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上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2013届高中新课标一轮复习收入与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宏观把握知识(分配制度)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实现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我国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分配政策)(分配原则)税收:财政:财政的巨大作用财政收入与支出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7.个人收入的分配(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产品如何分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决定决定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1)理论前提: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2)直接原因:所有制结构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我国现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3)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是什么?为什么)1、是什么?(基本要求和内容)【注意点】存在性质适用范围分配尺度分配对象分配结果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经济劳动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为什么?(原因、意义、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劳动者:激发劳动者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有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按劳分配的作用:社会4、按劳分配的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历史: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含义: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按劳动成果分配【注意点】分配范围分配对象劳动者特点国家态度个体经济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非按劳分配)区别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基础公有制个体经济主体公有制范围内的职工个体劳动者客体个人消费品不仅是个人消费品收入形式工资、奖金个人的劳动成果2、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因、意义、具体形式)①原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求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②意义:(生产要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个人)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社会)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③具体形式: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知识链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表现形式类别对应形式性质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债券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的收入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具体分析补充:关于技术人员的分配形式的认识: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工资奖金是按劳分配。受雇于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取得的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取得的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以技术转让方式把成果或专利转让给有关企业,其所获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经济——按劳分配所得小明承包了五亩责任田的收入。小洪在马路边开了个小店,还有每月出租房子的租金。1、开小店——个体经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2、出租房子的租金(非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土地)分配萧红是外资企业职工,每月除工资外,还炒股赚钱。1、外企——外资经济——普通职工——按生产要素(劳动)分配;2、炒股股息(非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资本)分配(股东)晓宏是国企工程师,每月获工资外,还在私企当技术顾问。1、国企——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2、私企——外资经济——技术顾问——按生产要素(技术)分配注意:(1)劳动收入(先看所有制成分):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个体经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私营、外资经济——按生产要素(劳动要素)分配。(2)非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如:股息、利息、租金等)。特别提醒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个体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私企外企合法收入:国家保护非法收入:国家取缔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剥削收入:私营企业主和外资经济中的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财产性收入(大讲义P35对点练习2唐山题的注解)、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工资性收入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收入分配公平(关于公平,主要从三个问题去把握)(1)是什么?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为什么?教材P60—61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3)怎么办(措施)教材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第二、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第三、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巧记关键词:制度保证、保证比重、重要举措)归纳提升:我国目前收入差距问题(1)主要表现:①全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财富分配严重不均。②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异明显,收入向高收入群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③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④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日益突出。⑤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过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2)为什么要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A、理论依据:①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B、现实意义: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②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效率和社会活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④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⑤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⑥有利于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巧记关键词:共同富裕、公平和谐、激发效率、提高消费、转方式、扩大内需、拉动经济。)(3)怎样缩小收入差距?巧记关键词: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制度改革、调节分配、社会保障、扩大就业1、收入公平平均主义2、区分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分配政策A、分配制度:B、分配原则:C、分配政策:D、分配对象: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倡导先富帮后富,同时政府要对收入分配加以调节,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国家、集体(企业)、个人收入差距分配不公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致性.(教材P62)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公平物质前提保证对立性:一致性: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②怎么办——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拓展:什么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收入;二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三是企业(集体)自留部分。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分配后,还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再次分配,以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思考:假设你是2011年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决定向人大提交一份解决分配不公平这一社会问题的提案。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在提案中列出解决分配不公平问题的一些有效措施。①重要的制度保证?②重要举措:保证“两个合理比重”?③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财政、税收和社会保障)④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⑤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大财富总量,增加居民的收入。⑥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⑦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其他:综合归纳:在收入分配上如何实现社会公平?①重要的制度保证?②重要举措:保证“两个合理比重”?③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④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⑤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⑦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⑧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大财富总量,增加居民的收入。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⑩完善并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