗歌的内容:•曹操乐府诗表现汉末动乱的现实,如其《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等,尤其《蒿里行》被明人钟惺称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他的另一部分乐府诗则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这类诗悲歌慷,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曹操的诗基本上脱胎于汉乐府,但也具有他自己慷慨悲凉的独创风格,其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用朴质的形式披露他的胸襟,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而且其诗中常常具有一种激昂慷慨的悲壮情调,使读者感到振奋和鼓舞。•如宋人敖陶孙在《诗评》中评他:“魏武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3、散文创作•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他的散文率先打破两汉以来散文形成的某种固定的框框,而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把要说的话自由地表达出来,并富有鲜明的个性。这种个性即表现为“清峻”、“通脱”的风格。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三、曹丕曹丕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有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燕歌行》二首对七言诗发展有较大贡献。其散文和辞赋也有一定特色。1、生平•曹丕(187-226),字子恒,曹操次子。•建安16年为五官中郎将,22年立为魏太子,25年代汉帝自立,做了七年皇帝。•曹丕生活的主要时期是在建安13年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之后。他在相对安定的环境里,过着贵公子、王太子和帝王的生活,因此,他的文学创作反映的内容远不如曹操丰富。2、创作•其诗歌创作的特点:其一、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作品很多,而且写得较好,风格清丽。其二、形式多种多样,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无所不有,但成就较高的是五言诗和七言诗。•大家还应注意两点:一是他的《燕歌行》二首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一是他的《典论·论文》开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学批评风气之先,对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有着巨大影响。《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资料:•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撩栗兮,若在远行,登高临水兮送将归。”•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艺术特色(1):•曹丕作为一个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能关注这样一个极普通平常的游子思妇题材,并在诗中寄予深厚的同情,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艺术上把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描绘得委婉细致,完整地刻划出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她雍容矜重,炽烈而又含蓄,急切而又端庄。艺术特色(2):•作品把写景抒情,写人叙事,以及女主人公那种自言自语,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千回百转、凄凉哀怨的风格。•全诗辞藻华美,也袭用了许多前人的东西,但这一切又用得自然贴切,而不带任何雕琢的痕迹。四、建安七子与蔡琰•七子之名首先见于曹丕《典论·论文》:孔融非邺下文人;王粲为“七子之冠冕”;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阮瑀的书檄具有纵横家特色和骈化倾向;刘桢诗名甚高;徐干以《室思诗》见称;应玚诗缺乏特色。•女作家蔡琰:《悲愤诗》1、王粲•(1)生平•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名,故城在今河南省修武县境内)高平人。他的祖父王畅和曾祖父王龚都是汉朝的三公。他在少年时即曾被前辈大文学家蔡邕所重视。董卓之乱时,他南下到荆州依刘表,因相貌奇丑,不为刘表所重视。建安13年(208),曹操平定荆州,他即归向曹操。于建安22年死于随曹操征吴途中。(2)创作•《文心雕龙·才略篇》说他:“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其代表作《七哀诗》三首、《登楼赋》,后者被喻为“魏晋之赋首”。《七哀诗》三首其一:•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分析:•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因长安动乱,王粲避难荆州,往依刘表。本诗即通过作者离开长安时的见闻,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由于军阀混乱而造成的悲惨的乱离景象,表现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中间六句:•全诗最为精采的,是在上述八句大笔勾勒的广阔背景下,写出了“路有饥妇人”以下六句这个特写镜头: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妇人,迫于无奈,把自已亲生的婴儿抛在道旁的草丛中。“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当她听到儿子的哭声后,虽然迟疑了一阵,但还是只能挥去伤心的泪水,而狠心离去。接下来“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借她两句表示哀叹的自言自语,道出了她狠心离去的原因。2、蔡琰和她的《悲愤诗》•建安时代,在曹氏文学集团以外,还有蔡琰的一首抒情而兼叙事的自传性《悲愤诗》。•蔡琰,字文姬,陈留(今河南陈留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原嫁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回娘家寡居。不久,在汉末大乱中,被胡骑所掳,流落南奴,在南匈奴滞留了12年,嫁给胡人,生有二子,后被曹操派使者用金璧赎回,再嫁陈留董祀。这首《悲愤诗》即是其由胡地回到中国后,抒发其身世的悲愤而作。精彩片段:•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橱,车为不转辙。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五、曹植•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乐观自信,表现出积极奋进的精神;后期不得志,充满忧惧愤懑。•曹植诗文的思想内容•对建功立业的追求•贵族生活的写照•对压抑迫害的抗议•交游的唱和,游仙的想象等才高八斗的曹植•曹植画像:1、生平(1)•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其为“建安之杰”。现在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诗有80多首,辞赋、散文完整的与残缺不全的共40余篇。生平(2)•曹植一生以建安25年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他以才华深得曹操的赏识与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志得意满;后期曹丕父子做了皇帝,对他深怀猜忌,横加压抑与迫害,他虽然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