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高效总结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要旨概览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知识整合一、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原因内容结果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采取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原因内容结果农业合作化(1)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革命时期的成功经验证明依靠合作社的统一经营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原因内容结果人民公社化党的一些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力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原因内容结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做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把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的一项长期经营制度稳定下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二、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1.第一次:建国初到20世纪70年代,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2)核心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对工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节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第三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3)结果:这次调整将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五个经济特区——“点”(1)概念:是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它的特殊主要表现在经济上而不是政治上,即不同于内地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内容: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特区。(3)原因:是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靠近港澳台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4)作用:这些特区二十多年来不仅实现了自身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地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线”(1)内容:1984年开放的沿海城市有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遍布我国沿海地区。(2)条件:这些城市交通方便,具有较大的外运港口,并且同内地铁路相连,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口岸;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它们还具有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面”(1)1985年后,又先后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和环渤海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1992年,开放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4.内地大批开发区的涌现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对外开放有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形式更加灵活。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2.原因: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目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过程(1)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栏目导引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2000年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经济稳定高速增长。(2)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整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